•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代西州道經(jīng)的流佈?

    2017-07-24 12:51:44
    中華文史論叢 2017年3期
    關(guān)鍵詞:道教

    趙 洋

    提要: 吐魯番文書中保存了較多的道經(jīng)殘片,基本都是抄寫於唐代西州時期。通過對德國及旅順博物館所藏的數(shù)件重要道經(jīng)進行考論,證實了唐代西州道經(jīng)三洞經(jīng)典存續(xù)完整,又據(jù)旅順博物館藏LM20-1460-37-14《太玄真一本際經(jīng)》殘片的卷題,認定其爲五卷本系統(tǒng),並進一步推論至遲到唐太宗貞觀末年,唐代西州已有道教傳播與道經(jīng)傳抄。此外,根據(jù)目前整個吐魯番出土道經(jīng)的狀況,比較了敦煌道經(jīng)、吐魯番道經(jīng)及《南竺觀記》所載經(jīng)目的差異,對唐代西州道經(jīng)的流佈情況與“開元道藏”的關(guān)係再作檢討。

    關(guān)鍵詞:吐魯番道經(jīng) 道教 西州道經(jīng) 開元道藏

    貞觀十四年(640)唐太宗滅高昌王國置西州,吐魯番盆地正式歸入唐帝國版圖。儘管在高昌國時期,中原文化已源源不斷輸往該地,但大規(guī)模地傳入,仍要從西州時期開始。中原道教傳入該地區(qū)應(yīng)當也是如此。漢末以來的傳統(tǒng)方術(shù)及民間信仰雖已在此地流佈,但榮新江先生已指出這些並非六朝以來漸成體系的道教,*榮新江《唐代西州的道教》,《敦煌吐魯番研究》第4卷,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頁127—129。佛教信仰纔是當?shù)刂髁?。李唐王朝爲了鞏固對吐魯番地區(qū)的統(tǒng)治,除了推行並建立起正州的軍事政治制度之外,*最新的研究可參劉子凡《瀚海天山: 唐代伊西庭三州軍政體制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大力推行道教信仰亦是重要措施。

    道經(jīng)的傳抄與流佈是道教活動的重要形式,敦煌吐魯番出土道經(jīng)是我們了解當時道教傳播的重要材料。敦煌道經(jīng)的整理以大淵忍爾和王卡二位先生的工作最爲矚目。*大淵忍爾《敦煌道經(jīng)·目録編》,岡山,福武書店,1978年;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 綜述·目録·索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4年。吐魯番出土道經(jīng)則由於挖掘時期不一,收藏較爲分散,整理工作也就更爲不易,大多散見於一些總目書籍及敍録之中。*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 綜述·目録·索引》兼及部分吐魯番所出道經(jīng);陳國燦、劉安志主編《吐魯番文書總目(日本收藏卷)》,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榮新江主編《吐魯番文書總目(歐美收藏卷)》,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7年;包曉悅《日本書道博物館藏吐魯番文獻目録》(上、中),分見《吐魯番學(xué)研究》2015年第2期、2016年第2期;另外,郜同麟先生近來也對部分吐魯番道經(jīng)殘卷再作辨析,見郜同麟《敦煌吐魯番道經(jīng)殘卷拾遺》,《敦煌學(xué)輯刊》2016年第1期,頁34—50。就目前所見,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道經(jīng),不管是在數(shù)量還是在價值上,都是令人驚嘆的,且大多數(shù)之前並未公佈。*趙洋《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道經(jīng)敍録》,《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7卷,2017年,待刊。這批珍貴的材料並非孤立的個體,而是與德藏和日藏吐魯番文獻一樣,同屬唐代西州道教的遺存。榮新江、雷聞二位先生雖已對唐代西州道教的面貌作了較充分的討論,*除上引榮新江《唐代西州的道教》一文外,雷聞先生從唐代道教宮觀系統(tǒng)角度對唐代西州道教傳播再作補説,見雷聞《國家宮觀網(wǎng)絡(luò)中的西州道教: 唐代西州道教補説》,《西域文史》第2輯,頁117—127。但限於材料,有些論述還可以繼續(xù)深入。本文在考訂幾件道經(jīng)殘片的基礎(chǔ)上,將目前已知的吐魯番道經(jīng)置於“開元道藏”的脈絡(luò)下考察,希望對唐代西州道經(jīng)的整體流佈情況有所申論。

    一 西州道經(jīng)三洞經(jīng)典存續(xù)完整

    三洞四輔是中古時期道教的基本構(gòu)成,其中洞真部的上清經(jīng)由於經(jīng)義最爲高深,“靈秘不雜,故得名真”,所以地位最高,只有極少數(shù)道法高深的道士纔可習(xí)用。在唐代恐怕也只有官方正式且高級的宮觀纔得以傳抄該部經(jīng)典,因而也使得此部經(jīng)典並不常見。在德藏吐魯番出土敍利亞文寫本編號文獻中的漢文殘片中,有一件很重要的道經(jīng)殘片Syr 1749r(T II B 66)。*Nishiwaki, Tsuneki, Chinesische Texte vermischten Inhalts aus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 (Chinesische und manjurische Handschriften und seltene Drucke. Teil 3),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Verlag, 2001, p.133;西脇常記《ドイツ將來のトルファン漢語文書》,京都大學(xué)學(xué)術(shù)出版會,2002年,116,圖33;Erica D. Hunter & Mark Dickens, Syrische Handschriften, 2. Texte der Berliner Turfansammlung, Stuttgart 2014, pp.19-21.此殘片雙面抄寫不同經(jīng)典,背面用於抄寫敍利亞文景教文獻,正面則楷書抄寫8行道經(jīng),並有烏絲欄,是很正規(guī)的道教寫經(jīng)。其録文如下:

    (前缺)

    1. 重科條防檢[

    2. 仰進止容式軌[

    3. 藥秘要神草靈[

    6. 載述學(xué)業(yè)得[

    (後缺)

