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榮
手機的功能
黃局長忽然對手機感起興趣了。
黃局長是單位最潮的人,總是引領(lǐng)時尚。他喜歡上釣魚,局里很多人買了漁竿;他愛上打球,很多人上班都穿著運動服,隨時陪黃局長熱熱身。
黃局長用的手機,也一直是單位里最好的。他就喜歡蘋果手機,從iPhone3,直到現(xiàn)在的iPone7,他都是局里第一個使用的人。黃局長還在使用iPhone4的時候,iPhone5出來了,那時候黃局長正好在外考察。直到半個月后,他回來了,并在第二天就用上了iPhone5,別的人才敢一窩蜂地跟著換了手機。
當然,黃局長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局長了,年齡到了,退二線了,做了調(diào)研員。但出于尊敬,大家還是喊他黃局長。
那天,快下班時,黃局長忽然找到技術(shù)科的魯科長,問他,聽說手機也能喊出租車?魯科長點點頭,對啊,下載個打車軟件,就能直接叫車,方便得很呢。黃局長興奮地說,那你幫我的手機也下載個軟件。
黃局長掏出了他的iPhone7,遞給魯科長。魯科長接過黃局長的手機打開,奇怪,桌面空蕩蕩的,竟然什么程序也沒有,除了一個撥號圖標和通信錄外。黃局長解釋說,原來里面有很多小框框,我也搞不懂派啥用場,就讓人都給刪除了。
原來是這樣。魯科長麻利地給黃局長的手機下載了一個打車軟件,又演示了一遍,教黃局長怎么使用。
魯科長忽然想起了什么,好奇地問黃局長,您要下載這個打車軟件有什么用?您不是有專車嗎?黃局長訕訕地笑笑,當調(diào)研員了,專車沒有了,有時出去辦點事,站在路邊半天,也等不到一輛出租車,不方便?。?/p>
在魯科長的協(xié)助下,黃局長利用手機的叫車功能,喊了一輛出租車。出租車司機在樓下摁喇叭的時候,黃局長簡直驚呆了,這么快,這么方便,手機真是神奇啊,再也不用傻乎乎地站在馬路邊等出租車了。
過了幾天,黃局長又找到了魯科長。
黃局長說,小魯啊,你上次幫我裝的那個打車軟件,真是個好東西,現(xiàn)在我出門辦事,又像以往一樣方便了。
說著,又掏出他的手機,對魯科長說,我聽說在手機上還可以預訂飯店,而且比直接去訂餐還便宜,你能不能也幫我裝一個這東西?
魯科長笑了,這個簡單,網(wǎng)上有很多可以訂餐的軟件,我們一家人都常用的,連我上小學的兒子都會用。不過,您要這個干嗎呢?我們單位原來不是一直定點在皇朝大酒店消費的嗎?
黃局長臉一拉,小魯啊,人走茶涼,我現(xiàn)在簽字不管用啊。今天晚上,我要請幾個老朋友吃個飯,聽說手機上訂餐可以便宜些,我就想著請你再幫我裝一下。
魯科長不吭聲了,幫黃局長在手機上下載了幾個訂餐的App平臺,又教了黃局長怎么使用。
黃局長拿著手機走了??粗S局長的背影,魯科長搖了搖頭。
又過了幾日,黃局長再次拿著手機,找到了魯科長。
魯科長笑著問,黃局長,是不是又想在您的手機上裝什么軟件?黃局長直點頭,對嘍對嘍,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這手機真是個好東西,除了打電話,還有這么多功能。不過,今天倒不是讓你幫我安裝,前幾天,我已經(jīng)讓我外甥幫我安裝了一大堆實用軟件,增添了好多好多功能。我這個笨腦筋,一下子學不會,只能慢慢來,這不,今天我第一次上淘寶買東西,但是,不知道怎么付款,所以來請教你。
黃局長,您也上淘寶買東西了???魯科長一臉驚詫。
對啊,真沒想到,淘寶上的東西,那么豐富,那么實惠。黃局長說,小魯啊,不瞞你說,以前家里光超市的購物卡,就根本用不掉,但現(xiàn)在不同了嘛,能省就省點,能便宜就便宜點嘛。
魯科長尷尬地點點頭,輕聲說,黃局長,今年太忙,沒給您拜年,您別見怪啊。
黃局長拍拍魯科長的肩膀,我理解我理解,你的心意我領(lǐng)了,再說,這段時間你幫了我很多忙嘛。
從技術(shù)科出來,黃局長立即喜滋滋地在網(wǎng)上下了單,買了兩大色衛(wèi)生紙。
就這樣,黃局長又成了單位里最新潮的人,所有的手機功能,他都很快學會并使用上啦!
