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龍, 方海燕, 許平山, 李新永, 李龍
(1.安徽農業(yè)大學 輕紡工程與藝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工商職業(yè)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安徽 合肥 230041;3.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 徽文化傳承研習所,安徽 合肥 230011)
?
廢舊牛仔衣物在家用紡織品中的應用
袁金龍1, 方海燕2, 許平山3, 李新永1, 李龍1
(1.安徽農業(yè)大學 輕紡工程與藝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工商職業(yè)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安徽 合肥 230041;3.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 徽文化傳承研習所,安徽 合肥 230011)
為了滿足現(xiàn)代人的個性審美需求,體現(xiàn)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的藝術性和文化性。以《“衣”舊新福》系列家用紡織品設計實踐為例,探索廢舊牛仔衣物應用于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上的可行性方法。該方法不僅傳遞了低碳環(huán)保的設計理念,為廢舊牛仔衣物帶來二次生命,而且提升了消費者的文化品位,豐富了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品類。
廢舊牛仔衣物;家用紡織品;綠色設計
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對環(huán)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國在加入WTO之后,紡織服裝產業(yè)在國際市場上表現(xiàn)出強勁的競爭優(yōu)勢,但經濟的快速增長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這與國家倡導建立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不相符。
因家用紡織品具有實用和審美的雙重屬性,家用紡織品是用于營造溫馨、藝術的居室空間環(huán)境的軟裝飾藝術品,決定了它區(qū)別于繪畫、雕塑等純藝術品,而被廣泛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1],具有獨特而鮮明的個性。牛仔服裝自誕生以來就迅速地風靡世界,以其獨特的魅力融入到人類文化發(fā)展的進程中,并隨文化發(fā)展而變化。將廢舊牛仔衣物回收應用于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設計中,不僅可以增加廢舊衣物的利用率,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且滿足現(xiàn)代人的個性審美需求,豐富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品類。
分析目前中國廢舊衣物回收再利用的市場,無論是回收利用體系的建立,還是廢舊衣物在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領域的應用,都沒有形成一個成熟和完善的制度和體系。這方面的研究尚處于理論研究階段,大多數(shù)人對于廢舊衣物再設計的理念還停留在概念化的理解上,市場上將廢舊衣物應用于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的設計案例也很少。國內的獨立工作室都以小作坊為主,大多是消費者上門修改自己的服裝或服飾品,是一種被動營銷,以銷售設計師的改衣創(chuàng)意和工藝為主,相較于國外的批量生產和主動營銷,過于局限,且未形成規(guī)模,不利于發(fā)展[2]。據中國舊衣網創(chuàng)始人方曉東介紹,該網站有1 500多家企業(yè)注冊,但實際上約80%都是個體,中國的家用紡織品起步較晚,無論是工藝技法還是設計概念都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和完善[3]。相對于國內,國外的廢舊衣物回收再利用體系和制度卻成熟和完善得多:比利時“大地”環(huán)保公司專門做廢舊衣物的回收利用,無論是廢舊衣物的分類還是處理都有相當成熟的系統(tǒng);日本名古屋2008年就有近80%的服裝企業(yè)已經推出了環(huán)保服裝,這種良性循環(huán)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都加入到環(huán)保服裝的生產行列,使環(huán)保服裝種類層出不窮[4];在歐洲和美國也都有專門的廢舊紡織品回收組織,他們對服裝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很深的認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對于廢舊衣物回收再利用體系的運行也相當熟練[5]。
