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瓏
眾所周知,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考試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數(shù),可以說占了語文學科的半壁江山。但是學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數(shù)學生“談作文色變”,提起筆搜腸刮肚半天寫不出一個字來,因此學生一見作文心就煩。教師呢?也害怕作文教學,因為盡管他們很努力地講解,但學生仍然無所適從,一籌莫展。特別是作文的批改工作,更是費時費力,卻吃力不討好,學生的寫作水平很難得到提高。而且隨著弘揚國學帶來的學習中華文化的熱潮,加強作文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既然作文教學如此重要,那么,怎樣進行作文教學訓練并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從語文教學實踐出發(fā),結合種種教學經(jīng)驗,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明確觀察目的,激發(fā)觀察興趣
所謂觀察,就是指在有目的、有辨析地看的同時,調(diào)動其他感覺器官,去感知、認識客觀事物,以獲得人們所需要的生活材料。它表現(xiàn)為一種“看”,但這種“看”不是隨意的,而是有特定的目的的,因而觀察具有“看”的特定目的性,沒有明確目的的“看”不是觀察。因此,學生觀察必須有明確的目的,觀察目的越明確,學生越能明確地把握住觀察對象并深入細致、善始善終地進行觀察,觀察效果也就越好。因此,作文前,教師應該首先從思想上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做好充分觀察的準備,使學生所接觸的事物同他們的思想感情聯(lián)系起來。這樣,把作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就會以更大的熱情去練習寫作。
學生樂于觀察,才能經(jīng)常觀察,觀察能力才能提高,所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興趣也是十分必要的。作文前,可以選擇好觀察對象,指導學生觀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對大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產(chǎn)生觀察興趣。例如,以《落日》為題作文時,可以分三次組織學生傍晚觀察日落,明確觀察日落的目的,引起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調(diào)動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克服害怕、厭惡作文的心理,獲得特殊的教學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方法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觀察事物獲得生活實感,是作文的先決條件。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經(jīng)過長期觀察,創(chuàng)立了劃時代的生物進化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引導學生觀察事物,體驗生活,把接觸生活實際作為作文的起點,是很重要的方面。平時對周圍的人、事、物多觀察,多留心,到寫作文時才會有話可說。因此,學生必須學會觀察的方法。
1.觀察中的用心術。魯迅說:“要創(chuàng)作,第一必須觀察?!敝挥匈A備豐富的材料,寫文章才能揮灑自如。有一些學生寫起作文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像擠牙膏似的想一句寫一句,生編硬套,往往字詞不夠,究其原因大都是對生活缺乏觀察,或不習慣于思考。學生是活生生的人,生活中就有很多寫作材料,只要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寫作的源泉一定是長流不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察是汲取生活的源泉、獲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2.觀察中的分解法。學生觀察事物,不能走馬觀花,一定要細致深入。學生通過觀察,在頭腦中把握事物的整體并把它分解為各個部分。例如,在寫《一盆玫瑰花》時,把玫瑰花分解為莖、葉、花,并進一步觀察莖上的刺、葉子的顏色、葉脈的狀態(tài)、帶鋸齒的邊緣、花托、花瓣、花蕊、花色、香味等。這樣,學生既接觸到了事物,又有了親身感受,取得了第一手材料,形成了新經(jīng)驗,才能用文字真實準確地將它寫出來。
3.觀察要抓住重點。寫作觀察絕不能“走馬觀花”,更不能“日行千里”?!白唏R觀花”式的觀察,容易養(yǎng)成觀察的隨隨便便的習慣,而且往往停留于生活與事物的表面,不能深入于生活與事物的本質;而“日行千里”式的觀察,容易連表面現(xiàn)象也難以觀察到,更找不到現(xiàn)象與現(xiàn)象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達不到深化情感體驗、提升認識與思考的目的。所以,采用分解法并不是把事物寫得越細越全越好,因為面面俱到,沒有主次,文章就成了流水賬了。所以,觀察必須分清主次,抓住重點,細致觀察,詳細描寫。
三、教師要對學生的觀察加強指導
指導學生觀察社會生活和自然景物,豐富他們的視覺形象是寫作的物質基礎。在觀察中,教師要給學生以切實指導,積極引導學生觀察事物,注意事物特征,特別是注意可能被忽略的重要特征。
指導學生觀察,還要幫助學生事先制定好觀察計劃,使觀察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例如,野游、文體活動、學科競賽等。指導學生隨時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學校內(nèi)的人、事、物以及學習生活,都應該是觀察的對象。引導學生寫自己的生活,讓他們說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學生占有充足的寫作素材,為上作文課做好充分準備,學生寫起來也就會得心應手。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堅持經(jīng)常
學生的觀察能力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培養(yǎng)起來的,必須經(jīng)常地進行觀察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意識,才能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學生越觀察越善于觀察,越善于觀察越會思考,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當然,為師之道,教無定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教師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