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英
【摘 要】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是現(xiàn)代閱讀教學中的一種創(chuàng)新,學生的閱讀從單篇文章到群文,期間需要經(jīng)歷一個閱讀能力的成長過程,當學生在傳統(tǒng)的閱讀過程中難以獲得突破時,教師將其引入到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之中,讓學生開始嘗試一種全新的閱讀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35
小學語文的課程相關標準對學生的閱讀量作出了一定的指導,具體建議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課外閱讀量要在五萬字左右;三四年級的學生課外閱讀量要在四十萬字左右;五六年級的學生課外閱讀量要在一百萬字左右。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培養(yǎng)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的閱讀面得到有效的擴展,使學生能夠保有一定的閱讀量,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盡量做到多讀書、讀好書。此時,群文閱讀的出現(xiàn)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新的希望,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更為有效、更為有趣的閱讀教學模式。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及其與傳統(tǒng)閱讀的區(qū)別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閱讀方式,主要是讓學生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來閱讀數(shù)篇文章或者數(shù)本書,然后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就閱讀的內容達成基本一致的共識,以便來使學生構建起較為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就當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而言,教師需要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快速的進行閱讀,盡可能的將五篇主題基本一致或類似的文章全部閱讀完畢。這種高強度、快節(jié)奏的閱讀方式可以對學生造成有效的刺激,幫助學生能夠順利的完成閱讀量的積累,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能夠得到有效的豐富,使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變得越來越積極主動,進而使學生構建起一個閱讀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也正是群文閱讀的超量閱讀的影響,其對學生的閱讀速度有著不低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如果能夠時常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訓練,那么勢必能夠將學生的閱讀速度予以提升,并讓學生將閱讀形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使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得到較為明顯的提高。
群文閱讀和傳統(tǒng)的閱讀有著極為明顯的區(qū)別,隨著群文閱讀教學的不斷實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變得越來越主動,原有的“填鴨式”或“灌輸式”閱讀教學成為了已經(jīng)過去的歷史。而也正是群文閱讀的特殊形式,在讓學生進行快速閱讀的同時,也將學生的思維迅速的調動了起來,讓學生一邊對文章進行閱讀,一邊去對文章的內容展開思考,從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起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在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是對文章進行拆解式的理解,從字、詞、句、段、章、篇開始逐一的遞進,閱讀從單一的點逐漸遞進為一篇完整的文章,這樣的閱讀在開始會對文章的整體美觀造成一定的影響,使學生在對文章進行理解時會出現(xiàn)理解不到位、不透徹、不全面的現(xiàn)象產生,而如果將群文閱讀引入其中,可以讓閱讀從本質上開始發(fā)生變化,促使學生能夠從整體上去對文章進行把握,從而讓語文閱讀教學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二、閱讀內容要根據(jù)主題來進行安排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開始前,教師會根據(jù)具體的閱讀主題來對文章進行選擇,在保證文章能夠契合閱讀主題的同時,也使文章的質量得到保證,以便讓學生能夠讀到好文或好書。在具體的群文閱讀主題確定時,教師可以參考當前所教授對應單元的相關主題,以此為依據(jù)來對群文閱讀的主題進行初步確定,并據(jù)此來對將要閱讀的文章進行選擇。同時,教師還要在選擇文章時對學生的年齡、具體學習情況、心理綜合因素等進行綜合考慮,以便使選擇的文章能夠盡可能的符合學生的閱讀需求。此外,教師還需要從文章的寫作特點、背景、語言駕馭等多個角度去進行考慮,以便使篩選出來的文章更具代表性。
三、閱讀文章要根據(jù)層次結構來進行設計
小學群文閱讀的教學在進行時,教師要在選擇文章的時候注意一定的層次和順序,不可以隨意的對閱讀文章進行選擇。一般而言,小學生的閱讀有著多種形式和不同的主題,例如多次反復閱讀、小組對比閱讀、精選文章閱讀,等等。教師在對文章進行具體的排列時,要對具體的訓練目標進行綜合考慮,以便使安排的文章能夠滿足學生的具體閱讀形式和主題,若學生如果需要進行多次反復閱讀,那么教師就需要篩選一些情感豐富的文章,以便讓學生能夠在每一次閱讀中都有不同的情感體驗;若學生需要進行小組對比閱讀時,教師要為各小組間選擇不同但又基本相似的文章,這樣才能夠讓小組對比閱讀具有可比性;若學生要精選文章進行閱讀時,教師要為學生遴選一些傳世名篇,以便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進行更為深入的感悟,從而讓心靈得到一次升華。
四、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真諦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帶給學生的是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其與傳統(tǒng)閱讀最大的區(qū)別就是,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必要的獨立思考,并在合適的機會將自己對文章的一些感悟進行合理的表達。也正是由于群文閱讀的這些與眾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師在對群文閱讀進行綜合設計的時候,除了要讓學生進行閱讀以外,還可以在其中融入一些“情感”的元素,以便讓學生的閱讀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從而讓學生能夠感悟到閱讀的真諦。隨著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不斷深入,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閱讀中最為重要的是要將“讀”予以重點突出,即朗讀也是文章理解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學生要先將文章讀懂了才能進一步對文章進行閱讀。而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朗讀分為“學生自讀”、“教師范讀”和“師生共讀”三個步驟,這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中同樣適用。此外,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語言優(yōu)美的文章或片段來讓學生進行朗讀,并要求學生在朗讀時要帶入強烈的感情,然后讓學生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閱讀真實感受及對文章的具體看法,以此來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強。當然,凡事均有一個度的把握,教師既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群文閱讀的模式,又要注意群文閱讀只是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要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來對相關的知識進行合理的延伸,并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探討,而不是只完成閱讀就算完成了任務。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能夠讓學生的閱讀變得更為自由,也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提升空間,使學生通過群文閱讀來將文學素養(yǎng)、思維能力、綜合理解能力等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與提升??傊?,群文閱讀是一種可以大力推廣的新型閱讀方式,其能對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培養(yǎng)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