中國每年產生的廢舊紡織品超過2 600萬t,但回收利用率卻不足0.1%[6]。牛仔衣物在紡織行業(y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廢舊牛仔衣物在廢舊紡織品中也占有較大比例,廢舊牛仔衣物的回收再利用對于實現(xiàn)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有著重要的意義[7]。因此,對廢舊牛仔衣物回收再設計,無論是從環(huán)保角度還是從廢物利用的角度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更是迫切的。廢舊牛仔衣物回收再設計不僅順應人們追求低碳環(huán)保、綠色時尚的生活要求,還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廢舊產品的價值,充分利用有限資源,符合國家倡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8]。廢舊牛仔衣物回收再利用,不僅為其帶來二次生命,豐富了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品類,而且體現(xiàn)了低碳綠色的設計理念,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和實踐意義。從低碳環(huán)保角度出發(fā)選擇了廢舊牛仔衣物作為裝飾藝術品的載體,將廢舊牛仔進行再設計是高壓生活下人們對自然、本真生活態(tài)度的體現(xiàn)。廢舊牛仔衣物的再利用,無論從過程還是結果,人們都可以更直接地認識或參與到低碳環(huán)保的活動中,使人們對環(huán)保家用紡織品的認識更加深刻并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
牛仔文化伴隨人類走過了幾個世紀,反映著社會文化。牛仔服裝以其休閑的風格、簡單的搭配、經典的面料深受人們的喜愛。面對越來越多廢舊牛仔衣物的閑置和廢棄,如果一味地將其焚燒或掩埋,在某種程度上會對環(huán)境造成新的污染,產生資源的極大浪費。中國的牛仔服產量占世界服裝產量的1/2,伴隨著牛仔衣物消費數(shù)量的激增,廢舊牛仔衣物的數(shù)量也在日益增多,大部分廢舊牛仔衣物質量良好,依舊保持原有耐磨等優(yōu)良特性[9]。為了進一步了解廢舊牛仔衣物的市場閑置率或廢舊率,文中以合肥地區(qū)高校大學生為對象,進行了相關的調研,具體統(tǒng)計數(shù)據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合肥地區(qū)高校大學生擁有閑置或廢棄牛仔衣物的數(shù)量相當可觀,如果將這一數(shù)據擴大到全省乃至全國,將是一個龐大的數(shù)字。這些閑置或廢棄的牛仔衣物如果不能妥善地回收循環(huán)再利用,將對人們生存的環(huán)境造成極大的污染。
表1 合肥地區(qū)高校大學生閑置廢舊牛仔衣物數(shù)量統(tǒng)計
Tab.1 Quantity statistics of old jeans cloth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efei area
閑置廢舊牛仔服/件受訪者/人占比/%1~425247.75~919236.4≥108415.9
所以對廢舊牛仔衣物回收循環(huán)再利用,無論是從環(huán)保角度還是從廢物利用的角度都將是值得深入實踐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3.1 廢舊牛仔衣物的消毒處理方法
搜集和回收的廢舊牛仔衣物在設計應用前需進行消毒處理,一般實驗室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清洗法、物理法和化學滅菌法3大類。
1)清洗法是最普遍采用的一種消毒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清潔手段。首先要用肥皂或洗衣液在流動的水中反復清洗,接下來對清洗的衣物進行曝曬,一般需在天氣晴好的日子曝曬6 h左右。經過這種處理,表面附著的微生物大部分可以被清除。這種處理方法主要是處理閑置且不是較臟的廢舊衣物。
2)物理法即沸水消毒法??蓪U舊牛仔衣物在100 ℃的溫度下煮15~20 min,可將各型病毒殺滅,加堿或肥皂可以增強消毒效果。這種方法主要是處理較臟的廢舊衣物。
3)化學滅菌法即采用化學試劑進行殺菌消毒。常用的試劑有酚類消毒劑、氧化消毒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等,這種方法主要處理損毀和污染較為嚴重的廢舊衣物。
當前國內最為先進的消毒技術是由中民社會捐助發(fā)展中心研發(fā)的臭氧負壓消毒技術,該技術填補了同類相似技術領域國內外的空白,它適合于大批量廢舊衣物的消毒處理。
3.2 設計實例分析
當前家用紡織品市場的種類繁多,但產品整體的設計感不強,特色不鮮明。廢舊牛仔衣物應用于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設計中,可從某種程度上豐富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品類,滿足現(xiàn)代人的個性化追求,因此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市場發(fā)展?jié)摿?。據此,筆者課題小組實踐了《“衣”舊新福》系列家用紡織品創(chuàng)作,利用廢舊牛仔衣物的特性和結構進行設計,使其巧妙地與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相結合,為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讓消費者能切實體會到廢舊牛仔衣物再設計的魅力,《“衣”舊新?!废盗挟a品如圖1~圖3所示。
