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雨晴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油田中心醫(yī)院--心血管內科 山東東營 257000)
摘 要:心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fā)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目的 對急性心絞痛病患者心血管內科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研究與探討。方法 選擇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心血管內科收治的72例急性心絞痛患者,將其隨機分為36例觀察組和36例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對兩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總治療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護理效果較理想,可有效強化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絞痛;心血管內科;護理效果;總治療有效率
心絞痛是冠心病患者發(fā)病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冠心病患者的心臟冠狀血管狹窄而導致心臟血液循環(huán)功能失常,如果過于勞累或情緒激動,則容易引發(fā)心絞痛[1]。患者發(fā)生心絞痛時,其前胸會出現(xiàn)陣法性壓榨性疼痛,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絞痛患者72例進行研究,分析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護理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絞痛患者72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63.21±10.15)歲,對照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
41~75歲,平均年齡(63.67±10.3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包括降脂穩(wěn)定斑塊、擴冠脈、營養(yǎng)心肌、改善循環(huán)等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其具體內容有:護理人員及時對病房進行整理,保證病房潔凈,并將病房溫度、濕度調至適宜范圍內,保證患者舒適。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的環(huán)境以及相關工作流程,保證患者盡快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
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況,引導患者采用正面、積極的態(tài)度來面對疾病,鼓勵患者積極進行各項治療,幫助患者建立康復的信心。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指導患者家屬多關心、鼓勵患者,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與疾病相關的基礎知識,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事項。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囑咐患者食用低鈉、低脂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告知患者戒煙戒酒,不可飲用濃茶等。
1.3 效果判定標準
根據(jù)患者心電圖缺血變化情況來判斷治療效果,無效:患者心絞痛的臨床癥狀未改善,心電圖無變化;有效:患者心絞痛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心電圖ST-T部分恢復正常,下降ST段上升幅度超過0.05 mV;顯效:患者心絞痛癥狀顯著改善,心電圖ST-T恢復正常,下降ST段上升幅度超過0.1 mV。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總治療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心絞痛是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典型癥狀。相關研究指出,冠心病發(fā)生率與年齡呈正相關關系,且高血脂、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的機率高于正常者[2]。心絞痛患者應盡量保持心境平和,避免勞累,且及時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的發(fā)展。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總治療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臨床治療聯(lián)合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癥狀。心絞痛患者由于身體病痛的影響,容易出現(xiàn)消極、悲觀的想法,質疑臨床治療效果,擔心給家庭帶來經濟壓力[3]。這些不良心理通常會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可能出現(xiàn)抗拒治療等情況,導致臨床治療無法順利進行,從而影響治療效果[4]。而護理人員積極地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從而促使患者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及時清潔、整理病房,讓病房溫度、濕度適宜,可有效減少影響患者情緒的不良因素,提高病房的舒適度,從而促使患者保持情緒穩(wěn)定。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出現(xiàn)不良心理的原因,并針對該原因進行心理疏導,如對于質疑治療效果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向患者詳細地講解臨床治療方法、目的和意義,并向患者介紹以往治療成功的案例,從而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促使患者的心理狀況得到改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疾病的基礎知識,可有效提高患者掌握疾病知識的水平,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且引導患者采用正面的思維方式來對待疾病,可有促使患者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有助于患者保持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而為治療順利進行奠定基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積極與患者溝通,多支持、鼓勵患者,可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促使患者保持心理健康。
綜上所述,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護理效果較理想,可有效強化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 寧.分析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25(30):9-10.
[2] 王江波.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研究[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5,19(20):22.
[3] 苗曉東.探討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43):71.
[4] 曹仙麗.關于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