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誼珍
【摘 要】閑暇生活是初中生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學生身心的發(fā)展,但由于年齡、家庭、學校、社會等原因,使他們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閑暇時間。本文主要從學校的角度,提出開展初中生閑暇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中學教育;初中生;閑暇教育;教育方法
閑暇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完全由個人支配的自由活動或心境,是體現(xiàn)人類自我發(fā)展的存在空間。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長河里,閑暇很早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專著《學記》中就提出了“藏、修、息、游”的教育思想,主張把敬德修業(yè)和休閑游樂結合起來;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唯獨在閑暇時才有幸??裳裕‘?shù)乩瞄e暇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礎”;愛因斯坦指出,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
一、理解閑暇的內涵
閑暇,從時間的角度看,它應該是除工作、家務生活、個人生理需要之外剩下的那部分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從心理狀態(tài)的角度說,它是心靈上的自由或是駕馭自我的一種自在的心理狀態(tài),意味著人保持的寧靜、平和、從容的心境,在這種心境中自主思考,按自己的意愿支配時間。所以,閑暇具有自由性、自主性的特征。
二、初中生閑暇生活存在的問題以及歸因
初中生在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以及生理需求等之外,完全由個人自由支配的時間就是學生的閑暇時間。隨著1995年5月1日雙休日制度以及基礎教育階段“減負”措施的實施,我國中學生每年在學校的學習時間減少到了190天以下,客觀上,學生閑暇時間是增多了。但是,近期我們對四所初中700多名學生的閑暇時間做了詳細的問卷調查,一些數(shù)據(jù)令人意外,在屬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里,“累”“苦”“無聊”成了學生的最大感受。在如此多的閑暇時間中,學生往往手足無措,虛度光陰,有的學生還養(yǎng)成了許多消極的閑暇生活習慣。因此,讓學生了解閑暇的意義,有效利用閑暇時間,提高閑暇生活質量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學生閑暇生活出現(xiàn)的問題,由學生、社會、家庭、學校等諸多要素造成,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學生的因素
初中生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做事一般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過于隨意。由于缺乏明確的計劃和正確的導向,閑暇時間的增多使一些學生出現(xiàn)茫然和無所適從的情況。
2. 社會的因素
當今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社會,我國面臨著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沖擊,在諸多有益的文化之外也存在著許多劣質文化和低俗文化,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必然對初中生的閑暇生活造成消極的影響。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初中生好奇心強、分辨力和自制力較弱,再加上身心都未定型,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和錯誤思想侵蝕,在隨大流、盲目跟風中迷失正確的方向,虛度光陰。另外,圖書館、博物館、文化宮、各類體育運動場等校外教育機構或場地是中小學生閑暇生活和接受閑暇教育的主要場所。目前,這些文化設施數(shù)量嚴重不足,在學生的閑暇生活和閑暇教育中未能充分發(fā)揮效用。
3. 家庭的因素
由于升中的壓力依然存在,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可以考上重點高中,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致使孩子大量的業(yè)余時間被無休止的補課所填滿?;蛘?,有些家長對閑暇理解不全面,認為閑暇就是休息,對孩子放任自流,致使一些孩子在假日里以看電視、玩游戲、睡覺度日,無所事事。
4. 學校的因素
從學校方面來看,傳統(tǒng)教育的高空式、封閉型思想與社會現(xiàn)實、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的落差,致使學校放松了對學生閑暇教育的正確引導。加上升學率的壓力,相當一部分學校把考試成績作為教育的主要目標,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以及人格心靈的塑造。學校對閑暇教育的意義認識不足,沒有幫助學生實現(xiàn)閑暇活動多元化,缺乏對學生進行閑暇教育和指導,偶爾涉及,也是蜻蜓點水,流于形式,并無實質性的內容。
三、初中生閑暇教育的內涵
中小學的閑暇教育是指引導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閑暇價值觀,掌握科學利用閑暇時間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其閑暇生活質量,促進學生精神境界得以充實提高,個性得以充分自由發(fā)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對于初中生來說,閑暇教育的目標就是提高初中生閑暇生活質量,促進學生個性充分自由發(fā)展。至于初中生閑暇教育的任務,概括言之,有以下幾個方面:閑暇意識和價值觀的教育;閑暇知識的教育;充分利用閑暇時間的技能教育。
