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飛君 王維
[摘 要] 同伴交往對幼兒的社會化進行及發(fā)展有重要意義,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兒學習社交技能和策略、保持積極情緒和促進認知能力的發(fā)展?,F(xiàn)階段家庭教育中,幼兒的同伴交往存在如下幾個問題:家長對同伴交往意識不足,家長缺乏中肯的態(tài)度去教人際交往技能,孩子在交往過程中家長包辦過多,家長無法接納幼兒的同伴等。為了促進幼兒的同伴交往,建議家長: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教授正確的人際交往技能、鼓勵孩子嘗試進行獨立的人際交往、擴大孩子的人際交往范圍,誠心接納孩子的同伴,以此通過家庭教育的努力,提高孩子的同伴交往技能。
[關(guān) 鍵 詞] 家庭教育;同伴交往;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2-0222-01
一、同伴交往的含義
同伴交往是指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幼兒之間的一種共同活動并相互協(xié)作的活動,或者主要指同齡人間或心理發(fā)展水平相當?shù)膫€體間的相互作用,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兒在與自己年齡相同或相近的人的交往過程中感受、適應、協(xié)調(diào)和處理同伴關(guān)系能力的總和。幼兒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內(nèi)容,是幼兒最重要的社會交往能力之一。
作為孩子啟蒙教育的第一場所——家庭,對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現(xiàn)階段,家庭教育中對同伴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希望引起廣大家長的重視。
二、現(xiàn)階段家庭教育中幼兒同伴交往的誤區(qū)
(一)家長缺乏中肯的態(tài)度去教人際交往技能
由于幼兒生活經(jīng)驗不足,且具有自我中心的心理特點,有時候孩子想交朋友、希望與人友好相處,卻不知道怎么做,這時候需要家長教給孩子適當?shù)慕煌寄?。很多家長護短,當自己孩子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時,怕自己的孩子吃虧,孩子一出現(xiàn)爭執(zhí),就干涉孩子,卻不教孩子如何解決這個爭執(zhí)。
(二)孩子人家交往過程中,家長包辦過多
人際交往中遇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當孩子與同伴交往遇到矛盾和問題時,應該讓孩子迎著問題主動交涉,而不是回避或拖延。現(xiàn)階段,當孩子與同伴交往出現(xiàn)矛盾時,很多家長經(jīng)常出面干涉,阻止了孩子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
(三)家長對孩子的交往,過度反應
有個別家長深知幼兒的交往能力是在同伴交往中建立起來的,也會適當?shù)貏?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進行同伴交往,但是當同伴交往出現(xiàn)問題時,家長容易出現(xiàn)過度反應,比如不斷地質(zhì)問孩子為什么要這樣做、不斷教他該怎么做,甚至在以后的很多時刻,進行提醒。這種用力過猛的情況,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導致孩子內(nèi)心恐懼同伴交往,恐懼失敗,最終抗拒同伴交往。
三、家庭教育中促進幼兒良好同伴交往的措施
(一)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
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有助于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為了培養(yǎng)孩子能夠勇敢自如地與他們交談,家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努力:(1)家庭中,作為父母要做好榜樣作用,夫妻之間相親相愛,對長輩尊敬有禮貌,對待客人熱情等,如此良好的榜樣,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很好的人際交往藍本。(2)耐心地聽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特別是3~4歲左右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好,需要父母更多的鼓勵,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當孩子違背自己的想法時,也要冷靜地進行處理,而不是暴力讓孩子閉嘴。(3)當孩子在說話時,不要打斷孩子,讓孩子把想表達的思想表達清楚,更不能和孩子搶著說話。
(二)教授正確的人際交往技能
正確的人際交往技能能夠增加孩子人際交往技能的成就感,提高同伴交往的舒適度。家長可以在孩子與同伴交往時,適時地教給他們?nèi)穗H交往技能。比如,在游樂場,當孩子想玩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時,告訴孩子,首先可以問別的小朋友:“借我玩一玩好嗎?”若對方不肯,還可以問:“我的玩具給你玩,你的給我玩,我們交換玩好嗎?”若對方不肯,還可以問:“我們一起玩好嗎?”若對方還是不同意,告訴孩子,先去玩別的玩具,等這個小朋友走了,再來玩。這樣的人際交往技能的傳授,能夠讓孩子在下次面對同樣的人際交往情境時有法可依,慢慢地就有了獨自解決人際交往矛盾的能力。
(三)鼓勵孩子獨立解決同伴沖突
人際交往中遇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當孩子與同伴在交往時遇到矛盾和問題,應該讓孩子迎著問題主動交涉,而不是回避或拖延,更不能父母出面代為解決。家長有意識地引導、鼓勵,設(shè)法讓孩子體驗到交往中解決矛盾的成功與滿足感,從而增進人際交往技能。培養(yǎng)小孩解決沖突的能力,還要放手讓孩子接受各種性格的小朋友。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吃虧,所以避免自己的孩子接觸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但是這種保護,其實減少了孩子獲得處理沖突的方法。
四、結(jié)語
家庭教育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家長若能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的人際交往,則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會正常發(fā)展,從而為孩子社會性的發(fā)展,奠定很好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章璐,陶志瓊.2-3歲幼兒自我中心化與去自我中心化行為表現(xiàn)的個案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1-5.
[2]徐雪,胥興春.基于心理理論的幼兒同伴交往策略指導探析[J].教育探索,2015(2):40-43.
[3]鄒長纓.父母對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與人才,2011(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