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志
一個冬天的下午,我獨自騎車回家,恰逢一所幼兒園放學。接送孩子的家長把校門口堵住了,如一層亙古不化的堅冰,一個個都杵著不動,無言地凝望著鐵柵欄里面。下課鈴響了,孩子們出來了,一個個歡呼雀躍,似一股熾熱滾燙的巖漿,一下子把冰層沖破。場面開始活躍起來,小孩子在向他們的老師同學喊再見,大人們則在看自家孩子額頭上有沒有五角星。
我依然騎著車,只是想著怎么盡快從人群中鉆過去。正在這時,一個小女孩在我跟前不小心跌倒了,我本能地剎住車,將小女孩扶了起來。小女孩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灰,笑嘻嘻地對我說:“謝謝大哥哥!”我友好地笑了笑,此時,她母親小跑著跟了上來,冷不丁地給了我一個白眼,我只得尷尬地站到一邊去,覺得特別委屈。把寶貝女兒全身上下打量了一遍后,這位母親將小女孩牽走了,走的時候,我隱約聽見母親在教育她女兒:“媽媽不是跟你說了嗎?不要和陌生人多說話!記住了嗎?”盡管聲音在寒風中飄忽不定,但是依然刺痛了我的耳膜,我長長地嘆了口氣。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蔽乙恢毙乓詾檎?。這是從小老師的教誨,這是從小熟背的信條。但是此時此刻,我迷茫了,我不得不對此產(chǎn)生懷疑:我們還要相信真善美嗎?助人為樂又有什么意義?我不由得想到廣受爭議的“扶不扶”的拷問。為什么好人要擔心沒有好報?為什么農(nóng)夫與蛇的故事一再上演?難道真的是現(xiàn)代社會愛心和道德在不斷缺失?難道真的如那些小市民口中所說,“這個社會是冷漠的,救人是不合理的,見死不救才是正常的”?
“大哥哥!”一陣輕快的腳步聲攪亂了我的沉思,緩過神,才發(fā)現(xiàn)小女孩又出現(xiàn)在了我跟前,她羞答答地對我說:“送給你的!”她神秘地把東西遞到我手里,蹦蹦跳跳地離開了。我好奇地慢慢舒展開手心,原來那是她額頭上鮮艷的五角星。街角的風依然冷颼颼的,但是我的心里卻變得暖洋洋的,我緊緊地攥住手中的五角星,生怕被風吹走。
繼續(xù)向前騎,腦海中不停地浮現(xiàn)出一些畫面:記得杭州的“最美媽媽”吳菊萍,用她堅韌的雙臂和博大的愛,接住了從10樓窗口墜落的兩歲女童妞妞;記得煙臺的“最美女孩”刁娜,以身擋車來救人,盡管一條腿粉碎性骨折,但她仍稱,“一條腿換一條命,值!”她們讓我相信:其實每個人都內(nèi)含真善美的基因,只是缺少被激活的契機。她們讓我相信:其實我們這雙帶著體溫的手,可以為更多人帶來溫暖。她們讓我相信:很多時候我們想的多做的少。她們更讓我相信:人有為善的能力,只要他愿意。
社會越復(fù)雜,越是利欲熏心,我們就越需要相信一些東西,堅持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就是真善美。
我依然相信,依然相信真善美的存在,就像相信春天一定會到來一樣。
(指導(dǎo)老師:彭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