    該殘片爲葡萄溝廢寺遺址出土,主要內(nèi)容是對道教經(jīng)教體系十二部類中的戒律、威儀、方法、術(shù)數(shù)、記傳、讚頌等的論説,與六朝陸修靜、宋文明及隋和唐初《玄門大義》、《道教義樞》等對十二部事的解説都不相同,*王宗昱曾就數(shù)種道經(jīng)所載十二部事進行討論,見氏著《〈道教義樞〉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頁169—196。在唐代流行的《太玄真一本際經(jīng)》卷三《聖行品》中也有近似的文字,但差異比較明顯。我們根據(jù)傳世文獻及敦煌道經(jīng),可以發(fā)現(xiàn)《太平御覽》卷六七三《道部十五·仙經(jīng)下》摘引的《太微黃書經(jīng)》與本號1—6行文字同,此外P.3676前4行與本號5—8行文字同,基本可將Syr 1749r(T II B 66)殘缺文字補全。*大淵忍爾著録P.3676爲“失題道經(jīng)科儀書類”(頁362),但王卡認爲是“正一經(jīng)殘卷”(頁219),參王卡《敦煌道經(jīng)校讀三則》,《道家文化研究》第13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8年,頁110—114。按王卡未注意到P.3676與《太微黃書經(jīng)》的文字有高度重合,而此殘卷抄有殘缺的道教十二部事及三十六部事,可能還是爲雜抄道教三洞、四輔、七部、十二部和三十六部的類書。文字重合情況如下,先看《太平御覽》卷六七三摘引:

    (前略)

    誡律者,玄聖製勑,詮量罪福輕

    重科條,防檢過失也。威儀自然經(jīng)者,*按照Syr 1749r(T II B 66)的行款,此處“威儀自然經(jīng)者”在此殘片中應(yīng)作“威儀者”。具示齋戒,奉法俯

    仰,進止容式,軌範節(jié)度也。方法者,衆(zhòng)聖著述,丹

    藥秘要,神草靈芝,柔金水玉,修養(yǎng)之道也。術(shù)數(shù)者,

    明辨思神,存真念道,齋心虛志,遊空飛步,飡吸

    元和,導(dǎo)引三光,仙度之法也。記傳者,衆(zhòng)聖

    載述學(xué)業(yè),得道成真,證果衆(zhòng)事之跡也。*《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60年,頁3000上。

    P.3676相應(yīng)文字如下:

    (前缺)

    心齋虛志,遊空飛步,飡吸

    元和,導(dǎo)引三光,仙度之法。記傳者,衆(zhòng)聖

    載述學(xué)業(yè),得道成真,證果衆(zhòng)事之跡。讚頌者,衆(zhòng)

    聖之辭,巧餝章句,稱楊正道,令物信樂,發(fā)起迴

    向,生尊重心。

    (後略)*《法藏敦煌西域文獻》(2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頁298上。

    《太微黃書經(jīng)》即《洞真太微黃書經(jīng)》,全書原八卷,約出於東晉南朝,是早期上清派重要經(jīng)典,今已散佚?!墩y(tǒng)道藏》中收有《洞真太微黃書天帝君石景金陽素經(jīng)》和《洞真太微黃書九天八籙真文》,僅爲原書兩卷內(nèi)容?!短接[》摘引僅爲十二部中前十事,而P.3676剛好殘餘後四事,兩者恰好補齊《太微黃書經(jīng)》所載十二部事的內(nèi)容。陳懷宇先生早已注意到該殘片同《太平御覽》摘引一樣並與《太玄真一本際經(jīng)》卷三相似,但卻認爲此殘片可能源出《太玄真一本際經(jīng)》。*陳懷宇曾提交會議論文專門討論本號殘片的定名及性質(zhì),見The Benji jing and the Anle jing: Reflections on Two Daoist and Christian Manuscripts from Turfan and Dunhuang(《本際經(jīng)》與《安樂經(jīng)》: 略論兩種西域出土文獻之聯(lián)係),2014月9月6—9日普林斯頓大學(xué)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本殘片雖然過於殘損,影響對其性質(zhì)作出定論,可能是類書摘引,但殘存文字可確認爲《洞真太微黃書經(jīng)》,故將本號擬名爲《洞真太微黃書經(jīng)》。

    此外,日本書道博物館藏SH.176-86也可能是洞真部經(jīng)典。該殘片被周西波先生比定爲《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隱書洞真玄經(jīng)》,但誤以爲是敦煌所出且録文不全;*周西波《中村不折舊藏敦煌道經(jīng)考述》,南華大學(xué)敦煌學(xué)研究中心編《敦煌學(xué)》第27輯,臺北,樂學(xué)書局,2008年,頁88—89。包曉悅則在周西波先生研究的基礎(chǔ)上,重新進行考察並給出完整録文。*包曉悅《日本書道博物館藏敦煌吐魯番“寫經(jīng)殘片冊”的文獻價值》,《文獻》2015年第5期,頁46—47。另外,郜同麟則認爲此殘片應(yīng)爲《無上秘要》卷五抄本,筆者對此持保留意見,但也並不排除有此可能。參郜同麟《敦煌吐魯番道經(jīng)殘卷拾遺》,頁43。Syr 1749r(T II B 66)和SH.176-86這兩件洞真部經(jīng)典在吐魯番的發(fā)現(xiàn),證明了唐代西州道教的傳播,雖然只是唐王朝宗教統(tǒng)一的策略,但當?shù)匾廊挥凶顮懜呱畹亩凑娌可锨褰?jīng)在傳抄,其三洞經(jīng)典存續(xù)完整。而且此前吐魯番已發(fā)現(xiàn)隋唐之際道教弟子初入門時皆須詣師盟受的《老子五千文》及《十戒經(jīng)》(Ot.4399r《洞玄靈寶天尊説十戒經(jīng)》),這也再次確證,不論在經(jīng)典的完整存續(xù)及教授程序上,唐代西州的道教活動已形成較爲成熟的體系。

