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摘 要] 綜合課程設計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通過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鞏固和加深應用電子技術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提高對電子電路的分析、設計和實驗能力,為學生以后從事電子技術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 鍵 詞] 課程設計;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126-01
電子專業(yè)綜合課程設計實踐教學課綜合了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shù)字電子技術基礎、電子測量儀器、整機裝配工藝、電子技能實訓等多門課程的內容,取其精華,刪繁就簡。教材結構實現(xiàn)了模塊化,有較大的彈性和靈活性,合作學習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一、綜合課程設計電路的特點
通過學習,學生掌握了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測量,如電阻、電容、半導體二極管、三極管等,了解并學會了使用常用電子儀表、儀器設備,如示波器、低頻信號發(fā)生器及萬用表等,還掌握了簡單的焊接及調試技術。綜合課程設計既是一條線,將上述知識有機地穿在一起,又是一把尺,對學生所有學過的知識做一個衡量、檢測。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鍛煉學生獨立分析、設計電路的能力,我們沒有墨守成規(guī)地選擇現(xiàn)成的電子產品作為設計題目,原因有幾點:(1)使用現(xiàn)成的電路原理圖、現(xiàn)成的印制版電路,照葫蘆畫瓢地插件、焊件,學生不用動腦,生搬硬套,沒有創(chuàng)造的激情,不僅失去獨立去探索、設計的樂趣,更達不到我們的教學效果。(2)為了保證知識的實用性、連貫性。我們的教學目標是學以致用,學有所用,考慮到學生在模擬電子技術中學過的基礎知識,基本電路,我們選擇了門鈴電路。
門鈴的設計將模擬電子技術和數(shù)字電子技術結合在一起,通過音樂集成芯片的使用,使學生接觸并了解簡單的集成電路,揭開了以往學生心中“芯片”這一元件神秘的面紗。學生天生好奇的心理使他們對有聲、有光的產品非常有興趣,門鈴電路閃光信號、音樂信號的輸出極大地調動起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
二、綜合課程設計的教學過程
(一)總體方案、電路圖的設計、選擇
電路設計的第一步,讓學生根據(jù)我們課程設計的任務、要求和性能指標,用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單元電路組成一個整體,來實現(xiàn)各項功能,滿足設計題目提出的要求。設計首先要求學生用框圖來表示電路的基本原理,框圖大致包括5個部分:整流變壓器、整流電路、濾波電路、穩(wěn)壓電路、負載(即門鈴電路)??驁D有些關鍵部分要求他們用具體電路來表示。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開動腦筋,熱烈討論,往往因為一個框圖的設計爭得面紅耳赤。畫出詳細框圖后,便可進行單元電路的設計,要求學生查閱資料,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從而找到合適的電路。
(二)元器件的選擇、檢測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在印制電路板上進行元器件裝配時,選擇、檢測元器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整個電路用到了三種二極管,所以掌握這三種二極管的特性、用法顯得非常重要,教師要求每個學生回答出二極管的性能指標,以保證電路的連接流暢。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又復習了萬用表的使用方法、元器件的特性等,溫故而知新,學生都覺得又有了新的收獲。
(三)整機裝配、調試
這一步是最關鍵的一步,我們設計用的是萬能板,學生要自己設計印制版電路圖,電路圖必須安排合理、協(xié)調、疏密得當,一定避免元器件有的地方密密麻麻,有的地方空出一大塊??傊?,電路圖要清晰、明了、美觀協(xié)調。學生絞盡腦汁,在自己的板上畫了又畫,都想設計出最好的方案。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教師不厭其煩地認真查看每個學生的線路板布局,指導他們做出最好的效果。元器件的成型加工進行得非常順利,大部分學生做得非常漂亮,這和前一段的元器件焊接練習是分不開的。
(四)設計答辯
學生的門鈴都響了,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產品有更深刻的認識,教師需要設計答辯環(huán)節(jié)。答辯過程中要求學生拿著自己的產品,認真回答每一部分電路、每一個元件,甚至是每一根導線的作用。經過答辯后,大家對自己的產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三、綜合課程設計取得的成績
學生在綜合課程設計中取長補短、精誠合作,鍛煉了學生的現(xiàn)代企業(yè)意識,充分發(fā)揮了集體的力量。對于成績這個問題,我想用幾組數(shù)字說話:我們電子綜合課程設計裝配課時共10學時,答辯總結5學時。在第6、7學時,所有班級約有三分之二學生的門鈴都響了,在第9、10個學時,每個班級就只有幾個學生還在檢修電路,大部分學生的門鈴裝配早已結束,都開始集中精力準備設計答辯了。我對各班的設計成績作了一個統(tǒng)計:有98%的學生的門鈴設計都成功了,優(yōu)秀率達到了90%以上。
參考文獻:
[1]王代華.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yè)綜合課程設計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2]粟田禾.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6(2).
作者簡介:王海鷗(1971—),女,吉林省通化市人,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應用電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