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穎思+陳志東+莫光華+覃連敬
摘要:介紹太平嶺核電廠在選址階段陸地環(huán)境輻射本底水平調查的目的、方法以及調查方案、質量控制和調查結果,結果表明該地區(qū)的陸地環(huán)境中γ輻射、各介質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及人工放射性核素3H 、60Co、134Cs的放射性水平與鄰近地區(qū)以前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但90Sr、137Cs的調查結果略高于陸豐本底調查的結果.
關鍵詞:核電廠;環(huán)境輻射;本底;調查
中圖分類號:X8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7)04-0054-03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4.024
Abstract: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aims, method, investigation program, quality control and investigation result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n terrestrial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radiation level at site selection stage of Taipingling Nuclear Power Pl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environment γ radiation, natural radionuclide, and the artificial radionuclide 3H, 60Co and 134C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adjacent areas. But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90Sr and 137Cs are a little bit higher than the results of Lufeng Nuclear Power Plant background survey.
Key words:Nuclear Power Plant;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Background; Investigation
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即惠州核電項目)擬設在廣東省惠東縣黃埠鎮(zhèn)沙埔龍仔村附近。廠址NNW方位距離黃埠鎮(zhèn)區(qū)約6.7km,NW方位距惠東縣城約43km,距離惠州市區(qū)約76km;WSW方位距離大亞灣45km,距離深圳市區(qū)89km,距離香港90km, ENE方位距離汕尾市區(qū)約40km。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工程規(guī)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次規(guī)劃,分期建設,首期建設2 臺AP1000 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本次對核電廠運行前周圍環(huán)境輻射水平調查是依據(jù)國家相關保護法規(guī)及標準[1-8],結合太平嶺的人口分布、地質和氣象等資料,對太平嶺核電廠的陸地輻射環(huán)境本底進行了初步調查,一方面是為編寫該核電廠可行性研究階段和設計階段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提供相關數(shù)據(jù),另一方面可獲得該核電廠選址前周圍環(huán)境放射性的本底水平,為日后的工作提供依據(jù)。
1 調查方案
1.1 調查項目與布點原則
本次調查分為陸地環(huán)境γ輻射水平和陸地環(huán)境介質放射性水平兩部分。環(huán)境γ輻射水平調查項目為γ輻射累積劑量和環(huán)境γ空氣吸收劑量率。陸地環(huán)境介質放射性水平調查項目包括氣溶膠、土壤及水體中總α、總β、γ核素、90Sr,3H等。
本次環(huán)境輻射水平調查頻度為一次,時間跨度為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環(huán)境γ輻射水平調查主要以核電廠為中心20 km范圍內布點,原則上均勻布點,近密遠疏,方位交錯;環(huán)境介質放射性含量調查范圍為5-10km,在核電廠主導風向(NE)的下風向及人口稠密地區(qū)多設置監(jiān)測取樣點。
1.2 點位布設與樣品采集
γ輻射累積劑量率(TLD)共布設30個點,布點原則是:廠區(qū)周圍20km,近密遠疏;廠界周圍按半徑2、5、10、20km 8個方位角間隔交叉布點。樣品放置到不容易丟失的位置,離地位置在1.5米以上。原野環(huán)境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測量分為固定點位測量和非固定點位測量,以TLD點位作為該區(qū)域原野γ輻射劑量率的參照點,即原野固定點位測量,原野非固定點按5km、10km、20km共布點50個,包含了本次關鍵居民組為沙埔村及灣仔村,分別測量10個點,每次具體點位不固定,但要求測量點能基本代表當?shù)氐沫h(huán)境γ輻射總體水平。
氣溶膠、飲用水、地下水分別在沙浦村和灣仔村各布設1個采樣點。地表水及沉積物在黃坑水庫、盤沿水庫、圓墩河均布設采樣點,共計三個采樣點。未墾土共布設9個采樣點,分別為沙埔村、灣仔村、渡頭村、東頭村、東和村、三洲村、望斗村、黃埠鎮(zhèn)、大圍村。每個點在10 m×10 m范圍內采集1~10 cm深的表層土樣品。
1.3 分析方法
項目所采用的儀器設備、測量方法及監(jiān)測標準內容見表1。
2 質量控制
在該項目的輻射環(huán)境本底水平調查中,制訂了一系列質量控制措施。對各測量分析崗位的技術人員做到持證上崗。對不符合項進行控制并采取糾正措施,監(jiān)測全過程都有詳細記錄,對監(jiān)測過程進行監(jiān)查。對低水平放射性測量裝置,每年或檢修后均進行1次泊松分布檢驗,并在每月進行至少1次本底測量和效率檢驗,以確定測量裝置的長期穩(wěn)定性。分析用的標準物質溯源到國家或國際標準。對該項目的樣品進行平行樣、加標樣等分析,其中各項目樣品平行性A/B在80.0%-115%之間,加標回收率在97.3%-105%之間。
3 調查結果
3.1 陸地環(huán)境γ輻射水平