四、學校開展閑暇教育的具體措施
對中小學生進行閑暇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以學校教育為核心,以家庭影響為輔助,加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得以系統(tǒng)、全面地執(zhí)行。就廣大的中小學校來說,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1. 更新觀念,充分認識閑暇教育的重要性
從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校和大多數(shù)的教師對閑暇教育的意義理解不深,沒有充分認識閑暇生活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對于初中生來說,閑暇生活是成長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即生長和發(fā)展。閑暇生活影響著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而且是隱性的、深刻的與長遠的。
現(xiàn)代教育理論提出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自主發(fā)展,重在強調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發(fā)掘自身潛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成就出彩人生,發(fā)展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閑暇教育與自主發(fā)展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讓閑暇成為學生成長的助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會認知的基礎上,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發(fā)展。
2. 培養(yǎng)意識,樹立科學的閑暇價值觀
初中生閑暇教育首要任務就是樹立學生閑暇意識和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合理的閑暇態(tài)度和科學的閑暇意識,認識到閑暇對自身成長 的重要性,進而合理地安排、設計自己的閑暇活動,不但把閑暇活動作為促進自身愉悅身心、培養(yǎng)個人的興趣愛好及娛樂技巧、提高個人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而且利用閑暇生活為自己的成長成才創(chuàng)造更好的基礎和條件。
在閑暇價值觀的教育中,除了現(xiàn)在普遍認可和重視的把閑暇的價值看作是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進修和提高外,作為學校,更要教育學生認識到閑暇活動在健全人格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能用正確的審美觀點和價值尺度去自覺接受社會文化的影響,能夠明智地、個性化地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讓生活脫離低級情趣,充滿樂趣。
3. 制定計劃,明確閑暇教育的方向與內容
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必須將閑暇教育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貫穿于整個學校教育體系當中。首先要確定出符合初中學生實際情況的閑暇教育目標和相應內容,目標和內容既要有針對性,體現(xiàn)不同年齡階段的閑暇需要,又要有整體性,包含道德、思想、智力、創(chuàng)造、審美、身心等各方面。其次,還要培養(yǎng)學生從事各種閑暇活動的能力,如體育活動能力、交往活動能力,這樣才能滿足他們精神上的發(fā)展和享受之需要,才能使他們的閑暇時間充滿生動活潑、激動人心的思想,從而真正感悟閑暇的真諦。
4. 滲透教學,鼓勵學科教育閑暇化
即充分挖掘學校教育中傳統(tǒng)的學科、課程、教育教學活動的閑暇教育功能。在學校教育中,許多通常被認為能促進學生社會化和身心發(fā)展的教育內容都具有閑暇教育的意義。學科課程教育閑暇化,可以使閑暇教育融合、滲透于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它不需要教師有特別的知識技能儲備,是中小學校開展閑暇教育最簡便、最主要的方法。同時,教育閑暇化還有助于提高原有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效果。
學生的閑暇生活大部分表現(xiàn)為一種活動。通過學校組織、開展有益的閑暇文化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滿足學生的閑暇生活需要,影響并帶動學生的閑暇需要和活動向正確健康的方向發(fā)展。但要保證活動的有效性,就必須堅持三條原則:(1)閑暇活動既要有較強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又要能吸引大多數(shù)的學生參加;(2)閑暇教育應充分體現(xiàn)個性和特長的培養(yǎng);(3)活動過程盡量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5. 凝聚合力,尋求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家庭是孩子最為自由、放松的安全港灣,孩子大部分的閑暇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家長是否具有正確的閑暇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的閑暇生活。學校應發(fā)揮主導作用,通過“家長學?!薄凹倚;ピL”等途徑,強化家長的閑暇教育意識,使之認識到閑暇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把對孩子的閑暇教育放在正面疏導和生活滲透之中,真正還孩子以自由,并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休閑氛圍,讓孩子在屬于自己的閑暇中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