    洞真部地位雖高,但三洞之中習(xí)用者最多的卻是洞玄部經(jīng)典,故而現(xiàn)今遺存數(shù)量也最多。該部當中的《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jīng)》(簡稱《赤書真文》)則被視爲古靈寶經(jīng)首經(jīng)。敦煌只出土兩件較完整的該經(jīng)寫本,吐魯番則出土數(shù)件小殘片,均屬於大谷探險隊挖掘所得,但分藏日本龍谷大學(xué)和中國旅順博物館。其中大致能綴合的三件Ot.8116r+LM20-1507-1086中下1+LM20-1520-36-12共存4行,從字跡及紙張形態(tài)來看,應(yīng)爲唐代寫本。*殘片具體情況見趙洋《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道經(jīng)敍録》,待刊。其録文如下:

    《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jīng)》

    (前缺)

    2. 大劫酉陽氣之極百六乘九[黑帝行佩此文]

    (後缺)

    第2行“酉”,《道藏》本作“子”,《無上秘要》卷二六摘引《洞玄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經(jīng)下》也作“子”。敦煌本該部分殘缺,但在佚名《高上玉皇本行集經(jīng)》(簡稱《玉皇經(jīng)》)摘引中,卻作“酉”。*此經(jīng)作者不詳,編撰年代有成於隋唐之際和不早於宋代之説,參趙宗誠《玉皇經(jīng)》,《宗教學(xué)研究》1983年第2期,頁34。除此差異外,三部經(jīng)典對於五方之炁化生還有其他差異,如下表所示:

    表一 《赤書真文》中五方之炁化生比較

    (續(xù)表)

    凡與《道藏》本不一致處用字下點標出。首先,《道藏》本中南方“太陽之炁”化生“中元”與《無上秘要》同,但在《玉皇經(jīng)》中作“中央一炁黃天”(“中央”應(yīng)爲“元”),與中央“元皇之炁”所生對應(yīng)而更加合適,反而《道藏》本和《無上秘要》有被篡改之嫌;其次,《道藏》本中央“元皇之炁”在《無上秘要》和《玉皇經(jīng)》中皆爲“元高皇之炁”,與其他四方之炁體例不符,應(yīng)屬後世傳抄篡改之誤;最後,《道藏》本中北方“太陰之炁”所主同《玉皇經(jīng)》一致,同爲“小劫亥,大劫子”,但《無上秘要》卻作“大劫寅,小劫卯”,如果十二地支都要出現(xiàn),似乎《無上秘要》更爲妥帖,《道藏》本和《玉皇經(jīng)》則都有兩個地支出現(xiàn)了兩次。由於爲同一寫經(jīng)的LM20-1453-18-05可以確定就是《赤書真文》,所以O(shè)t.8116r+LM20-1507-1086中下1+LM20-1520-36-12是目前僅見的該部分《赤書真文》早期寫本,並非道教類書或其他道經(jīng)的摘引。其中關(guān)於五方之炁主劫地支應(yīng)該與《玉皇經(jīng)》更接近,但三部經(jīng)典中“申”和“酉”都在中央出現(xiàn)過,這又殊不可解??赡苓€需要更多相關(guān)材料的發(fā)現(xiàn),纔能徹底搞清楚這個問題。不過,《道藏》本中關(guān)於五方五炁化生與主劫的部分,確實已非中古時期原貌,而這三件綴合的唐代寫本殘片部分保存了該經(jīng)在中古時期的原始形態(tài),具有很高校勘價值。

    二 由新見《本際經(jīng)》殘片蠡測西州道經(jīng)流佈的時間上限

    除隋唐以前就形成的三洞部經(jīng)典以外,隋唐之際新造的《太玄真一本際經(jīng)》(簡稱《本際經(jīng)》)也是當時頗爲流行且重要的道經(jīng)。該經(jīng)原爲五卷,唐初被續(xù)爲十卷,但元代以後佚失。不過敦煌遺書中已發(fā)現(xiàn)《本際經(jīng)》唐寫本一百餘件,經(jīng)學(xué)者們的復(fù)原及研究,十卷本系統(tǒng)中除卷八外,其餘各卷基本可復(fù)原。*萬毅《敦煌道教文獻〈本際經(jīng)〉録文及解説》,陳鼓應(yīng)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3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8年,頁367—484;葉貴良《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際經(jīng)〉輯?!罚啥?,巴蜀書社,2010年。吐魯番也出土大量《本際經(jīng)》殘片,而在這些《本際經(jīng)》殘片中,LM20-1464-33-04和 LM20-1460-37-14需作重點討論。*殘片具體情況見趙洋《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道經(jīng)敍録》,待刊。

    首先,LM20-1464-33-04的録文如下:

    (前缺)

    (後缺)

    其中第2行“神仙壽億萬劫”的“神仙”,與《道藏》本卷二同,LM20-1456-01-03和敦煌本則均作“天仙”。*葉貴良《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際經(jīng)〉輯校》,頁40。這種文字的差異恐怕不能簡單地只認爲是異文,而考慮到《本際經(jīng)》曾由五卷續(xù)作十卷,所以與依據(jù)敦煌文書復(fù)原的十卷本《本際經(jīng)》相比,LM20-1464-33-04可能屬於五卷本的系統(tǒng)。而LM20-1460-37-14應(yīng)當也與此系統(tǒng)有關(guān)係。雖然只殘存2行,其正文內(nèi)容見於十卷本的卷三,但殘存首題卻不同。其録文如下:

    (前缺)

    1. [太玄真一本際經(jīng)]聖行品第四

    (後缺)

    在目前所能見到的此經(jīng)卷三寫本中,只有首尾完整的P.2795中存有首題,但作“聖行品第三”,而其尾題同其他敦煌寫本一樣都作“聖行品卷第三”。很明顯,“四”與“三”在字形上區(qū)別很大,LM20-1460-37-14在抄寫時發(fā)生錯誤的可能性很小,所以這件寫本明顯並不屬於十卷本的系統(tǒng)。而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特殊情況,可能與《本際經(jīng)》在唐初由五卷本續(xù)成十卷本有關(guān)。