《“衣”舊新?!废盗屑矣眉徔椘吩O計,從實用和審美功能角度出發(fā),將“福”字的筆畫與沙發(fā)、茶幾、坐凳等有機結合,再現(xiàn)廢舊牛仔衣物再設計的獨特魅力。將“福”的示字旁、田部均設計成圓弧形,其他筆畫都只有橫和豎,極其圓滑、隨意但又有秩序,寓意做事低調沉穩(wěn),為人謙和恭敬,預示著家庭生活將更加和諧與美好。雖然“?!弊衷谏钪须S處可見,但將其轉變?yōu)榭刹鹦督M合的家用紡織品更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性、藝術性和裝飾性氛圍。對每個實物的形體變化更強調形式與功能的完美結合,整體的實物效果會因其文化性和藝術性而更具深遠影響。
《“衣”舊新?!废盗屑矣眉徔椘吩O計利用廢舊牛仔面料的獨特性,以漸變的手法將其應用于沙發(fā)的靠墊設計中,將廢舊牛仔衣物的口袋巧妙地應用于沙發(fā)靠墊的底部,賦予深淺的變化,更具時尚的個性。同時,將廢舊的白色絨布做成沙發(fā)套,兩種截然不同風格特征的面料有機結合,給《“衣”舊新?!废盗屑矣眉徔椘吩鎏砹嘶盍Γ瑺I造出溫馨、和諧的畫面。可拆卸的功能設計不僅為生活提供了方便,更將該系列作品由設計性表達深化為功能性和個性表達(見圖1)。該系列家用紡織品設計還將廢舊材料利用率最大化,將廢舊牛仔褲的腰頭制作成布藝花籃,花籃里面是空心的,即可作收納桶,也可放置報紙、畫軸等,集美觀實用于一體。同時,又將廢舊牛仔衣縫邊角料編制成腳墊,廢舊的牛仔衣物口袋制作成抱枕等(見圖2)。將廢棄牛仔邊角料制作成百福圖,利用廢舊牛仔褲裝的前后片、口袋等與福字造型的書架有機結合,創(chuàng)作出別具一格的另類書架。多種類的設計應用,廢舊牛仔衣物部位的巧妙應用,個性化的細節(jié)處理,盡顯《“衣”舊新福》系列家用紡織品個性、綠色、時尚的魅力(見圖3)。
圖1 《“衣”舊新?!废盗屑壹徶刹鸾饨M合沙發(fā)Fig.1 Detachable and composable sofas of the home textiles series-Yi Jiu Xin Fu
圖2 《“衣”舊新福》系列家紡配件Fig.2 Pictures of spare part in Yi Jiu Xin Fu
圖3 《“衣”舊新?!废盗屑矣眉徔椘啡皥DFig.3 Panorama of Yi Jiu Xin Fu
該應用研究以設計創(chuàng)新為手段,對廢舊牛仔衣物進行創(chuàng)新改造和藝術再設計,以一種新的形式再現(xiàn)廢舊牛仔衣物的獨特魅力,并結合廢舊牛仔衣物各部位特點開發(fā)出相應的系列家用紡織品,最大程度達到循環(huán)再利用的目的,從而更有效減少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廢棄的牛仔衣物在色彩、造型、質感上都有著自身的優(yōu)點,可用設計的語言和創(chuàng)新的眼光賦予他們二次生命。牛仔衣物契合了人們追求簡單、舒適、隨性的生活理念,其獨特鮮明的線跡裝飾、經典的廓型設計、隨性的搭配都體現(xiàn)了牛仔衣物自身的內涵。廢舊牛仔衣物的再設計將人體的美與服裝的文化內涵有機地結合,以廢舊牛仔衣物為載體設計出獨具特色家用紡織藝術品,不僅豐富了家用紡織品品類,也為以綠色設計為理念的家用紡織品的開發(fā)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徑。
廢舊牛仔家用紡織品要走向市場,必須具有社會和商業(yè)雙重屬性,與企業(yè)有效合作是實現(xiàn)其商業(yè)屬性并獲得市場認同的有效途徑之一。作為高校課題組,筆者團隊的生產能力和產業(yè)化有限,必須通過企業(yè)的推動來實現(xiàn)整個循環(huán)圈的完整;同時,企業(yè)可以通過開展廢舊衣物的回收活動,以積分或折扣的形式鼓勵消費者捐出廢舊衣物,以此再現(xiàn)企業(yè)的社會屬性,維護企業(yè)良好的社會形象。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及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各類移動終端的出現(xiàn)成為信息傳播和人們日常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此背景下,以“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為主題,借助現(xiàn)代新媒體模式進行宣傳與推廣,倡導人人愛環(huán)境、人人保護環(huán)境,這個過程需要大眾的支持和參與,希望以此方式將低碳環(huán)保的生活理念擴散到廣大消費者心中,從本質上提高人們素質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更多潛在的目標客戶群[10]。
《“衣”舊新福》系列家用紡織品在喚醒更多人綠色設計意識的同時,還帶動了廢舊衣物的回收再利用,成為一種時尚新潮流,為低碳環(huán)保的家用紡織品的創(chuàng)新設計提供了多種可能。將廢舊牛仔衣物進行再設計是人們對環(huán)保服裝、自然本真生活態(tài)度的體現(xiàn)。探索廢舊牛仔衣物應用于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上的可行性方法與途徑,不僅傳遞了低碳環(huán)保的設計理念,為廢舊牛仔衣物帶來二次生命,而且提升了消費者的文化品位,豐富了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品類,并推動廢舊衣物產業(yè)的發(fā)展。
[1] 賈京生.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設計與應用的特性解析[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9(1):22.
