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民
(古鎮(zhèn)人民醫(yī)院 心內科 廣東 中山 528421)
心理干預對伴心理障礙的高血壓患者的影響
李明民
(古鎮(zhèn)人民醫(yī)院 心內科 廣東 中山 528421)
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對伴心理障礙的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古鎮(zhèn)人民醫(yī)院收治的高血壓并伴有心理障礙的患者120例,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60)和對照組(n=60)。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降壓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認知行為療法(CBT)進行心理干預,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個月。檢測并編校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采用SCL-90量表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理障礙改善情況,并與全國常模對比。結果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SBP和DBP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SCL-90總分及人際關系、抑郁、焦慮等因子評分均顯著高于全國常模(P<0.05)。治療后觀察組SCL-90總分及人際關系、抑郁、焦慮等因子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低于對照組(P<0.05),與全國常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SCL-90中人際關系、抑郁、焦慮等因子評分高于全國常模(P<0.05),SCL-90總分與全國常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干預可有效提高伴心理障礙的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緩解患者焦慮及抑郁等心理障礙,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心理干預;高血壓??;降壓效果;心理障礙
高血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且患者的血壓水平會隨年齡的增加而升高[1]。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18.80%,但我國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仍比較低[2]。長期高血壓給患者帶來的巨大精神壓力,及由此所致的心理問題已成為影響病情、病程和結果的重要因素[3]。因此和其他慢性病相比,在治療高血壓病的同時,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并及時采取心理干預措施,對于伴心理障礙的高血壓患者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心理干預對伴心理障礙的高血壓患者的干預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古鎮(zhèn)人民醫(yī)院收治的高血壓并伴有心理障礙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4]中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病程在1 a以上者;有高血壓病治療史者;經(jīng)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測為心理障礙者。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高血壓者;伴有嚴重心、腦、腎損害者;拒絕心理干預者。本研究經(jīng)過古鎮(zhèn)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jīng)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60)和對照組(n=60),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降壓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認知行為療法(CBT)進行心理干預。具體步驟如下: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病的病因、病制、臨床表現(xiàn)、轉歸及相關影響因素等;布置三欄筆記法的家庭作業(yè);興趣培養(yǎng)。據(jù)患者的身體情況、年齡情況、受教育程度引導患者與運動、寫書法、聽音樂、畫畫活動;轉移注意力。鼓勵患者與人交流,看電視、書報等。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檢測并編校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采用SCL-90量表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理障礙改善情況,并與全國常模[5]對比。
2.1 治療前后血壓水平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SBP和DBP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變化
2.2 治療前后SCL-90評分 治療前兩組SCL-90總分及人際關系、抑郁、焦慮等因子評分均顯著高于全國常模(P<0.05)。治療后觀察組SCL-90總分及人際關系、抑郁、焦慮等因子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低于對照組(P<0.05),與全國常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SCL-90中人際關系、抑郁、焦慮等因子評分高于全國常模(P<0.05),SCL-90總分與全國常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慢性疾病,呈進行性發(fā)展,與年齡、遺傳、環(huán)境、飲食等多種因素有關。目前,高血壓的治療主要依靠降壓藥物維持血壓的穩(wěn)定,但是動脈血壓升高不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而且長期病痛會給患者精神上帶來很大創(chuàng)傷,導致嚴重的心理障礙。心理干預是控制高血壓最經(jīng)濟、有效的措施,在常規(guī)高血壓治療時開展心理障礙的調查并給予合理的心理干預有利于控制疾病進展,提高患者的信心,增加藥物的治療效果[6-8]。
CBT是比較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認知治療和行為治療兩類,可通過改變個人非適應性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減少患者負性情緒及行為。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SBP和DBP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心理干預對伴心理障礙的高血壓患者具有顯著的降壓效果。治療后觀察組SCL-90總分及人際關系、抑郁、焦慮等因子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對照組SCL-90中人際關系、抑郁、焦慮等因子評分仍顯著高于全國常模。說明心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緊張的人際關系、改善其抑郁、焦慮情緒,心理障礙得到顯著緩解。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CL-90評分比較,分)
綜上,心理干預可有效提高伴心理障礙的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減少患者焦慮及抑郁情緒,明顯緩解患者心理障礙,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安婷,王丹,潘昱,等.心理干預聯(lián)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對老年高血壓焦慮患者的血壓影響[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5(3):334-335.
[2] 陳灝珠,鐘南山,陸再英,等.內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57.
[3] 胡佩誠.心理治療咨詢的理論及案例[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0:461-509.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5] 金瑜.心理測量[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97.
[6] 賴沙毅,陳維芊,呂桂芬,等.柳州市老年人群高血壓調查分析[J].廣西醫(yī)學,2000,22(6):679-682.
[7] 蘇琳,王嵐.綜合心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伴抑郁焦慮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12,32(7):1477-1478.
[8] 尚秀榮.心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6(12):63-64.
R 4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8.129
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