    目前,學(xué)者基本都是依據(jù)敦煌寫本將《本際經(jīng)》復(fù)原爲十卷本,但其中哪五卷是隋代劉進喜造的,哪五卷又是唐初李仲卿續(xù)成的,仍然衆(zhòng)説紛紜。姜伯勤先生曾提出十卷本中卷一、二、三、八、九提到“兼忘”和“重玄”之趣,懷疑這五卷爲最初所造;*姜伯勤《〈本際經(jīng)〉與敦煌道教》,《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初刊,此據(jù)氏著《敦煌藝術(shù)宗教與禮樂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6年,頁239—240。萬毅先生則依據(jù)《本際經(jīng)》中有幾卷存在“異稱”,故認爲卷一、四、五、六、七是最初的五卷,其餘爲後來所續(xù);*萬毅《日本天理圖書館藏卷敦煌本〈本際經(jīng)〉論略》,《華學(xué)》第1期,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1995年,頁167—169;《道教〈本際經(jīng)〉的造作及其異名與續(xù)成流行的關(guān)係》,《論衡叢刊》第2輯,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頁294。山田俊先生還從《本際經(jīng)》各卷的內(nèi)容和體例,認爲卷一、四、六、七、八爲最初五卷;*山田俊《唐初道教思想史研究: 〈太玄真一本際經(jīng)〉の成立と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1999年,頁35—41,169—174。劉屹先生則依據(jù)《本際經(jīng)》的敍事結(jié)構(gòu)認爲卷一、二、三、四、六是最初的五卷。*劉屹《本際經(jīng)的“續(xù)成”問題及其對南北道教傳統(tǒng)的融合》,初刊《華學(xué)》第9、10輯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此據(jù)氏著《神格與地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頁351—356。旅博館藏LM20-1464-33-04和LM20-1460-37-14似乎佐證了姜伯勤先生和劉屹先生的觀點,即十卷本中的卷二和卷三應(yīng)屬最初造作的五卷。而且,劉屹先生還指出,在約於貞觀元年(627)成書的釋法琳《辨正論》中,引到《本際經(jīng)》的三個品題: 護國品、聖行品和道性品,而且稱“護國品”爲“卷第二”(十卷本爲卷一),所以以上三個品題當屬最初造作。*劉屹《本際經(jīng)的“續(xù)成”問題及其對南北道教傳統(tǒng)的融合》,頁350。與“護國品卷第二”對應(yīng),LM20-1460-37-14中的“聖行品第四”也很可能是在後來續(xù)成過程中被提爲十卷本的卷三。再進一步推測,LM20-1464-33-04和《道藏》本卷二在五卷本中可能就是卷三。故而,依據(jù)旅博藏的這兩件《本際經(jīng)》殘片,我們暫時可以認爲,此經(jīng)最初造作的五卷本中卷二至卷四的品題可能爲“護國品”、“付囑品”和“聖行品”。

    LM20-1464-33-04和LM20-1460-37-14的存在,不僅提示了最初造作的五卷本品題,而且還指示了唐代西州道經(jīng)最早流傳的時間。雷聞先生曾在榮新江先生研究的基礎(chǔ)上推進,認爲西州道教至遲於高宗時就被納入國家宮觀網(wǎng)絡(luò)之中。*雷聞《國家宮觀網(wǎng)絡(luò)中的西州道教: 唐代西州道教補説》,頁117—120。劉屹先生根據(jù)敦煌寫本中帶題記的十卷本《本際經(jīng)》,並考慮到續(xù)作者的生活年代,指出《本際經(jīng)》由五卷本變成十卷本爲貞觀的二十多年間,亦即唐太宗時期之事。*劉屹《本際經(jīng)的“續(xù)成”問題及其對南北道教傳統(tǒng)的融合》,頁351。以此聯(lián)繫到唐王朝在貞觀十四年(640)正式改高昌爲西州,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推測《本際經(jīng)》由五卷本續(xù)成十卷本,當在此後的十年間,同時唐代西州道經(jīng)的流佈至遲恐怕也在唐太宗貞觀末年前後。此外,LM20-1464-33-04中“世”未避諱,而太宗朝只要“世”及“民”不連讀寫,就不需要避諱,*《貞觀政要》記載唐太宗初即位下詔曰:“其官號人名,及公私文籍,有‘世’及‘民’兩字不連讀,並不須避?!眳蔷ぁ敦懹^政要》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頁225。而且LM20-1457-32-04《洞玄靈寶長夜之府九幽玉匱明真科》中“世”和“治”,以及部分吐魯番出土《道德經(jīng)》中“治”皆未避諱,也可以證明唐代西州道經(jīng)傳抄的時間最晚恐怕也在唐高宗以前。所以,根據(jù)目前所見吐魯番道經(jīng),遲至唐太宗末年,西州已經(jīng)有道教的傳播及道經(jīng)的傳抄活動。

    三 西州道經(jīng)與“開元道藏”

    對照敦煌道經(jīng)中唐代官方寫本的紙張及書法樣態(tài),我們可以知道,目前所見吐魯番道經(jīng)絶大多數(shù)與敦煌官方寫經(jīng)十分相似,均用優(yōu)質(zhì)厚黃紙,有烏絲欄並楷書抄寫精美。因此,唐代西州道經(jīng)也多以正規(guī)官寫本爲主,這與唐代的官頒道藏有密切的關(guān)係。

