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蕾
【關鍵詞】 學生;激勵性;評價;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04—0463(2017)
09—0077—01
激勵性發(fā)展評價是學生評價的一種,是在充分把握學生心理,維護學生自尊的基礎上,重視發(fā)掘學生個性特點,以信任、鼓勵和期待的語言或者行動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
一、正確認識激勵性發(fā)展評價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學生的評價制度改革成為學校管理制度改革的難點和熱點。對于激勵學生的方式,教師以往運用了各種方法,比如用小紅花、紅五星或者用本子、筆等學習用品進行獎勵,這些獎勵曾經在激勵學生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來已久的應試教育使人們形成了以“分數(shù)”為中心的評價觀,其單一的評價目標、評價方法和評價主體,導致了學生的片面發(fā)展、被動發(fā)展,只能給少數(shù)孩子帶來成功的體驗。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獨有的特點和光芒,需要我們的老師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之處,去幫助他們盡情地閃爍自己的光芒。讓每一個孩子都陽光健康,博學多彩,自信自強。
我們知道,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發(fā)展評價,一方面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愛,肯定已有的成績,意識到自身的優(yōu)點。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看到自己不足,但是又不能失去信心,引導學生認識自身與更高水平的差異,以激發(fā)學生心理的矛盾運動,激發(fā)其內在的潛能,激發(fā)學生張揚個性、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但是激勵性發(fā)展評價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表揚。只有恰如其分的表揚才能起到激勵作用,無原則的表揚只會適得其反,達不到對學生應有的激勵作用。
二、正確運用激勵性發(fā)展評價
1. 要用好語言激勵。英國教育家羅素說過:“教育語言應當是引火線、沖擊波、興奮劑,要有啟人心智、激人思維的功效?!币痪淙胛⒍钋榈年P注、一聲充滿溫馨和期待的呼喚、一段恰如其分的贊美——都飽含著教師真誠的關愛、深深的理解、殷切的期盼,像春雨潤物,營造出催人奮進的、和諧的育人氛圍。在小學教育中,如果老師能夠讓學生在愉悅的心理體驗中接受其勸告、形成進取的自信,有助于學生克服消極情緒,實現(xiàn)師生心靈的溝通。
在語言激勵評價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注意出語的慎重和得體。第二、要讓對方明確地接受并理解。第三、語言激勵與其它身體語言密切配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 要用好行為激勵。行為激勵也叫無聲激勵,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利用非語言行為(包括教師的威信、風格、氣質、表情、精神、手勢、姿勢等)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發(fā)展評價的活動。它以無聲的行動,把學生們注意力吸引到教師的行為狀態(tài)上,產生很強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去激勵學生。比如在在小學體育課上,學生作對了應有的動作,教師興奮地舉起右手,打個“V”的手勢,不僅給做對了動作的學生以鼓勵,還可以鼓舞其他正在努力的學生。老師在作業(yè)輔導時,發(fā)現(xiàn)學生有了一種解題的新思路,微笑著對學生點點頭,目光中飽含著贊賞與鼓勵—— 這些都是教師有意識的利用非語言因素的感染力量來增強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往往能起到“潤物細無聲”,“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良好效果。
3. 要用好評語激勵。作評語評價包括平時對學生所寫的作業(yè)下評語、學期末或者其中時給學生下評語,以及在特定情勢之下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如書信中的交流、板報上的表揚、網頁上的宣傳等等)。
但是,在激勵性評語的撰寫中要注意幾點:第一、要筆蘊真情,評價具體。筆蘊真情,是要增強人情味,體現(xiàn)教師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真實情感;評價具體,是指評價的對象、內容、語言要具體,不能濫用一些空話、套話。第二、要委婉含蓄,心有靈犀。思想交流的最高境界在于兩者心有靈犀,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正是如此。教師通過評語指出學生所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或某些方面的發(fā)展意向時,要注意講究藝術,語言不宜過于直白、尖刻,而要努力做到含蓄委婉、柔中藏剛,必要時點到即止,力求學生能神領、意會。第三、要輕松活潑,諧中有趣。評語是教師給學生的“禮物”,不宜過于沉重、呆板,應用貼切恰當?shù)男稳菖c學生微微而談,寓教于生動風趣的文字,讓學生在愉悅中正視現(xiàn)實,改正錯誤,輕裝前進。
4. 要用好評價冊激勵。評價冊激勵方法,注重了過程性評價,記錄了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的成長軌跡。體現(xiàn)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通過學生自我、同學之間、教師和家長,以及社區(qū)的共同參與,把一個學生完全真實、形象的一面展示在大家面前。
總之,激勵性發(fā)展評價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學生評價方法,要在科學的基礎上實施,既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找到前進的動力,也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進學生完善人格獲得發(fā)展。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