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鐵軍
摘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使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對生活質量要求變得越來越高。食品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影響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尤其是近幾年來是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fā)生,使食品質量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诖?,本文主要介紹了食品質量檢測技術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以期促進我國食品安全,維護社會公眾的健康。
關鍵詞:食品質量檢測技術;食品安全;發(fā)展趨勢
一、食品質量檢測技術概述
目前,我國食品的安全問題頻發(fā),嚴重威脅著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所加強對食品質量檢測技術的研究有助于我國食品整體質量的提高,及時發(fā)現(xiàn)食品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能有效保障我國食品的安全。與傳統(tǒng)食品檢測技術相比較,當代的食品檢測技術在諸多方面(食品的檢測內(nèi)容、檢測深度與廣度等)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食品質量檢測既能夠檢測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還能夠詳細檢測出食品的化學構成成分、營養(yǎng)物質、微生物構成等。目前,食品質量檢測技術應用范圍較廣,主要體現(xiàn)在可以對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進行檢測,并且還能夠檢測出食品添加劑、輔料等。食品對人民的生命安全有重要的影響,所以食品質量檢測不容馬虎。不同類型的食品也會有不同的檢測要求,適用于不同的檢測方法。
二、食品質量檢測技術現(xiàn)狀
1、天然毒素檢測
有毒有害物質在嚴重情況下會致人傷殘和死亡,在食品質量檢測中,檢測有毒物質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目前我國食品質量檢測中對天然毒素檢測技術研究時間較長,但是整體檢測技術較為落后,并且檢測成功率低、成本高、結果慢,難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食品質量檢測。為了降低檢測的成本和提高天然毒素的檢測效率,可以把天然毒素與酶聯(lián)免疫相結合進行食品質量檢測。這種天然毒素的檢測成本較低且檢測效果明顯,適用于大規(guī)模的食品質量檢測。
2、轉基因食品檢測
由于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和進步,轉基因食品逐漸出現(xiàn)在人們的飲食之中,并且食品類型多樣,但是若長期食用轉基因食品,就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chǎn)生影響。對于轉基因食品的檢測,主要有以生物技術為基礎的聚合酶鏈檢測和免疫檢測,隨著熒光技術的發(fā)展,轉基因食品檢測技術不斷提高。
3、生物性污染檢測
引起微生物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菌種是螺旋桿菌和沙門氏菌,其他還包括李斯特菌和大腸桿菌。由于這些微生物細菌存在人們的食物當中,一旦情況惡化,將會帶來極為嚴重的后果。傳統(tǒng)的生物性污染檢測技術存在較為明顯的缺點,檢測效果較差并且檢測效率低。隨著自動裝置和分子聶榮的發(fā)展,生物性污染檢測有了很大的發(fā)展。
4、藥物殘留檢測
目前,在農(nóng)作物的生長過程中,農(nóng)戶會施肥和和噴灑農(nóng)藥,而牲畜食用的飼料也含有多種激素和添加劑等物質,這些藥物會隨著人們的食用進入到體內(nèi),長此以往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在食品質量檢測中進行藥物殘留檢測,保證藥物殘留的類型和數(shù)量在科學的范圍內(nèi)。當前,我國在有關獸藥殘留、有機污染殘留、食品添加劑、化學品、飼料添加劑等方面的食品藥物檢測上取得了明顯成效,尤其是酶抑制技術和儀器分析技術廣泛應用于食品質量檢測。
5、有機物檢測
工業(yè)的發(fā)展和自然環(huán)境污染程度的加深,使食品中的有機物含量和濃度成為食品質量檢測的重要內(nèi)容。食品可以采用清洗和浸泡的方式降低有機物的含量,但是不會完全消除食品中的有機物,所以在進行食品質量檢測時,需要對有機物進行嚴格的檢測和控制。目前,食品質量檢測中有機物檢測方法主要包括有機物痕量檢測和超痕量檢測,能夠實現(xiàn)對二英、氯丙醇、多氯聯(lián)苯等物質的檢測
三、提高食品質量檢測技術的措施
1、完善食品質量檢測標準
目前,我國食品檢測標準缺少統(tǒng)一性,這樣不僅不利于食品質量檢測活動的順利實施,也會使質量檢測的效果得不到保障,例如:三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僅從化學物質摻入牛奶的渠道進行制止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食品質量的檢測標準,提高食品質量檢測的準確性。因此,政府和相關食品檢測部門需要對食品的生產(chǎn)、加工、運輸和銷售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進行控制,確定食品質量控制和檢測的重點問題,并且明確食品質量檢測的各個流程、安全標準和相關措施尤其是對于應季蔬菜瓜果、用量較大的食品進行檢查,并且優(yōu)化食品質量檢測技術的細節(jié),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產(chǎn)生。
2、優(yōu)化食品質量檢測機構
目前,我國食品質量檢測機構眾多,有政府性質的檢測機構,也有研究所、私人性質的檢測機構。食品質量檢測工作不僅存在交叉重疊的問題,而且還存在檢測 空白的現(xiàn)象,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是食品質量檢測部門職責劃分不明,相關的檢測部門,如農(nóng)業(yè)、環(huán)保、工商、質檢等缺少溝通和交流。因此,政府需要規(guī)范食品質量檢測機構,明確各個政府部門之間的權力范圍和職責,從而為實現(xiàn)食品質量檢測的高效、安全、公平奠定基礎。此外,應提高食品質量檢測部門的檢測技術,建立食品質量全程檢測模式,提供免費檢測食品質量的公益服務,及時對食品檢測的結果進行公布。
3、加強對食品安全風險的評價工作
在食品質量檢測中,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所以對食品所含成分和毒性的檢測是進行風險評價的必要環(huán)節(jié)。蔬菜瓜果和牲畜飼養(yǎng)過程中使用的催熟劑、添加劑等是否會對使用者產(chǎn)生傷害,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進行證明,從而確定食品中所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數(shù)量,對其風險進行評價。因此,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食品安全風險評價工作的制定,結合國外先進技術和研究成果對食物中的物質進行評價,從而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價體系。
四、結語
食品質量一直是人民關注的焦點問題。由于食品安全問題頻發(fā),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加強食品質量檢測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國食品質量檢測技術正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的檢測方法還不成熟,因此,政府和相關部門要進一步規(guī)完善食品安全法規(guī),提高食品質量檢測技術,加強檢測機構建設,為人民生命安全提供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