新孟母三遷
去M市出差,順道拜訪大學同學孟小強。他家搬新家時我去過,下了火車我就直接打的奔往他家所在的小區(qū)。
敲門,門開了,是一個陌生人。聽說我找孟小強,陌生人直搖頭,不認識。
趕緊打孟小強電話。小孟說,我搬家了。
又搬家了?這回搬哪兒去了?我問。
孟小強給我發(fā)來了新家地址,帝豪家園。打的,告訴司機到帝豪家園。老師傅一臉茫然,說不認識這地方。又打電話給小孟,告訴他出租車司機竟然不認識,請他告知具體位置。小孟說,你告訴師傅,就在新的市政府大樓右側(cè),一個新開的樓盤。我說是新的市政府大樓,司機這回點頭說知道,就是有點偏,有點遠。
路上,與出租車司機閑聊。我問他,是剛開出租車吧?老師傅不樂意了,我都開了20多年的出租車了。我說,那你怎么連路都不認識?老師傅看看我,指著外面林立的高樓說,這些年,到處都在蓋樓,城市擴了一圈又一圈,像帝豪家園這樣的新樓盤,都是新冒出來的,跟春筍一樣,到處冒,名字又怪,難免有不認識的。
老師傅說的也有道理。我笑著說,幸虧邊上有個新市政府大樓,不然還真不好找。老師傅點點頭,表示贊同,接著說,你就說政府大樓吧,這些年,都搬了好幾次,弄得很多辦事的人撲空。
我疑惑地問,市政府大樓也經(jīng)常搬,為什么?
老師傅說,這些年,幾乎每任新領(lǐng)導,都會搬一次新大樓。
是不是越搬越豪華?我好奇地問。建豪華辦公樓,這可是典型的腐敗??!
老師傅搖搖頭,那倒沒有,事實上是恰恰相反,因為新大樓是急建的,甚至來不及好好裝修,所以,政府大樓倒是越搬越簡陋。
我更不理解了,那為什么還要經(jīng)常搬?
老師傅看看我,笑著說,你不是本地人吧?這個道理還不簡單,為了帶動周邊的樓盤唄。老師傅頓了頓,說,10多年的時間,四任領(lǐng)導,市政府大樓前后就搬了四次,東南西北四個角的地塊,就這樣都升值了。你要去的這個帝豪家園,那一帶蓋了好多房子,但因為偏僻,配套又差,根本賣不動。市政府大樓這一搬過去,跟以往一樣,這一帶的樓盤很快就會火起來。
原來是這樣。
到了孟小強家,他今天正好調(diào)休,在家。
閑聊了幾句,我說,你又搬家了,我們是不是該表示表示,慶賀一下?
孟小強難為情地直搖頭,慶賀啥?10年時間,我家就搬了三次家,人家都說我家是新孟母三遷。
我問他,為什么你家這么頻繁地搬家?
孟小強撓撓頭,說,第一次搬家,是我小學快畢業(yè)時,本來我家所在學區(qū)的初中很好,沒想到學校忽然搬遷了,搬到了位置很偏僻的城北,沒辦法,父母只好賣了老城區(qū)的房子,在新校區(qū)附近貸款買了一幢新房子,以便我還能讀那所中學。當時,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么好好的學校,要搬到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我家買了新房子搬了家之后,我們才明白,是為了促進那一帶樓盤開發(fā),有關(guān)部門才將學校搬過去的,同時搬過去的還有本市最大的醫(yī)院。很多人和我們家一樣,就是因為學校和醫(yī)院的搬遷,而買了那里的房子。
孟小強繼續(xù)說,我在那里讀了幾年中學,當時,爺爺奶奶與我們住在一起,爺爺身體不好,經(jīng)常要上醫(yī)院,幸虧醫(yī)院也搬過去了。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年,醫(yī)院忽然又搬走了,搬到了十幾公里之外的南郊。
我納悶,醫(yī)院不是剛搬過去不久嗎,怎么又搬了?
孟小強搖搖頭,嘆了口氣,當時市里新領(lǐng)導剛上任,準備大力開發(fā)南部,可是,因為隔了一條河,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那邊買房子,于是,你懂的,政府大樓先搬過去,唯一的這家三甲醫(yī)院,也被要求搬過去,南部就這樣慢慢火起來了。
為了給爺爺看病方便,父母商量之后,決定將房子賣了,再到南郊去買房子,于是,賣房,再貸款,再買房,我們家又跟著搬到南郊住了幾年。孟小強幽幽地說。
我想起來了,那正是我今天去的地方,孟小強的上一個家。我問他,那這次為什么又搬家呢?
孟小強苦笑了笑,后來,爺爺去世了,家里的錢也為了給爺爺治病花光了,還欠了不少債。我又在讀大學,家里入不敷出。正好領(lǐng)導又換了,城區(qū)的地也賣光了,沒地方開發(fā)了,新領(lǐng)導就看中了現(xiàn)在的這塊地,可是,這地方更偏僻,與主城區(qū)還隔了一座小山,沒人肯過來,于是,政府又一次搬遷,先在這兒蓋起了政府大樓,還有一些局機關(guān)也陸續(xù)在建。于是,周邊的地也跟著一塊塊拍賣了。不過,因為太偏,房價倒是便宜不少,我父母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就把前面的房子賣了,換了這里的房子,多出來的錢,正好拿去還債。
孟小強長長地嘆了口氣,這就是咱們家的新孟母三遷。
我不知道說什么好,拍拍孟小強的肩膀。我們站在他家的陽臺上,眼前,到處是腳手架,一座新城,正在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