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娟給老人理發(fā),源于偶然。來廈門后,趙亞娟曾住在金尚社區(qū)。2007年的一天,社區(qū)為“空巢老人”招募志愿者,她報了名,在一對一的志愿活動過程中,趙亞娟發(fā)現(xiàn),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多:用媽媽的手藝,為老人免費理發(fā)。這一剪,便是第10個年頭了。老人們總擔(dān)心會給她添麻煩,不敢喊她上門理發(fā),所以每次都是趙亞娟主動打電話給他們。起初,她用筆記本詳細記錄了每個月哪天有哪個老人需要理發(fā)。當(dāng)記者問趙亞娟,現(xiàn)在還用本子記錄嗎?她搖了搖頭,用手指著自己的心口:“都記在這兒了。”金尚社區(qū)齊安養(yǎng)老院護理員張麗記得,每次請趙亞娟來給老人理發(fā),趙亞娟總是隨叫隨到,受場地限制,只好讓她在院子里剪,風(fēng)一吹,吹得趙亞娟滿身碎發(fā),但她毫不介意。
趙亞娟總想著,能服務(wù)更多的人。她說:“另一位志愿者提醒我,你需要建立團隊,才能更好地服務(wù)社會?!边@才有了后面的“久久愛心志愿者服務(wù)協(xié)會”,趙亞娟任隊長。趙亞娟說:“借由剪發(fā),傳遞的是我們的愛,這不是錢能衡量的。”“做義工太快樂了,但這種快樂,要自己親身去體驗?!?/p>
運用點撥:溫暖別人,最終也溫暖自己。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趙亞娟也收獲了感動與快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要名,不求利;他們奉獻不是為了索取,他們心里裝著人類大愛;他們追逐的夢,是最純粹的中國夢。本素材可在“大愛無疆“中國夢”“付出愛,收獲快樂”等作文中作為論據(jù)使用,也可將本素材用于作文開頭,點明題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