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波
大學畢業(yè)季,校長們比拼畢業(yè)致辭。贏得喝彩的道路,已然敞開,去除陳詞濫調,告別官式語言,選擇不約而同。
官式語言應該告別,陳詞濫調應該去除,毫無問題,但一種不好的文風,也似乎正不約而同地流行在大學校長之間,那就是“賣萌”的風氣。一篇2017年最新版校長致辭,可以作為“賣萌”風氣的代表:通往小鎮(zhèn)的那道“方便小門”為何要封閉,清晨的美夢為何要被早自習驚醒,綠蔭下的浪漫套路為何還沒有出現(xiàn),成都是一個讓人發(fā)胖的城市,網(wǎng)速慢、選課難,錯過校車,比錯過一個世紀更難過,最讓人憧憬的,莫過于騎著單車去學校食堂吃網(wǎng)紅小龍蝦;最令人遺憾的,是咱們學校的男女比例失衡,耽誤我們的終身大事??!
客觀地說,每一篇校長致辭,內容上總是不乏可取之處的,“段子手”式的語言調劑總歸是花絮,然而,語句的花絮紛飛也是普遍的,在傳播中花絮儼然變成主調也是經(jīng)常的。
在一地花絮過后,留下的仍然是花絮,所謂的“金句”大多不過是語言的花絮集錦。去年媒體評出的校長致辭“十大金句”中,有這樣幾條:
——“你會發(fā)現(xiàn),校園帶不走,食堂帶不走,圖書館帶不走,實驗室?guī)Р蛔?,老師帶不走,小師妹帶不走——哦,這個好像可以帶走——無論是小師妹,還是小鮮肉,好像都不算固定資產(chǎn)。唯一的麻煩就是,你可能需要等一兩年才能把她(他)帶走?!?/p>
——“我要告誡那些準備娶我校女生的男生,好好對待你們的女朋友,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別人的女朋友會問你‘我和你媽同時掉水里你救誰,而我們上大的女生絕不問這種問題,而且碰到這種情況,她還會和你一起去救你媽。因為我校的女生都會游泳?!?/p>
——“愛情是大學的一部分,一些同學抱怨學校女生少,針對這一情況,我也替他們著急……目前電子科大的男女生比已從7:1,進步到4:1……同學們別把眼光只盯在本校?!?/p>
“十大金句”,戀愛占有其三,大學生活中,戀愛分量如何?
媒體總結,校長畢業(yè)致辭特點有“接地氣”“趕時髦”“戳心窩”的特點。其實,這三個特點都有走向“賣萌”的趨勢?!敖拥貧狻保嗍侵钢罗o與自己學校的情形相聯(lián)系,這里面,許多是把學生對學校的吐槽變成校長的自嘲,將吐槽吸納進校方體系里,從而實現(xiàn)一種語言上的“和解”。“趕時髦”,是要走進年輕人的世界,熱播劇、流行語登場,與其說是體現(xiàn)了校長致敬新風尚的謙遜,不如說是大學在文化主體性上的消失,俯首于流行風習、討好于過眼煙云。好容易到了臨別贈言的時刻,校長對畢業(yè)生的最后忠告要來了,方式還是“戳心窩”,雞湯式包裝到底增加了忠告的分量還是使忠告流于俗套,誰知道呢?鄭重的話語在致辭的狂歡中很難出現(xiàn),“最后一課”顯得輕佻飄忽。
畢業(yè)季的校長,既代表著所有的師尊長者,也代表著大學主辦方,既代表著學校的傳統(tǒng),也代表著國家的教育導向,特殊的權威地位,使畢業(yè)致辭容易放大并流傳到社會上。推而論之,不僅校長,所有的畢業(yè)致辭,代表的都不是個人。畢業(yè)季的校長作文大賽和說話表演,讓人們看到了萌化的語言和思維,賣萌的潮流與生活,隱藏著的正邪混雜價值觀,雞湯式存在的正能量。
賣萌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文化時尚運動,既包含著美瞳化妝、美顏自拍、晾曬美食等行為,也包含著語言的討彩特征。例如有個地方,人大工作報告全篇用五言詩,并不在意能不能把工作報告清楚;有個法院,婚姻訴訟判決書的“本院認為”大抒其情:“美的歷程”“燈火闌珊處”“美妙的火花”“人生如夢”“勞燕分飛之哀景”等等。
從校長致辭到報告作詩、判決抒情,賣萌討巧的調調也許能得到稱贊,但文章的功能和精神底色是什么呢,學校、人大和法院的價值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