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奧會是世界上第二大精英競技體育賽事。將殘奧會與奧運會一起舉行,旨在與健全人一道展現(xiàn)殘疾人體育運動。但是,盡管有創(chuàng)紀錄的來自160個國家的4350名運動員獲得里約殘奧會的參賽資格,殘疾人男女運動員并非總是給予平等的競爭平臺。
艾塞爾(中間者)在展示高超技巧
喬治·艾塞爾在1904年奧運會奪得6枚獎牌。他是參加此水準國際體育賽事的首位殘疾人。
艾塞爾是德裔美國體操運動員,他小時候在火車事故中失去了一條腿,后來加入圣路易斯當?shù)氐捏w育俱樂部——康科迪亞體操協(xié)會,1904年夏季奧運會正好在圣路易斯舉行,艾塞爾獲得跳馬的金牌。在這項艱苦的賽事中,運動員躍過長馬不得借助跳板。這一勝利或許是殘疾人男女運動員與如今奧運健兒一同參賽的先導。
二戰(zhàn)后,大量退伍老兵坐著輪椅回歸平民生活,這是他們承受戰(zhàn)傷的結(jié)果。
他們因醫(yī)療系統(tǒng)沒有能力處理其傷病而被忽視。但是,當路德維?!す盘芈┦縼淼桨捉饾h郡斯托克曼德維爾醫(yī)院時,他徹底改變了對傷兵們的治療。通過其醫(yī)學專業(yè)知識、先進方法和愛,古特曼幫助傷者們通過競技運動進行康復。1948年,倫敦奧運會開幕當天,他主持了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有16名受傷男女軍人參加。
運動員在東京殘奧會前在斯托克曼德維爾進行訓練
莫恩點燃2012年倫敦殘奧會圣火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期間,奧委會將費恩利杯(表彰對奧林匹克精神立下殊勛者)授予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的組織者,這個特殊奧運獎項首次來到英國,并且第一次被頒發(fā)給為嚴重殘疾人士設(shè)立的體育組織。這是殘奧運動的一個里程碑,并確認了殘疾人體育與主流體育應(yīng)該并肩發(fā)展。
以色列運動員參加1972年殘奧會的鐵餅比賽
1960年,來自23個國家的約400名運動員在羅馬參加了第一次真正的殘奧會——當時被稱為第九屆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
其中一人是32歲的弓箭手瑪格麗特·莫恩,英國有史以來第一位殘奧會金牌獲得者。莫恩還代表英國參加了女子50米仰泳比賽,并作為唯一參賽者贏得比賽。莫恩講述了她和她的英國隊友如何通過叉車登上羅馬的飛機。她因在1960年奧運會的首日參賽和點燃60年后的2012年倫敦殘奧會圣火而創(chuàng)造了歷史。
古特曼博士的殘奧會夢想是讓每位殘疾人運動員都能以平等機會與奧運選手一起競爭。
但在1968年,墨西哥城由于技術(shù)難題拒絕舉辦殘奧會。這對日益發(fā)展的殘奧運動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它說明奧運會主辦城市不愿提供殘疾人通道。后來,特拉維夫舉辦了1968年殘奧會。1988年,殘奧會和奧運會達成協(xié)議將在同一城市舉行?,F(xiàn)在,主辦城市必須申辦兩場奧運會。
在海德堡舉行的1972年殘奧會只設(shè)了10種不同的項目,因為截肢者和視障運動員還沒有被允許參賽。
但是,對于那些取得參賽資格的運動員,德國殘奧會以“啤酒帳篷”的形式提供了一些輕松氛圍。這一無障礙公共區(qū)域成了運動員休息期間娛樂的舞臺。新的多元化的文化項目幫助培育了社區(qū)意識,并在運動員和國家之間建立了聯(lián)系。“啤酒帳篷”傳統(tǒng)在后來的國際斯托克曼德維爾運動會以及1976年、1980年和1984年的殘奧會都得以延續(xù)。
盲人門球比賽
盲人門球是僅有的為殘疾運動員特別是視障運動員發(fā)明和設(shè)計的兩個殘奧會體育項目之一。
1500米輪椅賽
規(guī)則很簡單:將球扔進其他球隊的網(wǎng)中。每個球里面都裝著鈴以便讓球員找到它,門球的重量是籃球的兩倍。球員的上肢力量意味著他們能以高達60英里的時速扔球。所有球員都戴上眼罩,球場四周配有觸覺線,可讓球員輕松操控。這項運動是在1976年多倫多殘奧會引進的,并在此后一直為盲人運動員舉行。
硬地滾球比賽
1984年,因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奧運會迷住了兩個東道主國家美國和英國,殘奧選手在大西洋兩岸展開了競爭。
