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宗富 劉華勝 周富忠 唐承國
土壤與肥料
“最鎂”在高山蔬菜上的應用
譚宗富 劉華勝 周富忠 唐承國
欄目主持人:周富忠
1969年生,農業(yè)推廣碩士,現(xiàn)為利川市土肥站副站長,長期從事土肥新技術推廣工作。致力于利川市耕地肥力現(xiàn)狀及演變研究、土壤、肥料及農產品檢測技術研究、土肥項目申報及建設、耕地治酸、重金屬鎘污染等土肥技術專項研究、土肥學術研究。在多種農業(yè)專業(yè)權威期刊上發(fā)表《抗旱保土的高效農藝措施--旱地聚土壟作》、《恩施州節(jié)水農業(yè)實踐與成效》、《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運用與推廣》、《利川市耕地質量問題的調查與思考》及《恩施州耕地酸化的成因與對策》等論文40余篇。
導讀:“最鎂”為力拓肥料(沈陽)有限公司采用世界專利技術生產的一種堿性鎂肥,2016年在湖北利川高山和二高山不同海拔地區(qū)以蘿卜、甘藍、白菜為試驗對象開展應用試驗,結果效果突出,不僅提高了蔬菜的產量、抗病性,縮短了生育周期,而且增加了蔬菜外觀和品質。此外,還改良了酸性土壤,極顯著地提高了土壤pH值、陽離子交換量和硅鋁率。
“最鎂”——力拓肥料(沈陽)有限公司采用世界專利技術生產的一種堿性鎂肥,標識技術指標:MgO≥27%,堿性因子≥50%,pH值9~10;執(zhí)行標準GB/T 26568-2011,登記證號:農肥[2015]準備字4677號,專利證號:ZL200710159346.6。產品說明介紹該產品長效緩釋,補鎂控酸;能持久深入地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防止土壤酸化,減少鋁元素的毒害;提高肥料綜合利用率,減少根結線蟲病發(fā)生,促進作物健壯生長;釋放土壤中被固定的氮、磷、鉀等元素,避免土壤板結,是酸性土壤及酸化土壤補鎂、調酸的理想產品。
利川耕地酸化問題相當突出,耕地酸化面積大、程度深、分布廣、治理難,嚴重制約了利川農業(yè)的持續(xù)穩(wěn)步健康發(fā)展,特別是給蔬菜產業(yè)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齊躍山等部分老蔬菜基地因酸化而淪為“不菜之地”,直接威脅到利川“蔬菜大縣”的美譽。近幾年,農業(yè)部門大力宣傳、示范引導廣施石灰、增施有機肥等常規(guī)治理措施,耕地酸化問題得到了一定遏制和緩解,但pH值低于5.5的酸性土壤仍然超過70%,特別是pH值低于4.5的強酸性耕地面積還占近30%。
為快速有效治理利川耕地酸化,穩(wěn)步改善和提升耕地質量,利川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從2010年開始研究耕地酸化治理的新方法、新材料,篩選了奧力硅、大粒硅等堿性硅肥對作物增產明顯,對中和土壤酸性、提升土壤pH值有較好效果,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還發(fā)現(xiàn)碳酸氫鈉、碳酸鈉等堿性物料不宜用于治理耕地酸性,用量難以掌握,易造成作物燒根、燒苗;雙飛粉、滑石粉、石膏粉等材料對作物無明顯增產效果,短期內也未能發(fā)揮其中和土壤酸性的作用。
2016年初,由利川市眾邦農化經營部從力拓肥料(沈陽)有限公司引進新型堿性鎂肥“最鎂”,利川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選擇本地蘿卜、甘藍、白菜3種大宗蔬菜在高山和二高山不同海拔進行了試驗示范(表1),效果突出。
表1 “最鎂”試驗點基本情況
表2 “最鎂”試驗產量結果統(tǒng)計
