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本文以北京口語語料中的語氣詞“哪”為研究對象,從話語功能角度考察“哪”的用法,采用逐條分析、合并歸類的方法得出結(jié)論:“哪”在句中、小句尾、句尾這三個位置上共承擔8種話語功能:①停頓并延續(xù)話題;②列舉;③話隙填充;④提示注意;⑤思索;⑥列舉并話隙填充;⑦結(jié)束話題;⑧列舉并結(jié)束話題。
關鍵詞:北京話 語氣詞 哪 話語功能
一、引言
(一)北京話口語語氣詞的重要性
語氣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在日常交際中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特殊的話語功能。北京話的日常生活用語帶有鮮明的特色,豐富有趣的語詞特別是語氣詞等功能詞的使用頻率很高,對北京話口語語氣詞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進一步揭示現(xiàn)代漢語的特點,發(fā)現(xiàn)新的漢語中特有的言語現(xiàn)象,對理論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語言的規(guī)范化、語言教學特別是第二語言的教學都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語氣詞“哪”雖然被認為是“啊”的變體形式,但是,它在實際運用中卻有著不同于“啊”的特殊功能。本文以話語功能理論為基礎,著重考察北京話口語中的“哪”在語境中的作用。
(二)前人的研究
北京話研究從20世紀開始起步,經(jīng)過一個多世紀的發(fā)展,積累了相當豐碩的成果。曹志耘、張世方《北京話研究的回顧與展望》(2000)梳理了20世紀北京話研究的基本狀況,為北京話的后續(xù)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便利的條件。文章還特別提出應注重北京話語料庫的建設和應用方面的研究??偟膩碚f,以往的研究大體上有以下三個方面:
1.語氣詞的語法功能和語法意義
王力《中國現(xiàn)代語法》(1944)、陸志韋《北京話單音詞詞匯》(1956)、趙元任《北京口語語法》(1953)和《漢語口語語法》(1979)、朱德熙《語法講義》(1982)等,這幾部著作的特點是對大量的北京話材料進行分析研究,舉例說明漢語語法的特點,是我們進行北京話和現(xiàn)代漢語詞匯、語法研究的重要參考指南。胡明揚《北京話研究》(1992)運用調(diào)查統(tǒng)計的方法挖掘出一些語法事實,為北京口語語法的詳細描寫提供了方法上的新參考。
語氣詞的語法功能和語法意義一直是學者們比較關注的問題,對這個方面的探究也最多、最深。
2.語氣詞的話語功能
李訥、安珊笛、張伯江《從話語角度論證語氣詞“的”》(1998)、張小峰《現(xiàn)代漢語語氣詞“吧 呢 啊”的話語功能研究》(2003)、李咸菊《北京話口語常用話語標記研究》(2008),都是從功能角度出發(fā)深入研究。崔希亮《語氣詞“哈”的情態(tài)意義和功能》(2011)從語篇角度,結(jié)合“哈”的三種語音形式[XA0][XA55][XA51]探討“哈”的功能,證明其核心意義就是“尋求證實或認同”“贊同或附和”“表示驚異”。這篇文章為我們研究“哈”這個北京話中比較特殊的語氣詞提供了新的理解方式和觀察角度。
從話語、篇章的角度出發(fā),考察語氣詞的表達功能是較為新興的研究方法,這一領域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嘗試、摸索與探究。
3.語氣詞的社會分布
胡名揚《北京話社會調(diào)查》(1981)、曹志耘《語氣詞運用的性別差異》(1987)、賀陽《北京話的語氣詞“哈”字》(1994)都是運用社會語言學的調(diào)查方法,進行特定詞類的調(diào)查分析,從事實中找出新的語言現(xiàn)象,使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緊密結(jié)合,給出令人信服的數(shù)據(jù)和結(jié)論。這也說明我們應該更多地運用新理論、新方法對北京話的語氣詞進行多維度的研究。
(三)以往研究的不足之處
以往的學者往往從對話語體入手,把一些經(jīng)典的劇本、臺詞作為研究對象,考察語氣詞的用法,得出了一些結(jié)論,但很少使用獨白體作為分析材料。本文只以獨白體中的語氣詞“哪”為主要研究對象,把語氣詞和其出現(xiàn)的上下文語境緊密結(jié)合起來,重點考察它在整個語境中的話語功能。另外,“哪”一直被認為是“啊”的變體,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但在使用中它已經(jīng)有了自己特殊的功能。
