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華
廣東省汕頭市朝陽區(qū)大峰醫(yī)院影像中心CT室, 廣東 汕頭 515154
盆腔良惡性腫瘤鑒別中磁共振表觀擴散系數(shù)值的診斷價值
陳永華
廣東省汕頭市朝陽區(qū)大峰醫(yī)院影像中心CT室, 廣東 汕頭 515154
目的探討磁共振檢查中定量參數(shù)表觀擴散系數(shù)值在盆腔良性、惡性腫瘤診斷、鑒別中價值。方法選擇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診治,且經(jīng)手術病理學檢查被確診為良惡性腫瘤的48例患者作為對象,其中20例良性腫瘤患者作為良性組,28例惡性腫瘤患者作為惡性組,對2組患者磁共振檢查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良性組患者腫瘤病變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信號存在多樣性,可表現(xiàn)為高、較高、等信號,惡性組患者病變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信號多數(shù)表現(xiàn)為高信號;在表觀擴散系數(shù)值比較上,惡性組顯著低于良性組(P<0.05)。結論表觀擴散系數(shù)值對盆腔病變表現(xiàn)出較高的敏感,該值可為盆腔良惡性腫瘤早期臨床鑒別診斷提供可靠參考依據(jù)。
盆腔;良惡性腫瘤;鑒別;磁共振
婦科腫瘤為對婦女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一種重要疾病之一。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對良性、惡性婦科腫瘤進行準確鑒別,對患者治療效果的提高、死亡率的降低、預后效果的提升均極為重要[1]。國內外均有報道指出,將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應用于腫瘤診斷與鑒別中時,在表觀擴散系數(shù)(ADC)上,良性腫瘤會明顯高于惡性[2]。因此,加強對盆腔良惡性腫瘤鑒別中磁共振ADC值的診斷價值進行深入研究,對疾病的診斷、治療、預后評估均具有重要價值。磁共振成像憑借其無創(chuàng)、軟組織對比度良好等優(yōu)點,在盆腔疾病臨床診斷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本次研究主要探討磁共振ADC值在盆腔良惡性腫瘤鑒別中的價值,現(xiàn)做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48例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間在我院接受診治,且經(jīng)手術病理學診斷明確為盆腔良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接受盆腔MEI檢測,且影像、篩選資料完整者;經(jīng)手術及病理學診斷明確為良惡性腫瘤者。其中,20例良性腫瘤患者作為良性組。該組患者年齡:最小為20歲,最大為78歲,平均30.42±2.53歲。28例惡性腫瘤患者作為惡性組。該組患者年齡:最小為21歲,最大為77歲,平均32.38±2.18歲。所有患者均存在下腹部疼痛、絕經(jīng)后陰道流血、盆腔腫塊等癥狀。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MRI平掃、DWI以及增強掃描。MRI掃描所用儀器為GE生產(chǎn)的Signa 1.5 T超導型磁共振掃描儀,選用8通道相陣控線圈。常規(guī)MRI平掃主要為橫斷面T1WI(TR、TE分別設置為175、4.2 ms)、T2WI、T2WI-FS(R、TE分別設置為2100、83.9 ms),掃描視野設置為380 mm×380 mm,矩陣設置為320×256;矢狀面T2WI,相關參數(shù)的設置均與橫斷面T2WI相同;橫斷面DWI選擇應用SE-EPI序列,取b=1000 s/mm2,NSA為4,TR、TE分別為5000、62.6 ms,視野、矩陣分別為380 mm×380 mm、128×128。增強造影劑選用釓噴酸葡胺,靜脈注射,劑量為0.2 mL/kg。實施矢狀面增強掃描時,TR、TE分別設置為175、1.3 ms,矩陣為320×160,視野為380 mm×380 mm,層厚均設置為6 mm,層間隔均為1 mm。