表3 各試驗點常規(guī)施肥折純 kg/667 m2
表4 各試驗點每100株蔬菜感病病株變化
各試驗點在常規(guī)施肥的基礎上,667 m2增施 “最鎂”10 kg增產效果明顯 (表2),比常規(guī)施肥 667 m2增產462~1 371 kg,平均 667 m2增產 789 kg,增幅 8.14%~29.24%,平均增幅17.30%。將各試驗點常規(guī)施肥折純后(表3)與蔬菜增產幅度對比,發(fā)現(xiàn)隨著單位面積肥料總養(yǎng)分、純氮、氧化鉀投入量降低,增產幅度呈升高趨勢。說明施用“最鎂”后肥料利用率提高,促進了蔬菜對土壤中氮和鉀的吸收;因各試驗點磷的用量較大,鎂對磷吸收的促進作用未能得到體現(xiàn)。
在蔬菜生長中、后期田間觀察,施用“最鎂”后葉片顏色更深綠,植株更整齊,成熟期明顯縮短,可提前5~10天上市,白菜、甘藍葉片包裹的緊實度提高,這對蔬菜的長途運輸十分有利。
表5 部分試驗點蔬菜鈣鎂含量比較
各試驗點驗收時對病害發(fā)生情況進行調查,綜合感病率(只記病株,未記發(fā)病等級)見表4。施用“最鎂”可明顯提高十字花科蔬菜的綜合抗病性能,每100株蔬菜病株減少1~55株,平均減少16.8株/ 100株。在試驗區(qū)域,常年病害發(fā)生情況是白菜>甘藍>蘿卜。噴施對癥的殺菌劑對病害有較好防效,未噴施殺菌劑的團合、大溝、光明3個試驗點蔬菜病害明顯偏重發(fā)生。
收獲時取蔬菜植株樣 (大溝和光明未取樣)檢測其全鈣鎂含量,結果見表5。施用“最鎂”明顯增加了蔬菜的鈣、鎂含量,鈣增幅在15.18%~51.45%,鎂增幅為6.61%~76.08%。鈣、鎂協(xié)同作用表現(xiàn)明顯,蔬菜鎂含量提高其鈣含量相應也提高。相關分析表明,表5中施“最鎂”、未施“最鎂”及施比未施后的增產幅度3項指標鎂和鈣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939 5、0.992 6、0.831 9。
左邊為增施“最鎂”效果,白菜葉色更深綠、整齊度更高、田間露白更少;右邊為未施“最鎂”效果,葉片顏色淡黃、不整齊、稀疏、地面露白較多
蔬菜收獲后,對6個試驗點增施“最鎂”、常規(guī)施肥處理的土壤pH值、陽離子交換量(CEC)、活性鋁、有效硅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施用“最鎂”后土壤pH值提高0.14~0.30個單位、平均提升0.20個單位,提升幅度在2.68%~6.84%;土壤CEC值提高0.5~0.8 cmol/kg,平均提高0.7 cmol/kg,提高幅度在3.14%~5.37%;土壤硅鋁率提高0.08~0.16,平均提高0.13,提升幅度為4.35%~9.68%。對平均值進行成對二樣本分析t檢驗,結果表明,施用“最鎂”后土壤pH值、CEC、硅鋁率提高皆達極顯著水平。
總之,力拓肥料(沈陽)有限公司生產的“最鎂”堿性鎂肥是一種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新型肥料。對蘿卜、甘藍、白菜等高山蔬菜有明顯的增產作用,并能提高蔬菜抗病性能,縮短生育期,提高整齊度、葉片包裹堅實度、外觀和內在品質,增加蔬菜鎂和鈣的含量;不僅如此,還能改良酸性土壤,極顯著地提高土壤pH值、陽離子交換量(CEC)和硅鋁率。
譚宗富,湖北利川市團堡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
劉華勝,利川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周富忠,通訊作者,利川市土壤肥料工作站,445400
唐承國,力拓肥料(沈陽)有限公司
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