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永軍
摘 要:超限超載車輛擅自行駛公路運輸,是農村公路第一殺手,嚴重破壞公路及其橋梁設施,降低農村公路使用壽命,提高養(yǎng)護成本,引發(fā)交通事故,危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此,治理農村公路超載超限運輸以勢在必行。
關鍵詞:車輛違章超限;農村公路危害;治理對策
所謂超限超載運輸是指在農村公路上行駛的各種機動車輛裝載貨物超過路政管理規(guī)定的行為,當前干線公路超限超載運輸專項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因此大部分超限超載車輛繞行,農村公路成為超載車輛的“綠色通道”,給農村公路帶來非常大的隱患。
和人一樣,公路也是有生命的,超限運輸對農村公路危害最大,設計在15年的農村公路,通常不到2年就要重新翻修?!豆贩ā芳啊冻捱\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guī)定》都嚴禁車輛超限運輸,特別是嚴禁在四級公路上行駛。但由于運輸專業(yè)戶受利益驅動,超限運輸車輛行駛農村公路非常嚴重。超限超載運輸被稱為頭號“農村公路殺手”和“事故元兇”。
對農村公路造成損害,引發(fā)道路交通事故,同時還損害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因此整治農村公路超限運輸刻不容緩。
一、超限超載運輸對農村公路危害極大
1.嚴重破壞農村公路設施,增加公路維護費用,縮短農村公路使用壽命。有關資料專家分析,車輛超限重量的增加和其對路面的損害是呈幾倍數增長的,超限10%的貨車對道路的損壞會增加40%,一輛超載2倍的車輛行駛一次,對公路的損害相當于不超限車輛行駛16次;一輛36噸的超載車輛對道路的毀壞程度相當于9600車1.8噸重的小汽車對道路的破壞。司機和車主超限運輸每贏利1元錢,就會造成公路損壞100元的代價,路面就會發(fā)生結構性的破壞,造成路面網裂、變形、松散和坑槽等病狀??h道峪三線每天都有1000多部超載車輛在公路上來回行駛,全路段已經不堪負重,路面龜裂、錯臺、橋梁坍塌等情況非常突出。
2.對農村公路橋梁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超載車輛大多采取加裝鋼板彈簧等辦法,使車貨總量及軸載量大大超過了公路橋梁的設計荷載標準,從而導致了大部分橋梁涵洞出現拱圈開裂、橋墩變形直至坍塌,引起橋梁結構災難性的破壞。目前超載貨車是越超越大,越超越重,一輛5噸的貨車居然改造成20噸,甚至30噸的貨車,15噸的貨車則被改造成近100噸的貨車使用。目前,峪三線東尖山等橋已被拆除,峪三線龍鳳溝、安唐線桃樹峪等橋禁止汽車通行,只允許摩托車、自行車和行人通行。
3.造成國家規(guī)費大量流失,影響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籌措。超限運輸使得運價低迷,干擾了運輸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就允許個體戶跑運輸,早期的車主和司機收入很高,所謂“要致富、上大路”,“車輪一轉,鈔票成捆”?,F由于缺乏宏觀調控,造成供求失調,車多貨少,運力擴張,過剩運力擁擠在有限的貨運市場空間,車主為了攬取生意競相壓價,導致運價降低,而運價下滑又刺激了超限運輸,靠超限來彌補損失,從而形成越超限運價越低,運價越低越超限的惡性循環(huán)。
二、治理超載超限運輸的具體對策
超限運輸涉及到車輛生產、運輸市場、稅收管理和群眾利益等諸多問題,要徹底根治這一頑癥,必須全國聯(lián)動,以“堵”為主,綜合治理,標本兼治。
1.開展法制宣傳工作。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公路法》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擴大宣傳對象,讓廣大群眾尤其是駕駛員和運輸專業(yè)戶都學法、懂法、守法,為路政部門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執(zhí)法環(huán)境。同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利用群眾樂于接受的宣傳方式,向大家宣傳、介紹超限運輸的危害性,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并強調通過典型案例的剖析,進行生動、深刻的直觀教育,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交通意識和法治觀念。
2.完善制度、強化管理。要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對運輸市場的宏觀調控,立法機關及時制定有利于農村公路的規(guī)范文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合理調控運力,規(guī)范運輸行為,促進運輸市場運力與運量的供求平衡;加大查處違規(guī)企業(yè)力度,加強汽車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控制管理,禁止生產違規(guī)超限車輛,禁止非法改裝車輛。制定相關責任追究制度,杜絕“大噸小標”和倒賣產品合格證問題:公安交警要加強車輛落戶的源頭管理,把好車輛落戶關,凡是技術數據與改裝后的車輛技術數據明顯不符的應不予落戶;有關部門應對違規(guī)擅自改裝車輛的單位和個體業(yè)主給予依法取締,禁止違法改裝車輛上路行駛。對違規(guī)改裝車輛已辦理證照的要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對不符合規(guī)定的改裝車輛要注銷其證照,并從嚴處罰;貨運部門應嚴把貨源關,禁止車輛超限裝載。農村公路管理部門應對公路承載能力做出明顯的警示標志。
3.加強農村公路路政執(zhí)法隊伍建設。建立統(tǒng)一的農村公路路政執(zhí)法執(zhí)法主體,設立固定治超檢測站和配備流動治超檢測車輛,治理農村公路超載超限運輸行為。組建高素質的執(zhí)法人員,開展“四個教育”;宗旨教育、法律政策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提高執(zhí)法人員“三個素質”: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和法律素質;樹立群眾意識和服務意識“兩個意識”:增強依法行政,依法辦案的觀念,建立一支政治堅定、業(yè)務精通、作風優(yōu)良、執(zhí)法公正的執(zhí)法隊伍,提高路政人員的行政執(zhí)法水平,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需要。
治理農村公路超限超載運輸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斷的摸索和創(chuàng)新,只要政府重視,部門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常抓不懈,才能穩(wěn)定路況,保障農村公路完好暢通,促進經濟的健康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