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佳雷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向前推進,人們的意識觀念正在發(fā)生巨大變化。應試教育相應地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國家大力提倡素質(zhì)教育。一個國家人民道德素質(zhì)的高低,關系著這個國家的興衰成敗。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關乎社會未來的發(fā)展。因此,對于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價值。通過研究現(xiàn)狀,為提高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幫助中學生彌補思想道德素質(zhì)、法紀觀念、健康方面的不足,提供一些實踐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中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3-0117-02
一、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僅是指中學思想政治老師,也包括各科老師以及教導主任。但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對中學生影響最大的是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老師。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老師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擔當著重任,承擔著傳輸教育內(nèi)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品德行為以及正確價值取向的任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老師的自身言行對于中學生正確思想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教育者素質(zhì)的高低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具有很大的影響。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由于自身水平和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很好地發(fā)揮主導作用。
在中學課程安排中,政治這一學科相對于語文、數(shù)學來講,處于次要地位,這就導致盡管國家大力提倡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真正落實到學校教育中去,思想政治教育得不到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學科的尷尬地位,使得教師和學生看不到這一學科的真正意義,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教師不會對課程進行認真研究學習,不能準確地把握課程要求,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無法深入探究,對于課程所要傳達的真正思想無法進行有效的引領。同時,有些中學政治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政治覺悟差,本身言行、思想就存在問題,因此無法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在課堂上傳遞一些反面觀點,不利于中學生正確思想的形成。還有一些老師沒有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這門學科,把這門學科純粹地教條化、理論化了,在課堂上過于死板地向?qū)W生灌輸課本內(nèi)容,導致學生接受程度低。在同個別思想政治教育老師的談話過程中,部分教師明確表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針對課本教學,完成教學任務。[1]
(二)外部環(huán)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實施具有阻礙作用
1.家庭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不夠
家長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將來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出于這種心理,許多家長把孩子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而忽視了對孩子思想政治的教育。另一方面,中學生的家長是家庭的脊梁,也是社會的脊梁,擔當起了社會的責任。他們面臨許多現(xiàn)實問題,沒有時間和精力教育孩子,無法及時給了孩子正確的引導,僅僅依靠學校有限的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在這樣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脫離了父母的管教,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沒有父母的引導,容易形成不良的思想,不利于孩子今后健康成長。
2.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不夠
盡管國家大力倡導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但是落實到地方學校,面對升學壓力,學校仍然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在中學的課程設置中,政治這一學科的課程安排僅僅被當作了一門非必要的考試課來對待,而不是積極利用這一課程對學生進行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就導致對“好學生”的評價標準僅僅是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品德的培養(yǎng)。[2]另一方面,盡管學校普遍設有思想政治這一課程,但是過分重視成績的初衷使得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于死板,無法真正內(nèi)化為學生的內(nèi)在思想,更不要說外化為學生的行為,這樣就造成了學生知與行的嚴重脫節(jié)。
3.社會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不夠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jīng)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中國人的道德素質(zhì)與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并不一致。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弄虛作假、缺斤短兩等現(xiàn)象層出不窮,市場參與者的素質(zhì)有待提高。不僅如此,在公共場所,插隊、亂扔垃圾等現(xiàn)象也是屢見不鮮。可見,人們對經(jīng)濟的過分追求,導致學生、老師、學校過分重視成績,忽視了進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中學生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必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中學生處在人生發(fā)展的青少年階段。青少年一般是指人的13—18歲這一發(fā)展階段,是人的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人的生理、心理處于巨大的發(fā)展變化之中,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在這一時期,有必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中學生的生理發(fā)展正處于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在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的生長發(fā)育中,身體的形態(tài)、肌肉骨骼等迅速變化,身體形態(tài)接近成年期而趨于定型。與此同時,青少年身體內(nèi)部的器官和機能趨向成熟,隨著青春期的來臨,身體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出現(xiàn)了“第二性征”,進入了性萌發(fā)和性本能增加時期。[3]因此,中學生的生理發(fā)展不僅為他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且直接影響心理的發(fā)展。在生理發(fā)展的基礎上,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處于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青少年的成人感逐漸增強,社會化愿望表現(xiàn)強烈。他們要求擺脫父母、老師的束縛,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處理問題,獨立性大大增強。但同時,由于他們并未真正成熟,不可避免會遇到種種困難和矛盾,這需要家長和老師給予及時的指導,幫助他們在發(fā)展自己個性的同時盡量避免錯誤。同時青少年進入了性萌發(fā)和性本能增加時期,這時他們對性會比較敏感,因而會產(chǎn)生追求異性的要求,會對異性感到好奇和關注,但是由于不夠成熟,缺乏自制力,會出現(xiàn)早戀、偷食禁果的現(xiàn)象。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應該在這方面給予指導,使孩子能夠正確對待兩性關系。
