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嫦維:綿延不絕的母愛
今年55歲的鄒嫦維,是道真自治縣隆興鎮(zhèn)大聯(lián)村蜂蜜埡組一位平凡的農村婦女,患有嚴重的類風濕,牙齒、耳朵、關節(jié)經常疼痛,但她卻表現(xiàn)的像個沒事兒的人一樣,依然樂呵呵地操持家務。
婆婆已經過世,公公年老多病,鄒嫦維盡心盡力照顧著公公,公公一年四季穿得干干凈凈,公公牙齒不好,她就把飯菜做得軟軟的,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東西,她第一個拿給公公嘗。她說就是給孩子做個榜樣,希望自己老了的時候,孩子也會好好孝敬我。老人說起他的這個兒媳,也是滿滿的幸福。
丈夫廖國華是隆興鎮(zhèn)大聯(lián)村民選主任,平時工作很忙,無暇顧及家庭。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收入并不多,鄒嫦維卻從不埋怨,總是默默地擔起家庭的重擔。
鄒嫦維夫婦有一兒一女,兒子畢業(yè)于華中科技大學,現(xiàn)就職于重慶市。鄒嫦維最大的痛苦來源于女兒廖丹,廖丹6歲之前還是一個聰明活潑的孩子,然而不幸悄然降臨,他們發(fā)現(xiàn)孩子一個人的時候也在笑,而且還經常自言自語。為了讓心里有個底,鄒嫦維夫婦帶著孩子到醫(yī)院檢查,結果如五雷轟頂——癲癇。自此,鄒嫦維踏上了為孩子求醫(yī)的艱辛之路,遠至北京、上海,近至成都、重慶等,只要聽說哪家醫(yī)院有可能能治療癲癇的她都會去。鄒嫦維本身身體不好,坐車暈車,坐船暈船,只要是去一趟醫(yī)院,對她而言難受得如走了一趟鬼門關。雖然歷經千辛萬苦,但是廖丹的病情并沒有好轉。
因廖丹患病,平常人家也不愿意打親家,2010年,廖丹嫁給三龍村王二山組村民夏學建,夏學建經常在外打工,且夏學建的父母年紀太大,也無法照顧廖丹。鄒嫦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得已,2011年,鄒嫦維不顧周圍鄰居的反對,毅然將已懷孕的廖丹接回家親自照顧。懷孕的廖丹什么都不懂,經常一天都不吃飯,導致腹中胎兒營養(yǎng)嚴重缺乏,2011年12月,廖丹誕下一子,只有4斤,取名夏豪。
因為先天條件不好,孩子一出生就得往醫(yī)院跑,自此,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又成了鄒嫦維常去之地,暈車、暈電梯,站著走進電梯,軟成一團被旁邊的人扶出來……但她都無怨無悔。夏豪腸胃不好,不愛吃東西,已經5歲的他還不能說話,只能說單個字,比如:好、哦、要等特簡單的字。但鄒嫦維卻從沒有嫌棄過她的女兒和外孫,依然照顧的妥妥當當。
夏豪雖然不能說話,但特別懂事,聽得懂大人說話的意思,看到有客人來家里,他就端出花生、瓜子,還把最喜歡吃的牛肉干都拿出來。這對外婆鄒嫦維而言,已經是值得欣慰的了。
鄒嫦維因類風濕住院期間,因沒人照顧,只得將廖丹帶在身邊,廖丹雖然有病,但還可以為鄒嫦維做些小事,比如洗臉、梳頭,這都讓鄒嫦維感動不已。出院的鄒嫦維離不開藥的支撐,每隔兩月就會到醫(yī)院拿藥,且藥費價格不菲。她說:我都不想花這么多錢在我這沒用的身體上,可是如果我垮了,誰來照顧我的丹丹,我的豪豪……她的話讓親人們潸然淚下。
母愛是一種勝于一切的感情,也是一種甘心付出、蠟炬成灰的思想境界。當子女取得成績的時候,她會感到高興和欣慰,當子女患上疾病的時候,她會不離不棄……慈母鄒嫦維,就是這樣一個給孩子溫暖,讓人感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