    在王朝力量的支持下,中古時期的道教也仿照佛教傳統(tǒng),將其經(jīng)典編修成藏。早期道教包含了許多漢代以前的巫覡方術(shù)信仰,但在自身發(fā)展及向佛教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中古道教雖受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等形勢影響,有南北兩個不同的傳統(tǒng),但都在逐步去除自身形而下的巫術(shù)色彩,轉(zhuǎn)而構(gòu)建起類似佛教系統(tǒng)化的經(jīng)典體系,亦即劉屹先生提出的“經(jīng)教化”。*劉屹《試論南朝經(jīng)教道教的産生及其對北方道教的影響》,首都師範大學(xué)歷史系碩士學(xué)位論文,1997年。後被刪改爲《神格與地域》第四章第一節(jié)《南朝經(jīng)教道教的形成及其對北方道教的影響》,頁245—280。北周時京師玄都觀所編《玄都經(jīng)目》收經(jīng)書二千四十卷,在敦煌文獻S.2295《老子變化經(jīng)》末有題記“大業(yè)八年(612)八月十四日,……秘書省寫”,可證隋代也有官方性質(zhì)的道經(jīng)被傳抄。及至唐代,老子被李唐王室奉認爲先祖,以此來樹立其政權(quán)的合法性,道教勢力也因而得到非常大的發(fā)展,相關(guān)道藏編修活動於是更爲龐大。

    唐高宗時,長安昊天觀觀主尹文操編的《玉緯經(jīng)目》,很可能是繼承了《玄都經(jīng)目》的藏經(jīng)。此外,依據(jù)敦煌文獻S.1513《御製一切道經(jīng)序》中“故展哀情,爲寫一切道經(jīng)卅六部”等語,我們可以推知唐高宗曾發(fā)動官方力量主持編纂過《一切道經(jīng)》。*見S.1513《老子像名經(jīng)》前《一切道經(jīng)序》。據(jù)湯用彤先生考辨,這是武后爲太子李弘的病逝而作,參湯用彤《從一切道經(jīng)説到武則天》,《湯用彤學(xué)術(shù)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頁349—354。《一切道經(jīng)》即是唐代官方編修道藏的統(tǒng)稱。其後唐玄宗先天年間,還曾敕令長安太清觀觀主史崇玄編修《一切道經(jīng)音義》,來爲京內(nèi)道藏作音訓(xùn)。之後開元年間(721—741),玄宗再次將當時所能見到的道經(jīng)纂修成《三洞瓊綱》(亦稱“開元道藏”),並於天寶七載(748)詔傳廣抄。這部“開元道藏”是中古時期道藏的集大成者,也是唐代崇道最突出的表現(xiàn)。*中古道藏書目及編修,可參陳國符《道藏源流考》(新修訂版),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頁89—107。但遺憾的是,安史之亂以後,高宗《一切道經(jīng)》和玄宗“開元道藏”都遭損毀而未能流傳於世。目前所見傳世道藏爲明《正統(tǒng)道藏》,其經(jīng)目與藏經(jīng)已與中古時期道藏的面貌相距甚遠。

    幸賴敦煌吐魯番道經(jīng)的發(fā)現(xiàn),爲我們了解中古時期的道經(jīng)提供了豐富材料,甚至可據(jù)此復(fù)原許多散佚的道經(jīng),如《本際經(jīng)》和《昇玄內(nèi)教經(jīng)》。但更令人在意的是,敦煌道經(jīng)中出現(xiàn)了高宗《一切道經(jīng)》和玄宗“開元道藏”的遺存。如上文已提及的S.1513《御製一切道經(jīng)序》爲高宗《一切道經(jīng)》遺存;背面紙縫鈐有“涼州都督府之印”的俄藏Дx.0111+Дx.0113《道德經(jīng)》則爲“開元道藏”遺存。*榮新江《唐代西州的道教》,頁139。目前所見吐魯番道經(jīng)的狀況與此類似。如芬蘭馬達漢(Mannerheim)收藏品MS.30-3《老子道德經(jīng)序訣》中“民”字避諱爲“人”,估計就是唐高宗或其後的官寫本。另外,出現(xiàn)武周新字的LM20-1470-22-01+LM20-1497-06-03+Ot.8104r《洞淵神咒經(jīng)》,與同經(jīng)卷的S.0930筆跡近似,可能是官方同一書手所抄;*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 綜述·目録·索引》,頁145。更重要的是,德藏吐魯番文獻MIK III 7484r《度人經(jīng)》背面紙縫鈐有“涼州都督府之印”。*榮新江《唐代西州的道教》,頁139。故而,我們有理由相信,唐代西州和沙州流佈的道經(jīng)應(yīng)該都在當時官頒道藏的體系之內(nèi):“令內(nèi)出《一切道經(jīng)》,宜令崇玄館即繕寫,分送諸道採訪使,令管內(nèi)諸郡轉(zhuǎn)寫?!?本敕文分別收入《混元聖紀》卷九、《唐大詔令集》卷九和《全唐文》卷四。具體下詔時間和文字出入、考辨,參李剛《唐玄宗詔令傳寫〈開元道藏〉的時間考辨》,《宗教學(xué)研究》1994年Z1期,頁8—10。太宗時抄寫的道經(jīng)和高宗的《一切道經(jīng)》最終也都將被融入進玄宗“開元道藏”之中,那麼在西州廣泛流佈的道經(jīng),其實也可以歸屬於玄宗的“開元道藏”。進而,利用敦煌吐魯番道經(jīng)來復(fù)原“開元道藏”,就成爲一個很誘人的題目。

    由於“開元道藏”現(xiàn)今已近乎散佚,其經(jīng)目無存,具體藏經(jīng)數(shù)量也難以確知。但自南北朝時陸修靜等人開創(chuàng)“三洞四輔”的七部道書體系,後世道藏基本沿用。其中三洞即“洞真上清經(jīng)”、“洞玄靈寶經(jīng)”和“洞神三皇經(jīng)(洞淵神咒經(jīng))”,四輔則爲“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和“正一部”。唐代道藏的編修體例應(yīng)與此體系最爲接近,*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 綜述·目録·索引》,頁32。而且“開元道藏”本名《三洞瓊綱》,很明顯也是依據(jù)此體系而得名。所以以此來考量西州道經(jīng)流佈與“開元道藏”的關(guān)係,應(yīng)該是很合適的。此外,在蜀地出土的《南竺觀記》記録了天寶八載(749)本地南竺觀的藏經(jīng)目録,這也是很適合的參考材料。*此碑的釋讀參劉屹《唐前期道藏經(jīng)目研究: 以〈南竺觀記〉和敦煌道經(jīng)爲中心》,in Poul Andersen and Florian C. Reiter eds. Scriptures, Schools and Forms of Practice in Daoism A Berlin Symposium,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05, pp.185-217.筆者在大淵忍爾和王卡二位先生的研究基礎(chǔ)上,以吐魯番出土道經(jīng)爲中心,依據(jù)王卡所定七部道書體系,並參考《南竺觀記》及傳世《道藏》所存道經(jīng)情況,製作表二如下(詳細編號見文末附表):