輪椅運動員原本在伊利諾伊州尚佩恩比賽,但財政問題意味著其在最后一分鐘才遷址自己的精神家園——斯托克曼德維爾。其他比賽在紐約舉行。這是最后一次殘奧會與奧運會在不同城市或國家舉行。1984年殘奧會因引入精拋游戲——硬地滾球而受人關(guān)注,硬地滾球是專為殘疾運動員開發(fā)的第二個項目。
1988年,漢城殘奧會現(xiàn)在被認為是現(xiàn)代殘奧會的起源。
首爾是容納奧運會和殘奧會的第一個主辦城市。殘奧選手通過相同的鏡頭像奧運選手一樣讓世界觀看和歡呼,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本屆賽事也首次誕生了由國際奧委會批準的殘奧會會旗。參賽人數(shù)創(chuàng)了紀錄包括來自61個國家的3057名選手,總計有18個不同的運動項目—— 從田徑到游泳、輪椅籃球到賽跑。
殘疾人參加冬季殘奧會
雖然第一屆冬季殘奧會于1976年在瑞典舉行,但法國于1992年同時舉辦了第一屆冬季殘奧會和奧運會。
事實上,這是法國有史以來舉行的第一屆殘奧會。1992年冬季殘奧會,由蒂涅和阿爾貝維爾舉辦,出現(xiàn)了殘奧運動歷史的難忘時刻。當時,殘疾滑雪者被允許與健全冬季運動員一起參賽,且他們與奧運選手使用相同的設(shè)施。1992年冬季殘奧會只有兩個項目:北歐兩項和高山滑雪。后來,該賽事已擴大到包括殘疾人滑板滑雪等7大項。
輪椅橄欖球比賽
輪椅橄欖球——最初稱謀殺球——被證明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傷殘運動,只因其擁有積極進取、充分接觸的攻勢。
輪椅橄欖球借用了冰球和橄欖球聯(lián)盟的規(guī)則,允許四肢癱瘓的運動員進行進攻和防守。加固了的鋼筋輪椅,使參賽者可以圍著球場旋轉(zhuǎn)并彼此碰撞。由于觀眾喜歡,輪椅橄欖球作為表演項目出現(xiàn)在1996年亞特蘭大夏季殘奧會。也許正因為這些令人情緒高漲的比賽,亞特蘭大殘奧會成為第一個獲得大眾媒體贊助的殘運會,預(yù)算達8100萬美元。
2000年悉尼殘奧會是標志著運動進展的又一年,盡管殘奧會陷入了爭議。
12人西班牙籃球隊中的10人并沒有智力殘疾,卻被招募來提高他們的整體表現(xiàn),這讓組織者感到震驚。這些運動員很快被曝光,國際奧委會作出回應(yīng),在以后的殘奧會中取消了所有與智力殘疾相關(guān)的項目。這個決定直到2012年倫敦殘奧會才被推翻。悉尼殘奧會的興奮劑檢測呈陽性人數(shù)也創(chuàng)下自1992年以來之最。
英國選手埃莉諾·西蒙茲在殘奧會S6級女子100米自由泳決賽后喜極而泣,她以1分18秒75的成績獲得金牌。
全球觀眾看著艾麗·西蒙茲——英國隊最年輕的選手只有13歲——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的S6級百米和400米自由泳比賽中奪得金牌。那年,西蒙茲獲得了2008年度BBC青年體育人物獎,以表彰她鼓舞人心的成果。南非的娜塔莉·杜·伊特也成為第三位晉級奧運會的截肢者,與健全運動員競爭,并在10公里馬拉松游泳賽中獲得第16名。
英國的喬尼·皮考克獲得T44級100米比賽的金牌
2012年倫敦殘奧會邀請全英國參加“見超人”活動,使公眾對殘疾體育的態(tài)度發(fā)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門票售出270萬張,創(chuàng)下紀錄,英國第四頻道電視臺對其進行500小時的整個賽事報道,比2008年北京奧運會增長400%??傆嬘?000萬人收看倫敦殘奧會,有630萬人收看并見證了喬尼·皮考克獲得T44級100米比賽的金牌,創(chuàng)下英國收看殘奧會比賽觀眾最多的紀錄。2012也是奧斯卡·皮斯托留斯成為第一位被截肢選手參加夏季奧運會比賽的一年。
2016年里約奧運會在開始前就充滿了爭議,包括門票銷售不佳,經(jīng)費削減,場館的變化以及興奮劑指控后對俄羅斯的禁令。
來自160多個國家的運動員將在34個比賽場館中爭奪22個大項、528個小項的獎牌。里約的奧運會和殘奧會村占地超過100個足球場,有12層樓高;令人高興的是,平均等候電梯時間只有43秒。第一次,在出發(fā)前往里約前,遺產(chǎn)圣火在斯托克曼德維爾被點燃,點燃了殘奧會圣火以致敬古特曼博士的遠見卓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