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珠 ,許學洪 ,許玉云,嚴馮權,鄧坤怡 ,馮光欽
(1.茂名市市民公園管理處,廣東 茂名 525000;2.茂名市林科所)
大苗植樹具有見效快、效率高、景觀效果好的優(yōu)點,園林建設中,目前普遍采用[2,3]。其中 6~8cm 胸徑的喬木,以價格低廉,種植成活率高,植后恢復生長快,而且容易施工,更受歡迎。2012年5月,茂名市市民公園結合園區(qū)的綠化建設,在公園西南側規(guī)劃約60畝的大苗培育苗圃,計劃利用1到5年時間,培育出一片園林綠化大苗,滿足公園后續(xù)建設及周邊園林綠化的苗木需要,種植了常用的樹種木棉、宮粉紫荊、黃花風鈴木、雨樹、藍花楹5個。到2017年,苗木生長達到了綠化出圃的規(guī)格,陸續(xù)出圃。
培育苗圃位于茂名市郊區(qū),市民公園西南角。東經(jīng) 110°19′-111°41′,北緯 21°22′-22°42′,為熱帶亞熱帶過度性氣候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拔高度60m。四季不明顯,年平均溫度22.3~23.0℃,降雨集中在夏季,臺風降雨往往造成災害。年雨量在1500.0~1800.0mm之間。土壤為赤紅壤。試驗地原為桉樹、松樹殘次林地,經(jīng)過清理雜灌木,平整土地,疏通排水后,再挖穴種苗。
苗木采購自廣州龍洞熱林所苗圃場,為1年生營養(yǎng)袋種子培育苗木,苗高35cm。
清理現(xiàn)場雜物,疏通排水。挖穴規(guī)格40*40*30cm,種植株行距1.5*2m。用塘泥做基肥。2012年5月種植。植樹后進行撫育管理,包括淋水,除草,追肥,修技。
每年5月份觀測1次,包括樹高、地徑、冠幅,每樹種隨機抽取20株測量。用microsoft excel數(shù)據(jù)分析工具進行樹種間生長比較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經(jīng)過5a生長,所種植的5個樹種平均樹高達5.14m,其中最大的是雨樹,6.1m,其次是藍花楹,為5.92m,最小的是黃花風鈴木,4.26m;5個樹種平均胸徑達到7.35cm,其中最大的是雨樹,胸徑生長達到9.37cm,其次是木棉,平均胸徑達到8.97m,最小的是黃花風鈴木,平均胸徑只有5.37m;5個樹種平均冠幅達到3m,其中最大的是雨樹,達到4.2m,其次是藍花楹,平均冠幅達到2.69m,冠幅平均值最小的是黃花風鈴木,只有2.68m。
經(jīng)過5a后苗圃培育,82%苗木的胸徑都達到5cm以上,其中以雨樹100%胸徑超過5cm,其次是木棉,95%超過5cm。再次藍花楹,90%超過5cm,最低的是黃花風鈴木,達到5cm胸徑的只占60%。具體見附表2:
從表3可以看出,經(jīng)過方差分析,所種植的5個樹種,無論樹高、胸徑、冠幅的生長,總體上差異都達到極顯著水平。又從表4各樹種間生長差異性比較分析得知,在樹高生長中,雨樹、藍花楹的生長量極顯著地快于其它3個樹種,而宮粉紫荊高生長量又極顯著地大于木棉與藍花楹黃花風鈴木,木棉與黃風鈴木高生長差異不顯著。在胸
表1 各樹種的生長量比較表
表2 培養(yǎng)目標苗木(胸徑5cm以上)情況表
表3 各樹種間生長的方差分析
表4 不同樹種間生長量多重比較
圖2 苗高均值圖
表10 I-107楊復病蟲感染調查表
表11 I-107楊復幼干形調查表
從表11可得知,材料1、3干形直,而材料2、4干形彎,主要是雨季大風所致,采取了竹桿固定,但效果不甚理想。脫毒苗不抗風應該與組培過程中材料采用部位有關。
通過對I-107楊五種材料進行扦插幼化苗成活率、生長量、病蟲害感染及干形指標的對比試驗研究,采穗圃插條材料表現(xiàn)最好,平均地徑為2.6cm,高于對照8.3%,平均苗高373.3cm,高于對照8.7%,成活率較高,并且干形直,病蟲害輕微,無凍害。而其他材料,伐樁留床苗干和脫毒苗一年苗干成活率較高,但生長量較低,而且脫毒苗一年苗干干形彎。綜上指標,目前最佳I-107楊幼化苗材料為采穗圃材料。
一是組培幼化苗表現(xiàn)不很理想,干形彎是個嚴重缺陷,建議對I-107楊選取莖尖部分進行重新組培,并進一步幼化育苗試驗;二是將所有參試材料全部平茬,特別是對脫毒苗進一步觀察,看一看來年干形如何。同時,選取其中一個重復的材料建一片示范林,進行長期調查研究,觀察各材料后期表現(xiàn),以作出最終科學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