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華偉
(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職業(yè)技術學校,廣東 陸河 516700)
[摘 要] 所謂問題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提出一系列問題,并鼓勵學生在動腦思考和探索中獲得知識,領悟道理,以達到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雙重目的。所以,為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時,教師要有效地將問題教學法與職教語文教學結合在一起,以確保學生在探究和思考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 鍵 詞] 問題教學法;職教語文; 《胡同文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062-01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有效地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就成為一線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指導思想。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語文教學一直采取的是“灌輸式”教學模式,課堂采取的都是“一言堂”模式,師生之間缺少互動,沒有交流,即便是有簡單的提問和思考,大部分也只是流于形式,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教學時,我們可以有效地將問題教學法與語文教學結合在一起,以確保學生在問題思考和交流中養(yǎng)成自主探究和學習的習慣。本文以《胡同文化》為例對如何有效應用問題教學法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分析探究、獨立思考中真正理解文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fā)展做好保障工作。
一、問題導入
我們一直都在說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端,是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事實上,我們并沒有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導致導入的價值并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也為了提高導入質量,在《胡同文化》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我選擇了問題導入法。
教學片斷1:
(多媒體播放北京的胡同)
師:看完這些視頻圖片后,誰能說一說胡同的特點?
生1:胡同很窄,但很長。
生2:胡同都是方方正正的。
生3:北京的胡同很多。
……
師:同學們說的這些都是胡同的特點,那么,誰能說一說“胡同文化”代表的是什么呢?
生1:胡同文化應該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吧。
生2:胡同文化應該是北京人的文化吧。
……
師:是的,胡同文化代表部分北京文化,也是北京人文化的一部分。還有其他說法嗎?今天我們來一起走進教材,感受一下作者筆下的胡同文化到底是怎樣的。
……
教師從直觀的胡同圖片入手,一是將學生不熟悉的胡同直觀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對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二是讓學生在問題思考中鍛煉能力,同時,也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使學生順利走進課堂。
二、問題探究
探究是對文本的深入了解過程,有效的探究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的能力,而且對學生理解文本中心思想,對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學生自主的探究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對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有關鍵作用。
教學片斷2:
師:在對文本閱讀后,想必學生對胡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我們討論一下胡同文化與胡同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胡同文化的“忍、封閉”與胡同的“方正”有關系嗎?
生1:有關系,胡同的方正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導致比較封閉。
生2:胡同文化是一種心態(tài)。胡同的方正讓人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忍”的性格。
……
師:是的,胡同文化與胡同有著密切的聯系,胡同的特點在不同程度上造就了胡同文化的特點,也在無形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
……
組織學生對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思考,當然除了上述問題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一起思考“胡同為什么是方正的?為什么這樣的胡同就有‘忍的胡同文化?”等,組織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步進行思考,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強化學生的理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對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提供保障。
三、問題交流
交流是對相關看法的思考,是對文本中心思想的看法。眾所周知,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對文本中心思想的教學、對文章中所采用的寫作手法等方面的教學都是教師的任務,很少有學生參與其中。但是,這樣的教學并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也不利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形成。因此,在課改下,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在彼此發(fā)表觀點和看法中思考問題,并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課的中心思想,進而使高效語文課堂順利實現。
教學片斷3:
師:剛剛我們對相關的問題進行了探索,了解了文本中的相關內容。那么,這篇文章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生1: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沒落和衰敗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生2:作者在文本中寄托了懷舊、傷感、留戀的感情。
……
師: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復雜的感情,樸實典雅的描述從多方面展示了胡同文化,也抒發(fā)了感情。
……
總之,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要從多角度入手來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這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以及綜合能力的鍛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我們要認真研究教材,要通過有效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之中,真正成為語文課堂的主體。
參考文獻:
鄭先東.試談問題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