本次調查內容包括了TLD累積劑量測量、原野固定點γ劑量率和原野非固定點γ劑量率測量,其中李屋的TLD劑量盒全部丟失,龍仔村跟三洲村丟失一盒TLD劑量盒,其余地點的TLD劑量盒全部回收,共29個樣品。環(huán)境γ輻射水平范圍見表 2、表 7,由表可知本次調查區(qū)域內環(huán)境γ輻射水平與鄰近地區(qū)以前的調查結果基本處于同一范圍,TLD累積劑量率因未扣除宇宙射線,所以普遍高于原野固定點γ劑量率。個別點位出現(xiàn)結果相近的情況,如惠東縣第二醫(yī)院,TLD為139.3nGy/h(未扣除宇宙射線值),固定原野點為133.0 nGy/h(已扣除宇宙射線值)。在該測量點中,TLD放置在離地約1.5米的樹桿上,樹葉遮蓋嚴密,地面介質為草地;原野固定點由東、西、南、中四個方向布點,各點的地面介質不同,測量結果差異大,最大值落在水泥地的點位146 nGy/h,最小值在沙地的點位126 nGy/h,測量的高度為1米。因此可見,測量高度、場地環(huán)境的不一致引起TLD與原野固定點之間結果的不一致。
3.2 陸地環(huán)境介質測量結果
3.2.1 氣溶膠測量結果
主導風下風向距廠區(qū)邊界<10km的居民區(qū),共布置了沙埔村和灣仔村2個點;監(jiān)測結果表 3,監(jiān)測結果表明,沙埔村及灣仔村氣溶膠中7Be的濃度分別為1.71、2.25mBq/m3,其他放射性核素的監(jiān)測結果均低于探測限。
3.2.2 水樣測量結果
地表水共布置了三個采樣地點,分別為圓墩河、盤沿水庫、黃坑水庫;在廠址5km范圍內預計受影響的關鍵居民組地下水、飲用水源,本次在沙埔村和灣仔村分別各布設監(jiān)測點,其中沙埔村地下水及飲用水為同一水源,監(jiān)測項目為γ核素、總α、總β、90Sr、3H,監(jiān)測結果見表 4。從監(jiān)測結果可以看出,本次調查的地表水樣品中γ能譜未檢出高于探測限的人工放射性核素, 3H的含量相近,范圍為(0.19-0.21) ×103 mBq/L,總α的含量范圍是8.39-<147 mBq/L,總β的含量范圍是37.9~330 mBq/L, 90Sr的含量范圍是0.84-4.4 mBq/L,其中圓墩河采樣點所處位置離入海口較近,在潮汐作用下存在海水倒灌現(xiàn)象,導致其水質與海水相近,因此總α、總β的測量結果略高于其余兩處。沙埔村地下水的鹽分明顯高于其他采樣點,其總α、總β測量結果較其他采樣點高。
3.2.3 水庫底泥測量結果
根據(jù)地表水的采樣點布置了三個水庫/河流沉積物采樣點,分別為圓墩河、盤沿水庫、黃坑水庫,監(jiān)測項目為γ核素、90Sr,監(jiān)測結果見表 5,由表 5可知,本次調查的沉積物中檢出了人工放射性元素90Sr和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 226Ra、232Th、40K,含量分別為0.053~0.11, 44.2~78.1, 35.7~58, 65.7~132, 344~816Bq/kg。
3.2.4 未墾土測量結果
未墾土采樣點以規(guī)劃廠址中心點為中心,半徑10km 范圍內,8個方位角每個陸域方位1個點,樣品介質為表層土,監(jiān)測項目為γ核素、90Sr。監(jiān)測結果見表 6。監(jiān)測結果表明:本次調查的未墾土中檢出了人工放射性元素137Cs、90Sr,含量分別為<0.54-3。54Bq/kg, 0.061-0.81Bq/kg,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 226Ra、232Th、40K,含量分別為36.8-126, 38.1-91.1, 45.4-140, 211-1350 Bq/kg。
本次陸地環(huán)境介質調查結果、全省環(huán)境介質輻射水平范圍[10]、陸豐核電一期工程環(huán)境質量情況[11]見表8,本次調查的樣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60Co、134Cs含量均低于探測限,部分樣品中137Cs、90Sr含量略高于陸豐核電選址階段的調查結果,土壤及水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活度范圍與廣東省本底調查、陸豐核電選址階段的調查結果范圍基本一致。
4 總結
該項目調查區(qū)域內環(huán)境γ輻射水平與陸地環(huán)境介質(包括未墾土、水庫水、飲用水、地下水、水庫沉積物)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及人工放射性核素3H 、60Co、134Cs的放射性水平與鄰近地區(qū)以前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但90Sr、 137Cs的調查結果略高于陸豐本底調查的結果。
該項目的調查結果可一方面可以作為編寫該核電廠可行性研究階段、選址階段環(huán)評、設計階段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使用,另一方面可以為日后核電運行或周邊核電運行情況提供對應的環(huán)境本底數(shù)據(jù)。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Z].2003.
[2] EJ/T1131-2001,核電廠輻射環(huán)境監(jiān)測規(guī)定[S].
[3]GB11217-89,核設施流出物監(jiān)測的一般規(guī)定[S].
[4]GB11216-89,核設施流出物和環(huán)境放射性監(jiān)測質量保證計劃的一般要求[S].
[5] GB12379-90,環(huán)境核輻射監(jiān)測規(guī)定[S].
[6] HJ/T 61-2001,輻射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S].
[7] GB6249-2011,核動力廠環(huán)境輻射防護規(guī)定[S].
[8] NB/T 20139-2012,核電廠環(huán)境放射性本底調查技術規(guī)范[S].
[9] 談根洪,李翠琴,李明等. 廣東省環(huán)境天然貫穿輻射水平調查研究[J].輻射防護,1991,11(1): 56-56.
[10] 曾慶卓,陳聯(lián)光,鄭偉.廣東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調查研究[J]. 輻射防護, 1993,13(5):372-375.
[11]王家玥.廣東陸豐核電一期工程環(huán)境質量現(xiàn)狀與輻射本底初步調查(選址階段)[R]. 廣東:廣東省環(huán)境輻射監(jiān)測中心,2014.
作者簡介:馮穎思(1989-)女,助理工程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環(huán)境放射性監(jiān)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