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逐漸探索新型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教學,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效果。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將針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淺談如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1-0083-02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僅僅是因為在考試中閱讀題型占有極大的分值,還因為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在當前的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并且很多教師不能良好地掌握教學重心,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使教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逐漸探索新型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教學,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效果。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將針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淺談如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并且學生是具有獨立意識的個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相比其他的教學策略有著更顯著的運用優(yōu)勢。于是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以《沁園春·長沙》的教學為例,這首現(xiàn)代詩作向?qū)W生展示長沙橘子洲頭的壯闊景色,也表現(xiàn)了毛澤東內(nèi)心的胸懷壯志。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可仍然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地鉆研。比如教師先要求學生在課前準備階段收集相關的資料,了解詩作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核心思想,以及掌握重點的詞意,而在課堂教學階段,教師不必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深入其中進行探討。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探討,讓學生各自來談一談自己對毛澤東的心境的理解,同時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啟發(fā)思考,深化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的主動性。
二、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誕生了許多高效的教學方法,其中情境教學法就是重要的代表,并且在實踐中產(chǎn)生了有效的運用機制。于是在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就以《再別康橋》的教學為例,這篇詩作向?qū)W生展示了康橋的美麗景色,也使學生了解到徐志摩對于康橋的特殊情感。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系統(tǒng)營造一個生動教學情境,同時加入相關的素材,讓學生可以直觀地接觸到《再別康橋》中那個靜謐、美好的校園。接著教師可以過渡到學生的實際校園生活,引發(fā)學生的對母校的思考,實現(xiàn)換位思考,用學生對母校的思考來理解徐志摩對康橋的眷戀。通過這樣的教學,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動的情境,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涵,同時結合自身的情感實現(xiàn)深層的啟發(fā)。
三、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不是一個高深的事物,并不是只有在課堂上才能進行,對于高中語文教師來說,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在日常學習中抓住碎片時間進行自主的閱讀。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散文教學章節(jié)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一個閱讀周期,同時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閱讀的書籍,比如《朝花夕拾》、《朱自清散文集》等書籍,學生則可以在課后學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愛的書籍進行閱讀。而在閱讀周期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來參加一次閱讀分享大會,引導學生進行自由的討論,學生可以分享最近讀了哪些書籍,又收獲了怎樣的啟發(fā),同時也可以向同學和老師分享一些精彩的文段,實現(xiàn)學生的思想交流。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主閱讀,豐富文學積累,提升文學素養(yǎng)。
四、轉換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不同于其他內(nèi)容,不需要教師過多的理論知識的講解,而要更加重視引導學生對作品思想與情感的理解。于是教師要轉換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就以《荊軻刺秦王》的教學為例,這篇文章向?qū)W生展示了荊軻刺秦的全過程,但是很多學生的文言文基礎有限,不能對文章實現(xiàn)有效的理解。于是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本劇的排練,選出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課前做好排練工作,熟練臺詞與表演流程。而在課堂導學階段,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形式,先讓學生來表演課本劇,其他學生則可以直接觀看課本劇了解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同時配合演員的極致表演,將荊軻的重義輕生、勇于犧牲直接表現(xiàn)出來,從而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需要過多的講解,就能創(chuàng)造更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喜聞樂見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五、總結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著其他內(nèi)容不可替代的教學作用,在緊張枯燥的高中學習中,閱讀課可以成為學生釋放學習壓力,擴展知識視野的有效途徑。同時通過有效的教學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這對于今后更長遠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幫助。于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將能顯著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并且,教師要意識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特點,不能采用其他學科一樣的機械教學模式,構建更加靈活的教學模式,使高中語文閱讀課散發(fā)自身獨有的教學魅力。
參考文獻:
[1] 蒲政倫.構建多元課堂教學情境激活高中語文閱讀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8:70.
[2] 劉書星.生本理念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J].中學語文,2016,18:39-40.
[3]牟方利.淺談如何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速讀,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