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茜
(海南省五指山市婦幼保健所, 海南 五指山, 572299)
?
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的術后應激狀況及疼痛改善的影響
黎明茜
(海南省五指山市婦幼保健所, 海南 五指山, 572299)
護理干預; 剖宮產; 應激狀況; 疼痛
剖宮產對解決臨床難產,挽救產婦以及圍產兒生命具有重要意義[1]。特別是目前具有剖宮產指征的產婦數量劇增,加之麻醉學、輸血/液、手術縫合材料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剖宮產的應用頻率提高[2]。然而,由于對剖宮產手術恐懼,絕大多數產婦在剖宮產分娩后應激狀況明顯,致使其痛感增強,進一步延長其恢復時間,日益引起醫(yī)學界的重視與關注。臨床研究證實,剖宮產術后給予產婦行之有效的干預可降低產婦應激狀況,降低痛感。鑒于此,本研究圍繞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的術后應激狀況及疼痛改善的影響展開分析,現報告如下。
將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行剖宮產分娩的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25~40歲,平均年齡(32.25±1.25)歲; 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8.20±1.20)周; 剖宮產指征: 妊娠并發(fā)癥/合并癥15例,胎盤前置13例,扁平骨盆11例,先兆子宮破裂8例,珍貴兒3例; 分娩史: 初產婦24例,經產婦16例。觀察組年齡24~42歲,平均年齡(32.30±1.30)歲; 孕周35.5~41周,平均孕周(38.25±1.15)周; 剖宮產指征: 妊娠并發(fā)癥/合并癥16例,胎盤前置13例,扁平骨盆11例,先兆子宮破裂8例,珍貴兒2例; 分娩史: 初產婦25例,經產婦15例。2組產婦一般資料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可進行分組比對。
對照組: 接受常規(guī)護理,內容包括常規(guī)健康宣教、指標監(jiān)測(呼吸、體溫、血壓、血糖)、心理干預、手術切口/引流管護理、飲食指導、母乳喂養(yǎng)技術指導、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觀察、子宮復舊等[3-4]。
觀察組: 在常規(guī)護理措施基礎上接受進一步的護理干預。① 積極與產婦進行溝通: 在產婦分娩后護理人員積極與產婦進行溝通,將剖宮產術后可能存在的不適癥狀如實告知患者,尤其是各指標波動情況,促使產婦對術后應激狀況形成良好的思想認知,繼而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臨床護理工作,維持各項體征指標的平穩(wěn)。②強化基礎護理: 在產婦被推回病房后應叮囑患者密切觀察產婦手術切口是否存在滲血、滲液情況,及時更換切口敷料。定時檢查靜脈通道以及引流管路是否通暢,仔細觀察引流量大小、色澤等[5]。每日定時對產婦會陰部進行清潔,保持局部衛(wèi)生清潔。術后早期在患者麻醉復蘇后積極鼓勵產婦盡早開展下床活動,提高機體恢復效果。③ 體位護理: 術后產婦頭墊枕頭平臥休息2~4 h后依據產婦意愿采取舒適體位。半側臥位: 引導產婦將自身重力支撐點集中在肩胛骨以及髂骨后側部位,下臂部橫置胸前,肘部略微彎曲,膝關節(jié)以及髂關節(jié)保持彎曲姿勢,后背部采用枕頭予以支撐[6]。側臥位: 依據產婦習慣選取左側臥位或右側臥位,雙上肢向前伸展,膝關節(jié)以及髂關節(jié)保持彎曲,促使身體的重心支撐點集中在髂骨以及肩胛骨。頭高腳低位: 產婦平臥于病床上,將床頭抬高15~30°, 四肢平放于身體兩側[7]。④ 疼痛護理: 針對自覺痛感較輕、機體能夠耐受者可實施聊天、聆聽音樂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進一步降低切口部位痛感程度。如有產婦疼痛劇烈且無法耐受者,一方面應及時采取抗生素藥物予以預見性抗感染治療。另一方面在醫(yī)囑同意下實施鎮(zhèn)痛劑或鎮(zhèn)痛藥物予以鎮(zhèn)痛處理。⑤ 飲食干預: 術后6 h產婦可進食流質食物,待胃腸蠕動功能恢復且排氣后可進食半流質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高纖維素、高蛋白質食物為主。如果產婦長時間不排氣可口服四磨湯促使排氣。之后可過渡至全食,但應盡量避免生冷油膩、辛辣、油炸類食物。
疼痛程度: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測定,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術后應激狀況: 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生長激素、催乳素、白細胞計數、血糖、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血漿皮質醇(CORT)[8]。
2.1 2組疼痛改善程度比較
觀察組術后疼痛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護理干預改善術后疼痛程度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 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組疼痛改善程度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 2組術后應激狀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各項應激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臨床護理干預可改善產婦術后應激反應, 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2組術后應激狀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剖宮產手術是強烈的應激源,會導致產婦術后出現生理以及心理的改變,繼而引起身心不適感,延長其機體功能恢復時間[9]。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在剖宮產術后給予其行之有效的護理干預成為降低應激狀態(tài)及痛感的重要途徑。
本研究中觀察組經護理干預,疼痛程度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在IL-6、CRP、生長激素、催乳素、白細胞計數、血糖、MAP、HR、CORT指標比較上,觀察組同樣優(yōu)勢。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護理干預措施在改善術后應激狀態(tài)及疼痛效果方面取得的干預效果更佳。其原因在于護理干預各項措施均是圍繞著產婦實際需求而開展,在術后應激狀態(tài)以及疼痛改善方面具有更高程度的針對性及指向性。此外,護理干預注重激發(fā)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及主動服務意識,強調想產婦之所想、急產婦之所急,在術后早期即開展針對性護理工作以提高行剖宮產分娩的產婦身心愉悅程度,促使產婦對于術后可能存在的不適癥狀具有一個清醒的思想認知,繼而保持一個相對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術后疼痛以及應激狀態(tài),使得護理服務質量得到了提升,為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提供有力幫助[10]。
[1] 譚運福. 第二產程中行剖宮產對母嬰的影響分析[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1, 8(4): 65-67.
[2] 郝明英, 張學菊, 李梅, 等. 綜合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母嬰分離成功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 9(21): 2943-2945.
[3] 王飛, 史琳. 舒適護理對擇期剖宮產產婦舒適度及疼痛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6): 183-185.
[4] 孫超, 馮素文. 舒適護理對剖宮產產婦術后應激反應及疼痛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5, 10(9): 143-146.
[5] 張耀飛, 鄭聰霞, 夏艷萍. 人性化護理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3, 9(30): 3770-3772.
[6] 彭婉平. 不同心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婦女緩解疼痛的效果觀察[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5, 14(7): 483-486.
[7] 曹大菊, 史永霞, 熊良志. 舒適護理對剖宮產產婦心理應激、麻醉效果及術后鎮(zhèn)痛質量的影響[J]. 全科護理, 2015, 35(29): 2935-2937.
[8] Theodore S, Tomeny, Lorien K. Baker, Tammy D. Barry, et 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functioning of typically-developing sister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The roles of ASD severity, parental stress, and marital status[J].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2016, 3(2): 1108-1120.
[9] 余桂香, 孫福英, 馬小梅. 綜合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應激反應的影響[J].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4, 52(31): 79-81.
[10] 張愛輝.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圍術期焦慮狀態(tài)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4, 35(31): 79-81.
2017-04-10
海南省衛(wèi)生廳基金課題(15A200049)
R 473.71
: A
: 1672-2353(2017)14-216-02
10.7619/jcmp.201714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