    表二吐魯番出土道經(jīng)種類表

    √ : 表示保存;×: 表示佚失

    七部分類吐魯番出土道經(jīng)種類敦煌道經(jīng)《南竺觀記》《正統(tǒng)道藏》洞真上清《洞真太微黃書經(jīng)》(擬)P.3676摘引上清一百卷?《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隱書洞真玄經(jīng)》BD01017摘引√洞玄靈寶《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jīng)》√靈寶卌卷文字略有差異《太上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jīng)》√√《太上靈寶諸天內(nèi)音自然玉字》(兩卷本)√四卷本《太上洞玄靈寶智慧上品大戒》√略有差異《洞玄靈寶長夜之府九幽玉匱明真科》√有差異《太上洞玄靈寶智慧定志通微經(jīng)》√√《太上洞玄靈寶真文度人本行妙經(jīng)》√?《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六十一卷本《太上洞玄靈寶智慧本願大戒上品經(jīng)》√略有差異

    (續(xù)表)

    (續(xù)表)

    依據(jù)上表,我們可以確知,吐魯番道經(jīng)依然保存了“開元道藏”中“三洞四輔”的基本框架。尤其同敦煌道經(jīng)和《南竺觀記》的種類相比,其基礎(chǔ)的三洞道經(jīng)和流行道經(jīng)種類也相差不大,只是在個別道經(jīng)的有無上有所區(qū)別。之所以如此,可能主要還是由於高宗和玄宗向天下傳抄道藏的這一政治性宗教活動,使得當時唐朝疆域內(nèi),幾乎所有道觀所藏道經(jīng)種類都偏向統(tǒng)一。這種全國各地道經(jīng)流佈種類趨於整齊畫一的現(xiàn)象,在當時的西州、沙州和蜀地應(yīng)不例外。不過,在目前所見吐魯番道經(jīng)中,四輔中明顯缺太平、太清和正一的經(jīng)典。但這並不能説明當時的西州就沒有這些經(jīng)典流佈。其實在敦煌道經(jīng)中,這三部的道經(jīng)也並不多見,如太平部只存《太平經(jīng)目録并序》(S.4226)和《太上濟衆(zhòng)經(jīng)》,正一部也只有《正一經(jīng)殘卷》和幾個經(jīng)籙儀法殘卷而已。但據(jù)《南竺觀記》所載: 太平部有一百七十卷、太清有三十六卷、正一部有二百卷,卷帙其實都不算少。此外,當時流行的道教類書《無上秘要》,在敦煌已有所發(fā)現(xiàn),而目前吐魯番所見道經(jīng)均較爲殘缺,有的可能並非原本道經(jīng)抄本,而是《無上秘要》摘引的抄本,如前文提到的SH.176-86《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隱書洞真玄經(jīng)》。

    在唐代頗爲流行的《昇玄內(nèi)教經(jīng)》、《洞淵神咒經(jīng)》、《道德經(jīng)》、《南華真經(jīng)》和《本際經(jīng)》,在吐魯番道經(jīng)、敦煌道經(jīng)和南竺觀道經(jīng)中均存,也確證了這幾部道經(jīng)在唐朝疆域內(nèi)流佈的廣泛性。而且,在敦煌道經(jīng)中多見《老子道德經(jīng)序訣》、《老子五千文》和《十戒經(jīng)》的合抄本,而在吐魯番道經(jīng)中也有這三部道經(jīng)的遺存,只是太過殘損,無法遽然斷定是否就是合抄本。隋唐時期的道士初入道門時,都會前往其師處受度此三部經(jīng)典,這是當?shù)氐澜贪l(fā)展的基礎(chǔ)。雖然我們暫時無法確證吐魯番道經(jīng)中這三部經(jīng)典是否爲合抄本,但很可能也是當?shù)爻跞腴T的道士所得,表明唐代西州道教不再僅僅只是外來的宗教,當?shù)厝艘埠芸赡茉诖耸芏热氲馈?/p>

    此外,《洞淵神咒經(jīng)》的流行來源於其神秘的驅(qū)鬼消災(zāi)效力,故而高宗、武后曾專門命人繕寫來爲太子祈福;《昇玄內(nèi)教經(jīng)》、《道德經(jīng)》、《南華真經(jīng)》和《本際經(jīng)》則是南北朝至唐前期道教重玄派理論的重要成果。我們還應(yīng)注意,新造作的《昇玄內(nèi)教經(jīng)》和《本際經(jīng)》,體現(xiàn)的畢竟是南北朝至唐前期流行的重玄思想,它們雖同六朝時盛行的三洞經(jīng)典有傳承關(guān)係,但在經(jīng)義思想上卻有較大差別。這批重玄派經(jīng)典在唐代的西州、沙州和蜀地被大量傳抄,並且玄宗還曾兩次傳命天下轉(zhuǎn)寫《本際經(jīng)》,都突顯了唐代道教在經(jīng)義學(xué)術(shù)上的重要轉(zhuǎn)折。所以,在“開元道藏”的體系中,這批重玄派經(jīng)典應(yīng)該有著十分特別的地位。

