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飛
班集體是學生在學校一個共同的大家庭,良好班風,和諧的同學關系會促進學習結出碩果。班主任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在工作中要深入細致的工作。在精細化管理中,我注重創(chuàng)建班級文化、抓好班級常規(guī)、制定班級目標、整合教育資源,使班級管理見成效。
班級作為學校管理與教育的基本單位,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具體管理者,工作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有句話說:“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卑嘀魅喂ぷ髦挥屑氈氯胛ⅲ拍苁拱嗉壒芾硪姵尚?。
在班級的精致化管理中,我主要談談以下幾方面。
一、創(chuàng)建班級文化,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
班級是學生學習的場所,育人的陣地。班級文化建設也是班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班應重視和加大班級文化建設,要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體現(xiàn)班級獨有特色,讓我們從班級文化建設中,知識得到豐富,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熏陶。
班級物質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硬件”,是班級文化最直觀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在我們班級的黑板上方是“班風”;黑板左邊是班級目標欄;右邊張貼我們集體榮譽的獎狀;在班級后面的墻上設有“學習園地”,張貼學生書法、美術、手工等作品,盡顯班級學生的風采;“三有三講”版面上,每周評比“感恩之星”“責任之星”“進取之星”“文明之星”,讓孩子們在激勵性競爭中不斷進步。另外,我讓學生充分利用班級后墻黑板,結合學?;顒雍蜁r事定期出板報,讓學生表現(xiàn)自己想法,表現(xiàn)自己的美感,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的個性,讓有限的教室空間成為無限的教育資源。
二、抓好班級常規(guī),養(yǎng)成良好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小學階段是每個人成長的起步階段,良好的班風班貌是各種習慣養(yǎng)成的基礎。作為擔負“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人,應該如何把握好這一關鍵期?在常規(guī)管理中能凸現(xiàn)自己班級的特色,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1.落實學校德育工作,將養(yǎng)成教育作為重點來抓,把三月定為養(yǎng)成教育專題月,狠抓學生的良好行為養(yǎng)成,完善年級段的養(yǎng)成教育目標。
2.利用晨會課,反復地對學生進行常規(guī)教育,大力宣傳學生身邊的榜樣、身邊的先進事跡,嚴肅校紀,端正校風,對校園內不利于學生成長的因素堅決予以清除。一星期進行一次總結,表揚、鼓勵有進步的學生,對不足之處提出希望。
3.結合“三有三講”內容(有感恩心、有進取心、有責任心;講文明、講禮貌、講道德),對學生進行考核,以自我評價、同學評價、班主任評價相結合,每周考評,每月小結,期末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加以表彰,頒發(fā)獎狀。
4.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認真做好衛(wèi)生、兩操、紀律等內容為主的六項評比活動,爭取每星期都得到“榮譽班牌”。
5.在常規(guī)管理中,衛(wèi)生工作是重點也是難點。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也為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班級實行“人人崗位責任制”,把班級每一處、每一個細節(jié)都考慮到,給每一位學生落實崗位,要求對自己的崗位認真負責。
三、制定班級目標,提高學生凝聚力
有目標才有動力。有了切實可行的目標,可以提高學生的凝聚力,讓學生勁往一處使。進入二年級后,在我和學生的共同討論下,針對低年級學生時間觀念不強、集體榮譽感薄弱的問題與學生共同制定了“做時間的主人,做班級的主人”的建班方針。在這個大方針的引領下,我要求每個小組也制定對應的努力目標。經(jīng)過幾個星期的醞釀、斟酌,各組根據(jù)自己的不足,取了深含寓意又富有個性的組名。比如,團結互助小組,他們的目標是讓每位組員之間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取得進步。動力火車小組的目標是動員每位組員開啟智慧,努力駛向成功的彼岸。同時,我們也提供學生成長的舞臺,在班中經(jīng)常開展“最有責任心的組長”“最佳崗位”等競賽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組員之間積極向上、你追我趕的勁頭更高了。通過目標的制定與系列活動的開展,同學們也都知道哪些可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是有利于班集體的,哪些是有損班集體的。
四、整合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1.與各科老師通力合作。作為班主任,我經(jīng)常了解學生各科學習情況,配合老師找學生做工作,對于偏科的學生,我會及時與任課老師溝通,共同尋求解決辦法。作為班主任,我會找適當?shù)臋C會,在家長和學生面前稱贊任課老師,講他們的辛苦,講他們的責任心,使學生和各位任課老師之間架起一座和諧的橋梁。這樣,有益于學生的進步、班級的發(fā)展,我相信,老師間的協(xié)作,是我做好班級工作的前提。
2.與家長相互溝通。家庭是學生品德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家長是兒童最早的教育者和啟蒙老師。要提高教育的效率,學校必須同家長保持經(jīng)常聯(lián)系,班主任要主動介紹學生在校表現(xiàn),分析學生思想狀況,和學生家長統(tǒng)一思想認識,形成合力,互相溝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只有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學校教育才有可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每學期,配合學校安排開展好家長學?;顒樱c家長面對面溝通交流;定期開展家訪活動,尊重、關心每一個孩子,走進他們的家庭,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另外,我充分用好網(wǎng)上家長學校和家校路路通,借助網(wǎng)絡平臺,及時地與家長聯(lián)系,把孩子的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反饋給家長,并利用短信,共同商討對孩子的教育方法。
總之,通過實行精致化管理,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大大增強,班內學生自主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與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明顯提高,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大提高,班級精神風貌有了明顯的改善。因此,班級作為學校的基本組織形式,作為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必須認真做好精致化管理的探討與實踐,先從最細微的工作抓起,并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充實和完善。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長安花苑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