JIA Jingsheng.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home textiles design and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Zhejiang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0,9(1):22.(in Chinese)
[2] 李明.崇尚綠色設計暢想生態(tài)化衣生活時尚[J].文藝生活,2012(11):197-198.
LI Ming.Advocate green design ecological life style clothing[J].Wen Yi Sheng Huo, 2012(11):197-198.(in Chinese)
[3] 楊洋.回收企業(yè)利潤調查:牛仔褲、文胸最吃香[EB/OL].(2013-11-14)[2016-12-15]http://sh.eastday.com/m/20131114/u1a7775127.html.
[4] 張崢,王小雷.初探國外廢棄服裝的回收及再設計現(xiàn)狀[J].天津紡織科技,2010,48(3):5-8.
ZHANG Zheng,WANG Xiaolei.The recovery of foreign waste clothing and design situation[J].Tianjin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48(3):5-8.(in Chinese)
[5] 李鵬,葉宏武,陳永當,等.國內外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現(xiàn)狀[J].合成纖維,2014,48(4):42- 43.
LI Peng,YE Hongwu,CHEN Yongdang,et al.Status of recycle of waste textiles at home and abroad[J]. Synthetic Fiber in China,2014,43(4):42- 43.(in Chinese)
[6] 顧明明,唐世君.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需要形成產業(yè)集群[N].中國經濟導報,2012-01-14(2).
[7] 李健,石文斌,楊建忠.廢舊牛仔布的回收利用探討[J].國際紡織導報,2013,41(2):78-80,82.
LI Jian,SHI Wenbin,YAN Jianzhong.Investigation on recycling of waste denim[J]. Melliand China,2013,41(2):78-80,82.(in Chinese)
[8] 柯健.低碳經濟——我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2):68-73.
KE Jian.Low-carbon economy—The only way for China'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0,12(2):68-73.(in Chinese)
[9] 李健,石文斌,楊建忠.廢舊牛仔布的回收利用探討[J].國際紡織導報,2013,41(2):80.
LI Jian,SHI Wenbin,YAN Jianzhong.Investigation on recycling of waste denim[J].Melliand China,2013,41(2):80.(in Chinese)
[10] 趙靚.廢舊紡織品循環(huán)再利用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研究[D].武漢:武漢紡織大學,2015.
(責任編輯:盧杰,邢寶妹)
Application of the Wasted Cowboy Clothes in Household Textiles
YUAN Jinlong1, FANG Haiyan2, XU Pingshan3, LI Xinyong1, LI Long1
(1. College of Light Textile Engineering and Art,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 China;2. College of Art Design,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230041,China;3. Emblem Cultural Heritage Institute, 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230011,China)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modern people's aesthetic personality,reflect the artistic, decorative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home textile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feasible methods of applying the old cowboy clothing to modern home textiles, taking the work ofYiJiuXinFuas an example. The research not only delivered the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concept, brought the second life for old cowboy clothing, but also improved the consumer's grade and enriched the modern home textiles category.
wasted cowboy clothes,home textiles,green design
2017-02-15;
2017-05-08。
安徽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SK2017ZD41);安徽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201610364053);安徽農業(yè)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2016211)。
袁金龍(1977—),男,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民俗民藝與服飾文化、廢舊紡織品循環(huán)再利用、纖維藝術。 Email:yjl-0204@163.com
TS 941.61
A
2096-1928(2017)03-02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