(四)語料來源
2010年,由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研究所建設完成的“北京口語語料庫”正式投入使用,該語料庫是在上世紀80年代“北京口語調(diào)查”研究項目的基礎上轉(zhuǎn)寫完善而成,374名被試者的談話全部被制作成186萬字的文本語料,均為真實自然的口語,所有語料均有相應的錄音,并按社會語言學要求收集,例如包括了各種因素的說話人,語料具有歷史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再調(diào)查性,而且所有語料均為獨白體?!氨本┛谡Z語料庫”的建成,對北京話研究、現(xiàn)代漢語研究和語言教學研究等領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我們研究北京話提供了寶貴的材料。本文的語料全部來自于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研究所的北京口語語料,我們對語料中有“哪”的句子采用逐條分析、合并歸類的方法來分別探討它們的話語功能。
(五)話語功能
話語功能的討論可以結(jié)合具體的句子和篇章展開。漢語的書面語是規(guī)范的長句子,而口語以短句為主,一些特殊的詞語從句法的角度分析幾乎沒有意義,但它們卻是促使篇章話語連貫的重要手段,具有一系列不可忽視的話語功能。比如停頓、預設新話題、延續(xù)舊話題、話題轉(zhuǎn)換、結(jié)束話題、搶話輪、維持話輪、思索推理、話語聯(lián)系、話隙填充、話輪接受、話語修正、確認探求、親密關系標志、猶豫標記、語界標記、敦促態(tài)度標記、模糊限制手段等。種種話語功能的得體使用,使特定的談話內(nèi)容與談話背景高度融合,從而達到人與人之間有效溝通的目的。
二、“哪”的話語功能
我們在北京口語語料庫中檢索出帶“哪”的語料共2583條,剔除“哪”作副詞語素(如:哪怕)和作方位代詞語素(如:哪兒、哪里)的條目,還有轉(zhuǎn)述性質(zhì)的話語(如:老頭兒呢,八十,跟我們說話,也是“您哪”,“麻煩麻煩您哪”,嗯,“您幫我解決解決呀”,都這,比較,比較那什么),作語氣詞的“哪”是1368條,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哪”出現(xiàn)的位置有“句中”“小句尾”“句尾”三種,它們在語境中的話語功能按“哪”的位置將在下文分別列出。endprint
(一)“哪”在“句中”的話語功能
“哪”在“句中”的條目共1162條,分為(括號中數(shù)字為語料中出現(xiàn)的用例數(shù)目):1.停頓并延續(xù)話題(759);2.列舉(209);3.話隙填充(127);4.提示注意(30);5.思索(25);6.列舉并話隙填充(12)。
1.停頓并延續(xù)話題
這一類的話語標記很好判斷,就是看去掉話語標記之后能不能直接連讀成為一個完整的句子,通常情況下“哪”跟在主語的后面表示一種停頓,“哪”的后面有逗號,表示停頓時間較長,但不至于使話題中斷。如:
(1)這月票啊,一塊錢,每月一塊。一天哪,我去兩次,每天去兩次。(1901年生,男,回族,小學)
例(1)是時間名詞作主語的句子,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在時間名詞作主語的句子中,跟在時間名詞后的“哪”全部都表示停頓并延續(xù)話題。
(2)我到那個,到戲館子,我感,我到那兒看了看哪,感覺,聽這京劇的呀,凈是老人,因為年輕的他不好看這京劇。(1901年生,男,回族,小學)
例(2)中“哪”跟在一個完整的小句之后,有很強的停頓意味。
(3)一般地像窮人哪,這個,勞動人民哪,住的房子都是小房子兒。(1908年生,男,漢族,初中)
例(3)是用“哪”把主語和謂語分開,形成結(jié)構(gòu)松散的口語短句。
以上幾個例子把“哪”去掉,都可以直接連接成句。如例(1)中“一天我去兩次,每天去兩次”,例(3)中“勞動人民住的都是小房子?!?/p>
2.列舉
具有“列舉”功能的“哪”可以跟在體詞性的詞組或短語后面。如:
(4)廠子人知道的,干嘛,是個組長啊,主任哪,上這兒啊,請他們喝盅得了嘛。(1910年生,男,漢族,小學)
也可以跟在謂詞性的詞語或短語后面。如:
(5)就是打針哪,換藥啊什么,嗯,撥罐兒呀,這些工作。(1921年生,女,滿族,初中)