    另一方面,目前所見西州道經(jīng)的流佈,與沙州和蜀地的情況也有些許不同。首先,敦煌道經(jīng)是從敦煌藏經(jīng)洞出土,爲敦煌當?shù)胤鹚虏亟?jīng),雖然這批文書爲學(xué)界研究中古道教提供了豐富材料,但其材料性質(zhì)卻較爲複雜,有些道經(jīng)則不屬於官方的“開元道藏”藏經(jīng),如二十卷本的《洞淵神咒經(jīng)》(S.8076+S.9047V)即爲唐末五代所造。吐魯番道經(jīng)則不然,雖然是近代從吐魯番衆(zhòng)多遺址挖掘而得,道經(jīng)數(shù)量不多且以碎片爲主,但西州道教的傳播基本因官方力量主導(dǎo)而盛行,而且從吐魯番道經(jīng)抄寫紙張、字跡及樣式來看,應(yīng)以官方寫經(jīng)爲主,基本涵蓋在唐代官方道藏之內(nèi),對“開元道藏”的復(fù)原具有指示性作用。其次,據(jù)劉屹先生的研究,《南竺觀記》所載經(jīng)目雖可能最爲接近“開元道藏”,但其仍是“南方道教傳統(tǒng)的代表和象徵”,*劉屹《唐前期道藏經(jīng)目研究: 以〈南竺觀記〉和敦煌道經(jīng)爲中心》,頁211—212。而西州道經(jīng)則不可能爲南方道教傳統(tǒng),只能是中央傳寫至該地區(qū)的“開元道藏”傳統(tǒng),亦即應(yīng)與高宗時《玉緯經(jīng)目》和《一切道經(jīng)》一樣,更爲接近北朝隋的道教傳統(tǒng)。

    總之,吐魯番道經(jīng)雖然在形態(tài)上都較爲殘損,但仍能清楚地顯示各種道經(jīng)在唐代西州的廣泛流佈。吐魯番道經(jīng)是唐代道藏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容忽視。敦煌道經(jīng)與吐魯番道經(jīng)在內(nèi)容和形態(tài)上趨於一致性,表明二者有著共同的文本來源,很可能就是唐玄宗時期的“開元道藏”。

    四 餘 論

    唐代西州道經(jīng)的流佈需以當?shù)氐烙^爲根基,只有當?shù)亟⑵鹜暾牡烙^體系,並進入國家宮觀網(wǎng)絡(luò)之中,道教纔能在當?shù)丶櫢?,道?jīng)纔有可能在當?shù)貜V泛流佈。因此,道觀的建立與存續(xù),一般都被視爲當?shù)氐澜虃鞑サ拈_始與發(fā)展。通過對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兩件文書進行考證,榮新江先生業(yè)已指出開元四年(716)是目前所見吐魯番文書中最早提到道觀的紀年,大曆四年(769)則爲目前所知的西州道教活動的最晚時間。*榮新江《唐代西州的道教》,頁130、134—138。而雷聞先生則進一步考證在高宗封禪之後,全國性的道觀網(wǎng)絡(luò)中已有西州道觀,所以乾封元年(666)應(yīng)爲西州道觀建立的最早時間。*雷聞《國家宮觀網(wǎng)絡(luò)中的西州道教: 唐代西州道教補説》,頁120。但根據(jù)前文的討論,西州道觀最早建立的時間應(yīng)不遲於貞觀末年。如此,西州道觀及道教活動至少存續(xù)了一百餘年。

    目前,在唐代沙州可見八座道觀,*參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 綜述·目録·索引》,頁7—8。在伊州則有祥麰、大羅觀(伊吾縣)和天上觀(柔遠縣)。*參王仲犖《〈沙州伊州地志〉殘卷考釋》,《敦煌石室地志殘卷考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頁202—205。至於唐代西州的道觀,據(jù)榮、雷二位先生的研究,列表如下:

    表三 唐代西州的道觀

    表中的萬壽觀、龍興觀和紫極宮都在西州治所高昌縣,都是當時國家宮觀網(wǎng)絡(luò)中西州地區(qū)的道教中心,三者可能爲同一道觀在不同時期易額而來,*吐魯番阿斯塔那509墓出土《唐西州高昌縣出草帳》將龍興觀置於崇寶等寺之前,德藏Ch.1046(T II 4042)《唐安西坊配田畝歷》也將紫極宮置於崇寶寺之前,所以龍興觀和紫極宮應(yīng)該都與崇寶寺位於同一區(qū)域,且萬壽觀、龍興觀與紫極宮皆爲當時西州地區(qū)官方道觀領(lǐng)袖,所以兩者很可能是同觀但易額而來。另外,筆者還猜測唐昌觀可能是安昌觀易額而來,但材料不足以展開討論,暫存疑。分別反映了高宗、中宗及玄宗對於道教的尊奉。尤其是龍興觀,雷聞先生根據(jù)《西域考古圖譜》所録道經(jīng)題記和相關(guān)史料,推測該觀曾舉行過唐高祖太穆神皇后的忌日行香儀式,*雷聞《國家宮觀網(wǎng)絡(luò)中的西州道教: 唐代西州道教補説》,頁126。是國家政治象徵的重要場域。此外,大曆四年(769)的吐魯番文書中出現(xiàn)了天山縣的道門領(lǐng)袖張真等人,他們也極可能是安昌觀的道士。

    唐朝從中央經(jīng)由涼州頒下的道藏,應(yīng)當就是在這些道觀抄寫、流佈和保存。但千年歷史演變,我們後人已難以確知這些道觀到底位於今吐魯番地區(qū)的哪些地方。目前所知的吐魯番道經(jīng)出土地,主要爲吐峪溝、勝金口、葡萄溝和交河城遺址。其中,吐峪溝大致位於唐代西州柳中縣,西距高昌故城不遠,是當時各種宗教的聖地,佛教在此造窟無數(shù);勝金口則位於高昌縣北,也是宗教興盛之處,鈐有“涼州都督府之印”的德藏MIK III 7484r(T III S96)《度人經(jīng)》就是在該地被發(fā)現(xiàn),而且該地區(qū)還發(fā)現(xiàn)過“開元通寶”等錢幣文物;葡萄溝則在交河縣,有摩尼教及景教在此傳教;交河城遺址則原爲西州交河縣城。這四處遺址既然都出土了道經(jīng),那麼很可能在這些區(qū)域內(nèi)有當年西州的道觀存在。但也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即同敦煌地區(qū)類似,由於唐王朝勢力逐漸退出西州,當年興盛的西州道教漸漸走向衰敗,諸宮觀內(nèi)的道經(jīng)被其他宗教寺院收走以作補經(jīng)之用。如葡萄溝發(fā)現(xiàn)的背面抄寫敍利亞文景教文獻的道經(jīng)(Syr 1749r,T II B 66)《洞真太微黃書經(jīng)》和《本際經(jīng)》(n269r,T II B 66 No. 18),很有可能就是景教寺廟侵占了破敗後的道觀所得。另外,筆者也懷疑勝金口出土的“開元道藏”遺存可能原爲高昌縣內(nèi)紫極宮的藏經(jīng)。

