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義
長春市第五十六中學校
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探索
吳正義
長春市第五十六中學校
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是一項歷久彌新的工程,需要廣大數學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從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到課堂教學實際等幾個方面來探索新穎、實用、可行的方法,實現對學生數學“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讓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活躍”,更能充分發(fā)揮效用。
初中數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法探索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始終要面對的名詞,因為教學理念在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也需要不斷調整、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教育才會保持活力,為國家和社會輸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新課標指出,未來一段時間,數學教學的探索方向是要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有興趣學數學并具備“學數學”的能力。就整個初中數學教學階段來說,八年級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時期,如果這個階段把握好,不僅能夠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對于他們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和中考階段的沖刺也大有裨益。這里結合八年級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思路進行了探索。
想要整個教學體系保持動力,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至關重要。因為先進的、新穎的理念是具體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燈塔”,在科學、合理的理念導引下,才能探索出真正適宜的方法、模式、手段等,教育出能力出眾的人才。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首先需要的就是理念的革新,作為數學教師,要對當前先進的教育理念有較深入的把握和了解。最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終身學習”的概念,它的內涵是說教育要達到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能力,不光在學校能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能夠把握各種機會不斷提升自我,更新自己的數學知識儲備和運用數學的能力。在“終身學習”這一概念的統領下,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對學生意愿和個性尊重和開發(fā),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指導、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在教學中發(fā)揮主動性,因為只有當他們自己掌握了“漁”的能力,才能夠真正在數學的海洋中乘風破浪。因而,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首先從理念方面進行更新和探索,注意在數學訓練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證其積極性、主動性,注重對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掌握了學習的能力,會獲得更多的快樂,并會受益終生。比如,在八年級教學三角形的概念、性質時,就可以多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讓他們自己通過對組成三角形的線、角的變化的比較中總結出相應的規(guī)律和概念。
數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必須“變”。因為教學設計是教師教學的總方案,包含安排教學內容、形成教學方案,把握教學目標、了解教學對象,協調教學要素等多方面的內容,是改革創(chuàng)新的整體藍圖和理論構架。教學設計的目的是要讓整個教學活動取得最佳效果,將教學理念充分地展現、融會在教學活動中。而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最多的,就是我們的教學對象——學生,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就是要把學生的需要充分考慮其中,了解學生內心缺乏的、渴望的、喜愛的、歡迎的,讓他們能更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并成為最終的實際受益者。我們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可以嘗試加強讓數學教學“生活化”“應用性”“趣味性”的教學模式,比如,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教學法,為學生提供自主空間教學法,變課堂為趣味課堂教學法等。任何學習的目的都是為了應用,數學學習也是一樣,我們不能把數學變成束之高閣的“法典”,而應該是與生活相關的、與應用相關的和充滿趣味的知識,只有達到了這樣的設計效果,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是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的實際操作過程,盡管教學理念、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排位靠前,但真正起決定的作用的卻是課堂教學本身,因為課堂教學是理念和設計的具體實施,也是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具體體現。目前,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關鍵點在于使學生能夠“保持興趣”,即,不論采用何種方式、傳達何種內容,都應以刺激學生的興趣點為主要目標,以讓他們能夠懷著愉悅的心情吸收、接納所學的知識,在活躍的氛圍中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應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
首先,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新型的數學課堂教學,應該是注重實用性、貼近生活的數學教學,因為八年級的初中生,經過了初入學接觸大量較深數學知識的不適應階段,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縝密的邏輯思維的能力,是進行活學活用最好的階段,因而如果此時在課堂教學時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與應用的聯系,他們不僅會產生充足的興趣,在能力方面也游刃有余,自然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創(chuàng)新教學氛圍。創(chuàng)新教學氛圍,就是要改變傳統數學課堂教學的模式,避免“一言堂”、避免單純“說教”,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教師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給學生主動權和發(fā)言權,讓他們通過親身試驗、實踐,發(fā)現問題,激發(fā)出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自主精神,為養(yǎng)成“終身學習”能力打好基礎、做好鋪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開發(fā)一些有趣的數學游戲和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比如教學“三角形”這一部分時,我就在課堂上讓學生開展手工大賽,讓學生們動手制作“教具”,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三角形,并用筆標示出其角平分線、中線和高等要素,進行評比,看誰做得更標準、更有創(chuàng)意。學生因為參與設計和比賽,都有著很高的熱情,同時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把握了“角平分線”“中線”和“高”的概念的細節(jié),更深入地理解了這三條線的特點和關系。
此外,在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時,教師還要注意自身情感的狀態(tài)把握,保持充沛、飽滿的情感進行教學,在尊重、理解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下進行教學,只有教師真誠地尊重、理解學生,才能夠獲得學生的情感認同,為教師在課堂中的各種主導行為的實施獲得有效的聯通途徑。
由此可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是從思想到情感、從框架到細節(jié)貫串整個教學活動的復雜而又龐大的工程,它不僅需要教師們更新理念,完善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還需要教師們投入真誠而飽滿的情感,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這樣才能為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尋覓到最適宜、最新穎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更加快樂,得到更多的收獲。
[1]葉春旺.關于初中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情境探索[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6(4).
[2]張林杰.新課程下對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J].教育:文摘版,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