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陽
摘 要:東干語是中亞東干族所使用的語言,東干族長期生活在多民族雜居的環(huán)境中,吸收和借鑒了其他民族的語言成分,從而產(chǎn)生了大量借詞。本文從《雪花兒》等東干文學作品中獲取大量借詞語料,并依據(jù)借詞的具體來源對其進行分類,探究其在具體語境下的使用及結構特點。
關鍵詞:東干語 借詞 使用特點 語碼混合
東干語是中亞東干族所操語言,在東干族遷居中亞之后,東干族人民長期生活在多民族雜居與多種語言相間的環(huán)境中,漸漸將自己的母語與其他多種民族語言混合使用,吸收和借用了許多其他民族的語言成分,形成大量借詞。本文就東干語借詞來研究其特殊的詞匯特點。
一、借詞的分類與使用特點
(一)借詞的分類
東干語借詞多借用于俄語、阿拉伯語、波斯語和突厥語等。本文根據(jù)東干語借詞的具體來源,對其進行分類。
1.俄語借詞
東干語中的俄語借詞數(shù)量多、應用范圍廣,幾乎涉及到東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職業(yè)名稱、地域及政府單位名稱、日常生活詞語三類。如:
2.阿拉伯語、波斯語借詞
由于東干語中的阿拉伯語與波斯語借詞都著重在涉及中亞東干族的宗教方面時使用,因而我們把它們歸為一類來進行探討。這部分借詞的內容主要包括宗教詞語和與宗教有關的詞語。如:
3.突厥語借詞
突厥語借詞在東干語借詞中數(shù)量較少,詞類多是副詞或名詞,名詞多表示日常生活中的舞蹈、樂器或者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事物名稱。如:
(二)借詞的使用特點
在具體的使用語境中,東干語借詞中有90%屬于名詞,其他詞類很少,只有少量屬于動詞和形容詞。如:“диктант”,俄語借詞,漢譯為“底可坦他”,是“聽寫”的意思;“хараму”,阿拉伯語借詞,漢譯為“哈拉木”,是“禁止的、不合教法的”意思。本文著重討論東干語名詞類借詞在語境中的使用特點。
1.屬于名詞的借詞在語境中既可作主語,也可作賓語,如:“салйирд? дада шы шафыйл?”,即“薩利兒的達達是沙費勒”,“達達”是東干語中“父親”的意思,“沙費勒”是俄語借詞,表示開汽車的司機;這些借詞多數(shù)都可以作定語和帶定語,如:“фыйл?мад? тузы”,即“費勒麻的頭子”,“費勒麻”是俄語借詞,是“廠子、工廠”的意思,“чйич?база”,即“汽車巴扎”,“巴扎”是“集市、市場”的意思,是俄語借詞。
2.屬于名詞的借詞之前可加量詞短語,不可加副詞,如:“шыг? мандалйин”,即“十個滿打林”,“滿打林”是“桔子”的意思,俄語借詞,不可說“非常滿打林”。
3.名詞類借詞沒有重疊式。
4.名詞類借詞有“數(shù)”的語法范疇,表人的名詞類借詞后面大都可以加復數(shù)詞尾“們”(讀mu音),來表示復數(shù)的語法意義,如:“пйионэл?вамын”,即“皮奧涅勒娃們”(“皮奧涅勒”是俄語借詞,少先隊的意思),“колхозмын”,即“考拉號子們”(“考拉號子”是集體農(nóng)莊的意思,俄語借詞),但“們”很少用于表示人以外的事物。
5.名詞類借詞中的方位詞在東干語專家著作里被稱為“后置詞”,因為它們的位置在借詞之后,這主要是受俄語語法影響。在東干語中,單純方位詞用的很少,大多是復合起來的方位詞,如:“сту?дия шон”,即“斯圖墊底亞上”(“斯圖底亞”是電視臺的意思,俄語借詞),“мотор шон”,即“冒套兒上”(“冒套兒”是汽車發(fā)動機的意思,俄語借詞)。
二、借詞的結構特點
由于東干語與其他多民族語言成分相結合,使東干語出現(xiàn)了語碼混合的現(xiàn)象。語碼混合即說話者在主要使用一種語言語碼時,同時摻和混雜了另外一種語言的詞語要素。這種現(xiàn)象主要體現(xiàn)在東干語借詞形成的短語中,尤其是漢語與借詞形成的短語中,它包含了主謂、動賓、偏正等九類短語,當然也有一些借詞與借詞形成的短語。
(一)阿拉伯語借詞+漢語組成的主謂短語
在東干文學作品中,偶爾會出現(xiàn)阿拉伯語與漢語形成的主謂短語現(xiàn)象,如:“иимаму зу伊瑪目走”就是阿拉伯語借詞“伊瑪目”和漢語“走”形成的主謂短語,其中“伊瑪目”是“教長”的意思。
(二)漢語+俄語/阿拉伯語借詞組成的動賓短語
在具體東干語作品中,漢語與借詞組成的動賓短語結構隨處可見。如:
“Жйин ду?зхэ進多災?!?,“多災?!笔前⒗Z借詞,是“地獄”的意思,與漢語構成了動名組合(《騷葫蘆白雨下的呢》)。
值得注意的一種現(xiàn)象是,東干語的動賓短語經(jīng)常在謂詞后加“哩”“過”“下”“開”等詞表示一種動作的狀態(tài),“開”表示開始的動作,“下”“過”表示已經(jīng)完成的動作。如:
“Чын щя йинженер成<下>英然涅勒”,“英然涅勒”是阿拉伯語借詞,是“工程師”的意思,與漢語構成動名短語(《雪花兒》);
“Нян кэ к?табу?念<開>克塔布”,“克塔布”是波斯語借詞,是穆斯林波斯文經(jīng)典之義,與漢語構成動名短語(《雪花兒》)。