    時過境遷,西州道教在唐前中期依靠官方力量得以興盛發(fā)展,中央頒佈的道藏經(jīng)典在西州廣泛流佈,但隨著唐王朝勢力的衰弱,該地區(qū)已然難覓道教蹤跡,曾經(jīng)繁盛的道觀,現(xiàn)今已蕩然無存,只剩片片道經(jīng)殘紙留存至今。

    (本文作者係首都師範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博士研究生)

    附表:吐魯番道經(jīng)目録

    同一格內(nèi)表示爲同一寫本,↓表示可與下件綴合

    編 號經(jīng)名及卷數(shù)Syr 1749v(T II B 66)《洞真太微黃書經(jīng)》(擬)SH.176-86《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隱書洞真玄經(jīng)》LM20-1496-08-05LM20-1453-18-05Ot.8116r↓LM20-1507-1086中下1↓LM20-1520-36-12LM20-1506-0868左下LM20-1493-38h3-05《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jīng)》卷上Ot.8105r《太上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jīng)》LM20-1464-21-13《太上靈寶諸天內(nèi)音自然玉字》卷下LM20-1520-36-18《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經(jīng)》卷下LM20-1522-15-13 LM20-1461-11-14《太上洞玄靈寶智慧上品大戒》LM20-1457-32-04LM20-1490-14-03LM20-1494-23-01↓LM20-1462-31-09↓LM20-1468-23-03LM20-1490-08-12LM20-1520-30-14SH.174-5-103《洞玄靈寶長夜之府九幽玉匱明真科》

    (續(xù)表)

    (續(xù)表)

    (續(xù)表)

    (續(xù)表)

    (續(xù)表)

    (續(xù)表)

    猜你喜歡
    道教
    武當山道教學(xué)院舉辦堅持道教中國化方向知識競賽
    民族大家庭(2022年6期)2022-04-06 11:00:28
    西夏道教補議
    西夏學(xué)(2018年2期)2018-05-15 11:21:42
    中國園林中道教文化的應(yīng)用與影響
    杜詩中的道教法術(shù)與杜甫的宗教觀
    試論《水滸傳》的道教思想
    道教思想對元代壽詞創(chuàng)作的影響
    近現(xiàn)代溫州道教的組織性
    《源氏物語》文本的道教文化研究
    道教“師道”思想研究
    茅山道教楹聯(lián)意蘊審美
    對聯(lián)(2011年10期)2011-09-18 02:35:12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在线 av 中文字幕| 色在线成人网| 免费观看人在逋|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午夜激情av网站| 丁香六月天网|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 91av网站免费观看|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好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久久亚洲真实|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av教育|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啦啦啦 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天天躁日日躁夜夜躁夜夜|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a在线网址|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国产精品98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久久av网站|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av超薄肉色丝袜交足视频|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 一级毛片精品|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麻豆av在线久日|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91字幕亚洲|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少妇 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www.精华液|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五月开心婷婷网|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年|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1024香蕉在线观看| 日本wwww免费看|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久久av网站|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手机成人av网站|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香蕉国产在线看|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丝袜喷水一区| 91国产中文字幕|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黄色视频|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一本久久精品|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亚洲精品国产区一区二|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日本a在线网址|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国产色视频综合|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精品福利观看|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久久人妻熟女aⅴ|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福利观看|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91成人精品电影|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av福利片在线| 超碰成人久久|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kizo精华|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的高清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91字幕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在线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超碰成人久久|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91无色码中文字幕|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av超薄肉色丝袜交足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人妻1区二区| 青草久久国产|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国产av精品麻豆|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免费少妇av软件|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av有码第一页|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色综合婷婷激情|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网|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悠悠久久av| 久久精品91无色码中文字幕| 精品福利观看|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国产不卡av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狼人影院|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svipshipincom国产片|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av|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99香蕉大伊视频|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 成人影院久久|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v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av在线久日|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免费观看人在逋|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深夜精品福利|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kizo精华|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好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另类精品久久| 亚洲天堂av无毛|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中文看片网|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深夜精品福利| 国产成人欧美| 亚洲av美国av|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人妻 亚洲 视频|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国产在线观看jvid|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日日夜夜操网爽|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 黄色 视频免费看|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人妻 亚洲 视频| 日本wwww免费看|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老司机影院毛片|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在线网址|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91成人精品电影|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欧美大码av|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少妇 在线观看|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老司机福利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麻豆成人av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久久人妻熟女aⅴ|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99香蕉大伊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国产不卡一卡二| 久久人妻av系列|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 cao死你这个sao货| 蜜桃国产av成人99|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捣出白浆h1v1|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乱人伦中国视频| 老司机福利观看|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日本a在线网址|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超色免费av|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男靠女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午夜成年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久久久久网色|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成年动漫av网址| 日日夜夜操网爽|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性少妇av在线|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tocl精华|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黄片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搡老岳熟女国产|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久久人妻熟女aⅴ|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的高清视频|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岛国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在线观看舔阴道视频|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蜜桃| 青草久久国产|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丝袜美足系列| 超色免费av|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男男h啪啪无遮挡|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av不卡在线播放| 视频区图区小说| 午夜福利,免费看| 岛国在线观看网站|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色图av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