3.話隙填充
在此種話語功能里,“哪”只起充當一個音節(jié)上的填充作用,是為了把一個較長的句子切分開來,使說話的重點明晰?!澳摹钡奈恢猛ǔT谥髦^之間,“哪”后沒有標點符號,但它卻有著相當于一個標點符號的停頓作用,只不過它停頓的時間比較短促。如:
(6)每月到這月底,哎,這一百塊錢哪花得也就剩個幾塊了。(1901年生,男,回族,小學)
(7)從那邊兒的工作來說呢,是,是個,現(xiàn)在也是各方面條件哪都在改善了,(1908年生,男,漢族,初中)
如果此種類型的句子在“哪”后加上逗號,那么就變?yōu)轭愋?,如例(6)“每月到這月底,哎,這一百塊錢哪,花得也就剩個幾塊了”。
4.提示注意
一個句子中,尤其是口語化的句子中,往往都有它要強調(diào)的焦點和重點,語氣詞“哪”通常附著于需要突出的部分后面,引起聽話人的注意。如:
(8)每這個車上的乘客有二十個人哪,得有十九個人不買票。(1901年生,男,回族,小學)
(9)那我說的是中專的時候兒啊,大學的時候兒我也不敢了,因為五年哪,不好好兒學習,以后畢了業(yè),拿不著文憑,那可是就不好說啦。(1961年生,男,漢族,大學)
例(8)是為了突出有二十個人,使聽者注意到了這個“基數(shù)”,然后接著說有十九個人不買票,前后形成一種對比,從而使事實得以呈現(xiàn)在聽者的腦海中。例(9)是為了突出時間很長。在這里為什么“哪”的功能不是“停頓并延續(xù)話題”呢?是因為把“哪”和標點符號去掉之后,不能直接連讀成一個完整通順的句子,“哪”前邊的內(nèi)容,是從整個語境中提煉出的重點或者總的概念,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繼而有興致繼續(xù)聽下去。而且“哪”之前的內(nèi)容和“哪”之后的內(nèi)容必須要有停頓,需分開來說。
(10)因為什么哪,那精力就就就什么了就,啊,釘不住了。(1901年生,男,回族,小學)
(11)所以哪,她一看雜志上這么寫著,那么我就得開去。(1947年生,女,滿族,大專)
(12)他在家是干什么哪,他在家養(yǎng),養(yǎng)個,養(yǎng)個,養(yǎng)個花兒啊,養(yǎng)個,愛養(yǎng)個花兒。(1928年生,女,漢族,大學)
通常在“因為”“所以”“什么”后面加了“哪”,就會引起聽話者去聽整個事件的原因,把注意力集中在后面的解釋上。
例(13)、(14)中,“哪”字提醒注意的作用尤為明顯。
(13)那個骨灰盒兒哪,我那大小子說我買最好的。(1918年生,女,漢族,文盲)
(14)還有一些人哪,嗯,我覺得好像政府管得松了點兒了似的就還抬頭,這樣兒。(1918年生,女,漢族,中專)
“哪”前面是提出來的賓語,其目的就是為了使這個賓語受到關注。
5.思索
日??谡Z是一種即興的說話,沒有事前的充分準備,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思路不暢的情況,這就需要有思索的時間,使自己的話在短時間內(nèi)更具條理性。如:
(15)你要是禮拜天哪,緊早晨起來,一直到落太陽,哪,接不上茬兒的老接著茬兒的有球兒賽,我連飯都不顧得吃。(1913年生,男,蒙族,高中)
例(15)在所有的例子中最特殊,因為“哪”前后的停頓都較長,此處是一個專門借助“哪”來留白的地方,“哪”可以為說話人留出較充裕的時間反映下邊的內(nèi)容,使說話的連貫性增加。
(16)反正這幾次大活動啦,什么到工人體育館啦,斗這個那時候斗彭真哪,斗誰,這些人吧,反正都,都參加過,都瞧見過了。(1944年生,男,回族,中專)
例(16)中說話人實際上是想列舉,用“哪”字的地方可以看做是在思索別的例子,也可理解為在此時整理思路。
(17)所以呢我也希望呢我周圍的人哪,我也能夠盡量地去影響周圍的人吧,應該尊重售貨員。(1963年生,女,滿族,高中)endprint
這一類的句子前后的邏輯比較混亂,是口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句子,“哪”在這里可以讓說話者有充分的時間整理思緒,從而把話題繼續(xù)下去。
6.列舉并話隙填充
這是綜合了列舉和話隙填充兩者的功能,“哪”通常用在最后一個列舉項的后邊,同時起語音上的停頓作用,填補語音上的空白。如:
(18)我呢,就是這么一個邋遢慣了,不講究這個穿哪什么的。(1917年生,男,滿族,小學)
(19)密云水庫哇,嗯,還有這個,各大公園兒啊,像頤和園哪,動物園哪等等。(1932年生,女,漢族,高中)
有時候,這樣的“哪”和語氣詞“哈”連用,在舉例的同時和聽者有一個交流,崔希亮(2011)提到:“哈”的核心意義就是“尋求證實或認同”。如:
(20)單過呢之后呢,下班兒了以后哇,買菜呀,做飯哪哈,有時候兒晚上還要寫點兒什么東西哈。(1949年生,男,漢族,初中)
(21)喜歡什么那個古典小說,或者看看歷史書什么的。哎,什么建筑方面哪哈。(1962年生,女,漢族,大學)
(二)“哪”在小句尾的話語功能
“小句尾”的意思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后面卻用了逗號,目的是不和后邊的內(nèi)容脫節(jié)?!澳摹痹谛【湮驳臈l目共有77條,話語功能只有一種:停頓并延續(xù)話題。如:
(22)都是在年啦,節(jié)啦時候兒啊,就是搞聯(lián)歡哪,是哇,這個有說的,有唱的,有拉的,這個搞聯(lián)歡,這個娛樂。(1920年生,男,漢族,小學)
“哪”代表著概括說明的結(jié)束,停頓之后開始詳細分說列舉:“有說的,有唱的”等,并延續(xù)前面的話題,抓住聽話者的注意力。
(三)“哪”在句尾的話語功能
“哪”在句尾的條目共有129條,話語功能如下:1.結(jié)束話題(118);2.列舉并結(jié)束話題(7);3.思索(3);4.提示注意(1)。詳細分析如下:
1.結(jié)束話題
在口語中通常以“哪”結(jié)尾來表示一個話輪的結(jié)束。如:
(23)哎,過去你要是干嘛呀,不容易好,更慢,沒有人關心哪。(1910年生,男,漢族,小學)
2.列舉并結(jié)束話題
表示列舉項的結(jié)束。如:
(24)退休因為什么你這個,早晨起來要買菜呀,做飯哪。一退休以后就想讓他們吃得舒服點兒了,就跟現(xiàn)在不一樣了。(1928年生,女,漢族,高中)
3.思索
這種情況一般屬于自問自答。如:
(25)在她的心里也能記住,是哇,老前輩們什么貢獻,是哇,我愛人哪?我愛人是初中,他也初中,他文化也不高,都是文化不高。(1933年生,女,回族,小學)
或是只自問卻不答,給自己留出思索的時間。如:
(26)有時候啊,就是我們說,還是在什么時間哪?有時候兒,我們就吃上混合面兒了。(1926年生,女,漢族,大學)
4.提示注意
(27)喲,大媽您還沒休息呢?或者,大嬸兒您還沒歇著呢?沒呢您哪,或您也沒睡呢?(1925年生,男,漢族,小學)
“您哪(吶)”連用,是北京話中一個特殊的習慣性用法,表示其前面是對對方問題的答復,又有提示注意的意味,又如“看車了您哪”。
三、結(jié)語
北京話口語中“哪”在句中、小句尾、句尾這三個位置上共承擔8種話語功能:1.停頓并延續(xù)話題;2.列舉;3.話隙填充;4.提示注意;5.思索;6.列舉并話隙填充;7.結(jié)束話題;8.列舉并結(jié)束話題。具體情況見表1。
由表1可見,話語標記“哪”主要出現(xiàn)在“句中”,其次是出現(xiàn)在“句尾”,出現(xiàn)在“小句尾”的情況最少。“哪”位于句中的主要話語功能是“1.停頓并延續(xù)話題”,在句尾的話語功能主要是“7.結(jié)束話題”,位于小句尾的主要話語功能也是“1.停頓并延續(xù)話題”??梢姡巴nD并延續(xù)話題”“結(jié)束話題”這兩種話語功能在句中和句尾呈一種互補分布的狀態(tài)。
通過數(shù)據(jù)顯示,“1.停頓并延續(xù)話題;2.列舉;3.話隙填充”出現(xiàn)最多,這三者出現(xiàn)的數(shù)目為1172條,占總條目的85.7℅,因此,可以說“哪”的主要話語功能是“停頓并延續(xù)話題、列舉、話隙填充”,一般“停頓并延續(xù)話題、列舉”的時候,一句話并沒有說完,只是為了避免過長的句子在口語中出現(xiàn),因此分為若干短句并且中間加上停頓,便于聽話者更好地理解,這時的“哪”通常出現(xiàn)在“句中”。
周一民(1998)把北京話中常用的語氣詞概括為以下25個:“了、的、啊、呀、呢、嗎(嘛)、哈、吧、嘍、嗒、呶、?、啵、口奈、唄、嘞、喲、嘿、口歐、哎、哪、啦、來著、著呢、的話”。在這些常用的北京話口語語氣詞中,“啊”的句法位置最靈活,可以出現(xiàn)在句首、句中和句尾。它的音變形式也是最多的,“呀、哇、哪”都是它的音變形式。胡明揚(1981)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少數(shù)人的語言中有獨立的“呀”,在同一語音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意義對立。同時,他提出北京話有沒有一個獨立的、不是連讀音變的“呀”,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經(jīng)過證明,說明獨立的嘆詞“呀”確實存在,而獨立的語氣詞“呀”是否存在,胡明揚先生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結(jié)論。隨著這些年北京話進一步的發(fā)展,許多詞的功能也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由此,筆者想通過語料分析的方法,考察“啊”和它的三個變體之間在功能上究竟存不存在對立互補的關系。