在漢語中,賓語前加“的”通常是偏正關系的代表,但在東干語中,動詞、形容詞后加“的”有時相當于“著”,表示正在進行。如:
“Хан д? вула喊<的>烏拉”,“烏拉”是俄語借詞,是“萬歲”的意思,和漢語“喊”構成動賓結構(《中亞回族的口歌和口溜》)。
(三)俄語/阿拉伯語/突厥語借詞+漢語組成的偏正短語
在實際語境里,具有修飾關系的短語也時常出現(xiàn),它由修飾語和中心語兩部分組成,又可再細分為兩種:
1.漢語+俄語/阿拉伯語借詞組成的定中短語
在東干語中,和漢語相同,經(jīng)常在表示定中關系的修飾語后加“的”來引出被修飾語。當然,東干語借詞在不同情境下,既可以作修飾語,即定語,又可以做被修飾語,即中心語。如:endprint
借詞作定語時,“ш?танни д? дон篩團尼的當當”,“篩團尼”是“魔鬼、惡魔”義,阿拉伯語借詞,和“當當”結合構成定中關系,意思是“上了惡魔的當”(《騷葫蘆白雨下的呢》);
“Колхоз д? ку?у?考拉號子的果樹”,“考拉號子”是俄語借詞,“集體農(nóng)莊”的意思,與“果樹”組合形成定中關系(《雪花兒》)。
借詞作中心語時,“нйи д? ризги你的利茲給”,“利茲給”指上天給造下的光明,屬于阿拉伯語借詞,與修飾語形成定中關系,意思為“你的光明”(《騷葫蘆下的呢》);
“Шо жуан д? жавота燒磚的扎臥他”,“扎臥他”是俄語借詞,工廠之義,與修飾語組成定中關系,意義為“燒磚的工廠”(《雪花兒》)。
2.突厥語/俄語借詞+漢語組成狀中短語
東干文學作品里,表示狀中關系的結構較少,同樣,東干語借詞在此種結構中既可作狀語,也可作中心語。如:
借詞為狀語時,“Вужан бйин щя烏然病下”,“烏然”是“已經(jīng)”的意思,屬于俄語音譯詞,作狀語修飾“病下”,形成狀中結構(《騷葫蘆白雨下的呢》);
借詞為中心語時,“Го щйин выйнон高興維囊”,“維囊”是“跳舞”的意思,屬于突厥語借詞,它和“高興”組成狀中關系(《中亞回族的口歌和口溜兒》),意思是“高興地跳舞”,東干語中表示狀中關系結構的短語間經(jīng)常不加“地”字,這和漢語的語法使用習慣是不同的。
還有幾個特殊借詞,在自身意譯為漢語詞義時,借詞本身就是狀中關系的詞,如:“бэг?р白可兒”,是突厥語借詞,本身就是“白跑,白做”的意思。
(四)其他類型短語
除了上述三種結構類型外,與借詞相關的結構類型還有很多,如:突厥語/俄語/阿拉伯語借詞+漢語組成的聯(lián)合短語,“Щинщю ?рлан星宿阿蘭”,“阿蘭”是“天空”的意思(《騷葫蘆白雨下的呢》);漢語+俄語借詞+漢語組成連謂短語,“На бйинта бо拿丙他抱”,“丙他”是“紗布”的意思(《雪花兒》);俄語/波斯語借詞+漢語組成的同位短語,“Булйигаба лйиншу布哩噶達領首”,“布哩噶達”是“隊長”之義(《雪花兒》);俄語/阿拉伯語借詞+漢語組成的方位短語,“Дуня шон頓亞上”,“頓亞”是“世界”的意思(《騷葫蘆白雨下的呢》);漢語+俄語/阿拉伯語/波斯語借詞組成的量詞短語,“вушы?рг? милион五十二個米里昂”,“米里昂”是“百萬”義(《雪花兒》)。
三、結語
借詞是東干語詞匯中獨特的一類詞,它的形成原因復雜、來源豐富、在具體語境下使用方式特別,不同于漢語,在與漢語交織的情境中形成語碼混合現(xiàn)象,當然,其形成的短語類別豐富、結構多樣,對東干語詞匯研究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海峰.中亞東干語言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3,10.
[2]林濤.東干語調查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0.
[3]林濤.東干語論稿[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4.
[4]林濤.中亞回族的口歌和口溜兒[M].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4.
[5]林濤.騷葫蘆白雨下的呢[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8.
[6]林濤.雪花兒[M].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8.
[7]楊景.東干語借詞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15.
[8]常文昌.世界華語文學的新大陸——中亞東干文學之定位及研究趨勢[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9]常文昌.中亞東干學簡論[J].華文文學,2010,(3).
[10]胡振華.吉爾吉斯共和國的東干語及漢語教學研究[J].語言與翻譯,2000,(4).
[11]李海.東干小說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與變異[D].蘭州: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