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娜, 馬文潔, 李紅梅
(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肝膽外科, 北京, 100048)
?
術前預見性護理減少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并發(fā)腸梗阻的效果觀察
孫明娜, 馬文潔, 李紅梅
(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肝膽外科, 北京, 100048)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腸梗阻; 預見性護理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D)手術范圍廣,創(chuàng)傷面積大,術中吻合口較多[1], 手術方式較為復雜,術中麻醉要采用全麻,術后腸梗阻是術后主要并發(fā)癥之一。術后腸梗阻病因多樣,病情發(fā)展快,可導致全身性生理紊亂,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及生活質量[2]。護理模式對患者生活質量及治療后恢復具有重要影響,且逐漸受到臨床重視[3]。預見性護理為現(xiàn)代護理發(fā)展的新理念,主要針對患者危險因素采取的針對性預防措施[4]。本院對收治的60例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采取術前預見性護理,降低了術后腸梗阻的發(fā)生率,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肝膽胰脾外科將2014年1—12月行全麻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60例作為對照組,男42例,女18例,年齡29~78歲,平均(50.3±7.8)歲。選擇2015年1-12月收治的在全麻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男44例,女16例,年齡36~76歲,平均年齡(59.8±7.2)歲。2組均為首次手術,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均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遵醫(yī)囑給予胃腸道準備及術前術后健康宣教,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術前預見性護理。
1.2.1 預見性心理護理:首先以健康教育形式講述全麻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術前準備情況,術后會發(fā)生的并發(fā)癥以及發(fā)生腸梗阻的危害,告知術后早期活動對預防腸梗阻的重要性。采用Ipad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使患者及家屬更易理解與記憶,重點說明預見性護理的意義及效果,講述以往的成功案例,增強患者的自信心與配合度; 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傾聽患者主訴,并采用羅杰斯的患者中心療法,強調理解、關心患者,緩解緊張、憂慮,使其由被動配合變?yōu)橹鲃优浜蟍5]。
1.2.2 預見性飲食護理: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做好評,根據(jù)患者飲食習慣和病情做好安排。入院后指導患者即刻起進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切忌暴飲暴食,如有便秘或腸道梗阻患者進食流質飲食或禁食,根據(jù)患者身高、體質量及生化檢查指標,做到定時、定餐、定量,既要保證飲食的科學合理,又滿足身體營養(yǎng)的需求量。鼓勵患者多飲水,如無禁忌,保證每日液體攝入量2 000 mL, 清晨空腹飲1杯溫開水有助于大便通暢[6], 鮮梨汁對便秘有較好的預防作用,且食用方便,不良反應少,易被患者家屬接受[7]。
1.2.3 預見性活動護理:入院后指導患者慢走,有助于胃腸蠕動。3餐后盡量不要臥床,可于病區(qū)內慢走20 min, 病區(qū)內墻上設置安全標識及扶手,保證患者的活動環(huán)境安全,并指導患者術后如何在床上進行早期活動?;顒恿扛鶕?jù)患者的耐受程度制定。
1.2.4 指導養(yǎng)成床上排便:良好的排便習慣是靠條件反射建立起來的。最好選擇在結腸反射刺激時排便,此反射作用在早餐后最強,在這個時候排便也最容易成功[8]。術后患者臥床時間長,由于平時生活習慣再加上術后心理因素,會不習慣于床上大小便,導致大便排解不出,因此平時如有便意,應使用便盆練習床上排便,即使沒有便意,也要按時給予便器,以促進排便反射形成。
1.2.5 預見性腸道準備:了解患者既往有無便秘及腸梗阻病史, 3d以上未排便的患者,告知主管醫(yī)生,遵醫(yī)囑給予開塞露灌腸或緩瀉劑誘導排便,盡量減輕腸道梗阻癥狀。
1.3 評價標準
根據(jù)臨床癥狀、病情輕重分為3度。輕度腸梗阻:輕度浮腫、腹痛、惡心,有少量排氣,于排氣后癥狀減輕; 腹平軟,無壓痛包塊,腸鳴音活躍,偶可聞及高調氣過水聲; 立臥位腹部X線可見腸脹氣或小的氣平面。中度腸梗阻: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停止排氣排便; 腹平坦,偶見腸型及蠕動波,腹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亢進,可聞及高調氣過水聲; 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 腹部立臥位X線攝片可見多個氣平面。重度腸梗阻:腹痛腹脹較劇,惡心嘔吐頻繁,停止排氣排便; 腹彭隆,可見腸型及蠕動波,腹式呼吸存在,腹軟,輕度壓痛,無肌緊張,無反跳痛,腸鳴音活躍,可聞及高調氣過水聲; 患者表情痛苦,腹部立位X線攝片發(fā)現(xiàn)腸腔內多個液氣平面,并有腸腔內積液現(xiàn)象[9]。