(二)國內(nèi)局勢決定了必須進行中學思想政治教育
市場經(jīng)濟的實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經(jīng)濟利益成為人們追求的焦點,在中學生中間出現(xiàn)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金錢至上,相互攀比現(xiàn)象非常嚴重。由于他們不夠成熟,沒有足夠的分辨能力,很容易為利益所誘惑。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進行及時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及時正確有效的引導。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重任在肩,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念,使學生有責任、有擔當,成為各方面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成為社會需要的棟梁之才。
(三)國際局勢決定了必須進行中學思想政治教育
全球化給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中學生的價值觀在全球化的沖擊下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西方文化糟粕的流行,中學生思想還不十分成熟,不能很好地辨別,也不能有效地抵制。他們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對本國傳統(tǒng)文化提出質(zhì)疑,更加向往西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使傳統(tǒng)文化受到威脅。全球化帶來的嚴峻挑戰(zhàn)要求中學生必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世界觀教育、政治觀教育等,正確引導中學生,把中學生塑造成為具有正確價值追求,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合格接班人。
全球化也給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帶了新的機遇和動力。全球化是開放的、相互包容的,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信息開放,國與國
之間交流更加密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鑒國外教育中值得借鑒的方法,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能夠?qū)χ袑W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促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改善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途徑
(一)改善教師隊伍
中學思想政治老師應具有基本的政治素質(zhì)。思想政治教育老師應具有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念、正確的政治立場、較高的政治水平和較高的政策水平。在此基礎上,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學思想政治老師還應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并用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在長期的影響下,學生就會逐漸形成正確的、社會要求的道德品質(zhì)。中學思想政治老師必須具備牢固的理論知識和多方面的相關知識,在教學工作中能夠靈活運用。除此之外,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老師還應具有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等相關知識,綜合運用多種相關知識進行教學。同時,老師還應該了解地理、文學等相關知識,從中借鑒,使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更加生動,更加豐富。在課外,老師還應加強學習,豐富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二)優(yōu)化外部環(huán)境
1.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
傳統(tǒng)教學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對學生道德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課堂中就是老師照本宣科,對學生不斷進行灌輸,學生只會死記硬背,檢查學生成果的只是學習成績,而缺乏社會實踐,缺乏真正的行動。對學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老師就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和學生進行積極互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達到教學目的。在課下,學校應安排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行動,使知與行達到統(tǒng)一。
2.優(yōu)化家庭環(huán)境
中學生處于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家長對孩子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在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家長是教育者。但是有些家長沒有認識到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性,過分關注孩子成績,忽視了孩子的道德教育。家長應該轉(zhuǎn)變觀念,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質(zhì),對孩子進行嚴格教育,同時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營造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其中暢所欲言,傾聽孩子的想法,及時加以引導。家長要經(jīng)常帶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擴大孩子的知識面,開闊孩子的視野,鍛煉孩子的品格。
3.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
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人有不同的影響。良好的社會氛圍有利于中學生的健康成長。而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需要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國家歷來重視人們的道德教育,不斷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積極倡導建設和諧社會,這在思想上給人們以積極的引導。在這種社會大環(huán)境中,學生很容易受到感染,會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是關系社會發(fā)展的重大問題,目前對于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研究仍不深入,需要進行深入剖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會不斷出現(xiàn)新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得到解決,對于中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極大的不利影響。素質(zhì)教育不只是單方面努力就能起作用的,必須是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只有綜合素質(zhì)得以提升,學生才能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小亮.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文教資料,2011(5):35-38.
[2]羅家斌.新時期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分析和探討[J].科教新報,2011(5):116.
[3]胡培培,楊紹安.淺談我國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面臨的問題[J].科教文匯,2011(2):15-16.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