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儒家學(xué)說的創(chuàng)始人。他之所以能成為弟子三千、名揚(yáng)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時候的刻苦勤奮分不開的,也正所謂是“天才來自勤奮”。
史書言,孔子的母親在他剛剛?cè)龤q的時候,就教他讀書識字,到四歲的時候,他已會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母親說:“昨天我教你的字會背了嗎?”
孔丘說:“都記住了?!?/p>
母親說:“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p>
孔丘睡覺,是和哥哥在一起。這天晚上,他鉆入被窩后對哥哥說:“哥哥,娘教給你的字都記住了嗎?”
哥哥道:“都記住了。你呢?”
孔丘說:“我已經(jīng)練了多遍,也許都記住了,可又沒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會的,娘一定非常傷心和難過。不行,我一定要起來再多練幾遍?!?/p>
哥哥被他這種刻苦學(xué)習(xí)、孝順母親的精神所感動,心疼地說:“天氣涼了,別起來練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我能覺出對錯,也好對你寫的做個檢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寫了起來。每寫一字,就念出聲來。可這聲音越來越輕,當(dāng)他寫完最后一個字的時候,聲音也聽不到了。哥哥驗(yàn)完他的最后一個字,聽著他那均勻的呼吸,望著他甜中帶笑的睡容,既心疼又愛憐。
第二天一早,在母親考核時,他一遍通過。母親驚喜道:“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過了一天,就如此滾瓜爛熟,將來準(zhǔn)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著母親欣喜的面容,高興地笑了。然而在這微笑中,卻伴著兩行淚水。
站在旁邊的哥哥,深深地理解孔丘,知道在弟弟超人的天資背后,更多的則是他那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
(節(jié)選自《孔子的故事》,題目為編者加,有改動)
寫法出擊
要說明一個觀點(diǎn),怎樣才能讓讀者完全理解且印象深刻呢?那就寫有意義的事,能給人啟發(fā)的事吧。如選文在闡述“天才來自勤奮”這一觀點(diǎn)時,就講了一件孔子小時候勤奮學(xué)習(xí)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故事的起因是小孔丘識字,母親說第二天要檢查;經(jīng)過是睡覺前,小孔丘和哥哥交流,因沒有把握而在哥哥的肚皮上練字;結(jié)果是第二天小孔丘考核過關(guān)。最后一段通過哥哥的心理描寫,告訴讀者一個道理:超人的天資背后,更多的則是弟弟那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即“天才來自勤奮”。這樣專注寫好一件事,娓娓道來,條理清晰,寓理于事的文章,能給人啟迪,讓人過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