觀察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腸梗阻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組患者腸梗阻發(fā)生率及程度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預見性護理模式是以整體護理為指導,以嫻熟護理技能為基礎,以提高護理質量為目的全程優(yōu)質護理服務[10-12], 并及早制定有效的護理措施,遵循先預防再治療的原則,要求有計劃、有秩序、有目的為患者提供護理,這一護理模式對于并發(fā)癥的預防和控制有著顯著的效果[13], 把可能會發(fā)生的情況想到前面,積極預防要比發(fā)生后再治療的意義更大,能夠對相關并發(fā)癥具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從而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4]。
目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肝膽外科最復雜、難度系數(shù)最高、患者機體創(chuàng)傷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的手術之一,術后腸黏連是腹部手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重在預防[15]。如果術前的腸道準備不充分,術后并發(fā)腸梗阻的可能性會加大。術后腸梗阻在手術后的早期(5~7d)[16]即可發(fā)生梗阻癥狀,術后腸梗阻會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延遲住院時間,增加經(jīng)濟負擔,因此護理工作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的治療中顯得尤為重要,對全麻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患者采取術前預見性護理,可有效地減少患者痛苦,促進患者的康復,從而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
[1] 楊延輝, 趙白挽, 李園, 等.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早期經(jīng)口腸內營養(yǎng)安全性和可行性的臨床研究[J]. 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 2011, 18(1): 24-27.
[2] 賀春健. 腹部手術后腸梗阻32例原因分析及處理[J]. 常州實用醫(yī)學, 2015, 31(3): 106-108.
[3] 卞劍云, 潘兆霞. 預見性護理模式減少鼻咽癌放射患者口腔黏膜反應的效果[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5, 21(14): 1681-1683.
[4] 喻南. 預見性護理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效果及滿意度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9(5): 1097-1099。
[5] 溫瑩瑩, 羅瓊. 腹部手術并發(fā)腸梗阻的護理[J]. 當代護士, 2012, 1(1): 68-69.
[6] 李艷紅. 預見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 8, (10): 219-220.
[7] 蘇永靜, 張小燕, 吳婉玲, 等. 鮮用梨汁對卒中后便秘的預防作用[J]. 中華護理雜志, 2006, 41(8): 680.
[8] 白繼榮. 護理學基礎[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0: 179.
[9] 溫慶流, 梁剛.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29例診治分析[J]. 腹部外科, 2005, 18(6): 360.
[10] 陳信芝, 劉光娥, 徐艷嬌, 等. 預見性護理在活體肝移植手術護理配合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30): 20-23.
[11] 張佩芳, 李銳東, 董家勇, 等. 預見性護理措施在預防肝移植術后肺部感染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12): 1164-1166.
[12] 吳紅梅. 預見性護理程序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效果觀察[J]. 實用臨床醫(yī)藥學雜志, 2012, 16(16): 28-30.
[13] 劉洋, 劉秀秀. 預見性護理模式在臨床護理實踐中運用的現(xiàn)狀[J]. 2015, 13(19): 1815-1817.
[14] 張愛英. 預見性護理在神經(jīng)內科重癥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3, 16(14): 99-100.
[15] 甘本峰. 術后腸梗阻20例診治分析[J]. 海南醫(yī)學, 2006, 20, (1): 193-194.
[16] 王麗玉. 術后早期腸梗阻的預防和護理體會[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 11(30): 201-203.
2017-02-25
馬文潔
R 473.6
: A
: 1672-2353(2017)14-195-02
10.7619/jcmp.201714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