本文分析了“哪”的話語功能,后續(xù)研究將陸續(xù)揭示“啊”及另外兩個變體“呀、哇”的功能用法,把語氣詞和其出現(xiàn)的上下文緊密結(jié)合起來,重點考察“啊”“呀”“哇”“哪”在整個語境中的話語功能,以及它們是否存在話語功能和使用上的對立互補關系,“呀”“哇”“哪”能否從變體的角色中獨立出來,不再作為“啊”的變體而是具有獨立話語功能的語氣詞和“啊”并存于北京話的口語中。
參考文獻:endprint
[1]曹志耘.語氣詞運用的性別差異[J].語文研究,1987,(3).
[2]曹志耘,張世方.北京話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于根元.世紀之交的應用語言學[C].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3]崔希亮.語氣詞“哈”的情態(tài)意義和功能[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4).
[4]賀陽.北京話的語氣詞“哈”字[J].方言,1994,(1).
[5]胡明揚.北京話的語氣助詞和嘆詞[J].中國語文,1981,(5、6).
[6]胡明揚.北京話社會調(diào)查(1981)[A].北京話初探[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1999.
[7]胡明揚等.北京話研究[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8]李訥,安珊笛,張伯江.從話語角度論證語氣詞“的”[J].中國語文,1998,(2).
[9]李咸菊.北京話口語常用話語標記研究[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10]齊滬揚.語氣詞與語氣系統(tǒng)[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1]冉永平.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綜述[J].外語研究,2000,(4).
[12]邵敬敏,朱曉亞.好的話語功能及其虛化軌跡[J].中國語文,2005,(5).
[13]孫汝建.語氣和口氣研究[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99.
[14]孫錫信.近代漢語語氣詞[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15]王紅旗.“是”字句的話語功能[J].語文研究,2010,(3).
[16]王力.中國現(xiàn)代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44,2006.
[17]張小峰.現(xiàn)代漢語語氣詞“吧 呢 啊”的話語功能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
[18]趙聰.應答詞“是、對、行、好”的話語功能分析[D].延吉:延邊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19]趙元任.北京口語語法[M].李榮編譯.北京:開明書店,1952.
[20]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M].呂叔湘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8.
[21]周一民.北京口語語法·詞匯卷[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1996.
[22]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23]朱麗敬.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綜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刊),20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