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敏
重慶市巫山縣實驗小學
班級文化建設對小學生的重要影響探索
黃慧敏
重慶市巫山縣實驗小學
班級中的主要領導人是這個班級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不僅要對班級的成績著重關注,還要重視本班級的文化建設。為了能夠使班級有較好的發(fā)展,必須建設好班級文化。在班級發(fā)展的過程中,發(fā)展要比管理好,主動模式要比被動模式好,班級的共同發(fā)展要比班主任單單管理班級更為有效。教師提升策略、資源整合策略、心理管理策略以及制度建設策略都是班級文化發(fā)展的策略,上述提到的策略中,在班級的文化發(fā)展中都發(fā)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班級文化;文化建設;共同發(fā)展
一個班級的班級文化對這個班級的師生有著重要的影響,班級文化不僅影響著師生的價值追求,而且還會影響這個班級的學習氛圍。能使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氛圍內學習,學生家長以及老師都做了不小的努力,他們共同建設著班級文化,從而對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以及人生價值有著重要的影響。對班集體有著一個好的管理對班主任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中,不應該按照傳統(tǒng)的模式進行管理,而應該按照現(xiàn)在這個社會以人為本的概念進行班級管理。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不應該只關注成績,更應該重視班級的文化建設,為班集體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從而可以進行科學、民主的管理。
要想使班級的文化建設有著較好的發(fā)展,則需要每個人共同的努力。班級文化的建設策略之所以包括上述幾種,是因為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
教師的角色在學校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教師為了能夠引導學生心理的正確發(fā)展,應該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轉變自己的思想。
1.轉變班級管理觀念
許多班級的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教師在管理班級時,大多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對學生有著嚴格的管理,從而對學生有著較大的約束力。然而新型的教學觀念中則需要教師大膽的放手,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而教師這樣大膽的放手非但不會造成班級的混亂,反而有利于學生的各方面的成長。
2.參加培訓學習
在對班級的管理過程中,所有教師都不應該不思進取、安于現(xiàn)狀,而是應該有一個積極進取的思想。這些教師應該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及提高自己管理班級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參加一些培訓班來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學校領導為了學校的發(fā)展,也應該不時地派遣一些優(yōu)秀的教師去學習、去培訓,回來在給別的教師傳授經(jīng)驗,以此來提高學校整體的競爭力。當然,教師也可以去一些較好的學校進行參觀,吸取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感受優(yōu)秀學校的學習氛圍以及文化氛圍,也可以與一些優(yōu)秀的教師進行交流,從而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3.走進童心,以人為本,是創(chuàng)建精神家園的根基
在教師以自己的想法給學生們傳授知識的同時,有沒有停下腳步去想一下,這些學生們真正想要的什么。這些學生想要的其實的鼓勵與陪伴,自信與陽光。然而一些教師為了班級成績考慮,不顧學生的感受,一味的教給學生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是不科學的。真正的優(yōu)秀的教學則是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學生的眼光去看待周邊的事物,以學生的思想去考慮事情,以學生的心態(tài)去與身邊的人與事物交朋友,從而可以體驗學生的情感。只有這些教師真正的走進童心,才可以與學生進行內心的交流,從而可以很好的理解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建立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從而可以達到優(yōu)秀班集體的目標。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
一些學校為了自身與學生都能有更好的發(fā)展,這些學校甚至請學生體驗管理班級的工作,充當一周的班主任,這些學生班主任與真正的班主任一樣,管理班級教學、處理班級一些瑣事、組織班級舉行活動,對學生家庭進行走訪,甚至這些學生班主任還會參加教師的例常會議,這樣能夠使學生對班級管理者有著充分的體驗,在平時教師管理學生時,更能體會教師的難處,更能理解教師,從而可以更方便的進行班級管理工作。
5.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一些學校受新型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對學生教育時,在重視學生成績的同時也重視了學生德智體美的發(fā)展有些學校甚至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讓學生進行對不同事物的探索,只為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像對一些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的山,學校就會組織學生對其進行探索。不同的年齡段的以及不同年級的學生在探索時,探索的深淺不同,像年紀較大點的學生,探索的能力就較高,所探索的東西就深一些,而年紀較小的學生就會探索的淺一些,但是對于年紀較小的學生,學校會對其有另外的安排,像“聽老人講故事”等,然后學校會要求學生根據(jù)探索的內容,用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像作文、詩歌等。學校的這些活動,不但提高了學校的影響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6.設置多崗位、實行崗位輪換制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除了有以班主任為核心的教師團隊以外,還應該有一個以班長為中心為同學們服務的班干部團隊。為了班級更好的發(fā)展,在班級也可以設置班長、文藝委員等一系列的班干部,但是這些班干部的人員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是應該定時的進行輪換,換一些新人來進行對班級的管理,使每個人都有班級管理的經(jīng)驗,更有利于教師對班級的管理。對于班干部的設立,在低年級,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而在一些中年級以及高年級,學生完全可以脫離老師,實行自主選擇。學校實施這樣的政策,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組織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還有利于班級的文化建設,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7.建立班級監(jiān)督委員會
班級監(jiān)督委員會的職責相當于督察,就是對班級的班干部進行監(jiān)督,然而班級監(jiān)督委員會的成員應該符合民意,其成員應該由同學選舉產(chǎn)生,這樣才有利于班級工作的正常運行。
根據(jù)上述情況所說,在班級進行文化建設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家長以及教師應該積極配合。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時,應該突出班級特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根據(jù)科學、合理的管理,對學生進行適當時教育,符合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從而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班級管理模式。
[1]陳瓊.再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主導作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6,(8):48
[2]李元峰.怎樣注重教室文化建設提高班級管理效率[D].學知報,2010.6(D06)
[3]張超.中學班級管理的現(xiàn)狀及其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