憑借MRI自帶工作站相關軟件對診斷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自動處理,獲取表觀彌散系數(shù)(ADC)圖。兩位資深放射診斷醫(yī)師實施ADC值測量。ADC值測量操作如下:選取病灶的最大層面,放置圓形感興趣區(qū),具體面積在100~120 mm2范圍內,對對應的ADC值進行測量。圓形感興趣區(qū)的選取如下:選取圖像中具有良好清晰度的層面,實性腫瘤選取病變中彌散受限最大部分實施測量,選取過程中盡量避開出血壞死部分;囊實性腫瘤則分別選取病灶的實性、囊性部分實施檢測,實施3次測量,取平均值作為最終ADC值。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均使用SPSS20.0版本的統(tǒng)計軟件包實施。研究中計量、計數(shù)資料分別以、百分率表示,分別實施t檢驗、χ2檢驗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組間DWI信號比較
良性組患者病變DWI信號主要以高信號、等或者略高信號為主,在20例患者中,DWI信號為上訴表現(xiàn)患者所占比例為70.00%(15/20)。惡性組患者病變DWI信號則以高信號為主,在28例患者中,高信號表現(xiàn)患者所占比例為71.42%(20/28,表1,圖1)。
表1 2組患者病變DWI信號情況
圖1 患者DWI信號檢測
2.2 組間平均ADC值比較
統(tǒng)計20例良性組患者病變實性部分的ADC值詳情(表2),平均ADC值為(1.55±0.49)×10-3mm2/s。統(tǒng)計28例惡性組患者病變實性部分的ADC值詳情(表3),平均ADC值為(1.22±0.32)×10-3mm2/s。良性組平均ADC值明顯高于惡性組,組間差異對比存在顯著性。在影像圖上,良性腫瘤病灶區(qū)內血液灌注量低,表現(xiàn)為淺藍色信號減弱,囊腫內未存在血液流動,未見填充顏色。惡性腫瘤病灶內血液灌注量充足,存在見明顯淺藍色,ADC圖(圖2)。
表2 良性組患者ADC值
DWI能夠反映體內水分子存在的隨機運動[3]。該種檢查方式最早被應用于腦腫瘤性病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缺血性疾病等的早期診斷及鑒別中[4-5]。在MRI技術不斷發(fā)展推動下,目前,DWI越來越普遍地被應用于全身其他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與鑒別中。近年來,將DWI應用于盆腔婦科疾病的臨床診斷和鑒別取得良好效果[5-6]。
實施DWI檢查時,擴散敏感因子為一個重要參數(shù),該參數(shù)的大小會對ADC值產(chǎn)生直接影響[7]。在擴散敏感因子較大情況下,微循環(huán)血流灌注會對所測ADC值產(chǎn)生較小的影響,能夠更加準確地掌握組織內水分子擴散情況[8]。將T2透過效應產(chǎn)生的反映去除之后,ADC值能夠更加準確地對病變擴散受限程度進行定量分析。該值與細胞濃度、腫瘤結構、核漿比、微環(huán)境變化、組織成分等均存在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在組織所含水量豐富、細胞外間隙較寬、微循環(huán)灌注水平高情況下,受檢者通常表現(xiàn)為擴散受限程度輕,測量所得ADC值高[9]。
表3 惡性組患者ADC值
圖2 惡性胃宮頸癌及囊腫
ADC值與腫瘤組織細胞濃度存在密切關系。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因細胞的繁殖過于旺盛,高的濃度細胞緊密排列,直徑大,細胞核大,核漿比高,使得細胞內外間隙均明顯減小,存在大量大分子蛋白質[10]。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惡性組患者平均ADC值顯著低于良性組。這個結果與文獻報道結果保持一致[11-12]。談章懋等[13]認為,憑借ADC值的測量,能夠實現(xiàn)有效區(qū)分宮頸癌腫瘤部分與正常組織,能夠對接受手術、放化療之后的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復查,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卵巢惡性腫瘤囊性部分通常是腫瘤實性部分出現(xiàn)細胞凋亡、壞死以及纖維組織溶解所導致的,在這因素中還包含有各種炎性細胞、壞死組織碎片,因此水分子擴散運動受到明顯限制,因此與良性囊性病變低相比,ADC值明顯降低[14-15]。輸卵管、宮頸、卵巢的良性囊性病灶均主要由液體構成,固化成分、蛋白含量均相對較少,分子運動相對較為自由,因此測量所得ADC值明顯升高。ADC值會明顯高于漿液性囊腺瘤[16-17]。卵巢成熟畸胎瘤因含有較高的脂肪成分,蛋白含量豐富,黏度高,因此分子彌散運動受到限制,所測量所得ADC值較低[11]。同時因其病變內的成分表現(xiàn)出多樣性,因此DWI信號通常呈高低混雜。此外,通過ADC值還能夠對子宮肌瘤是否發(fā)生變性進行有效推斷,當子宮肌瘤產(chǎn)生透明樣變、黏液樣變、囊性變等之后,其ADC值會明顯增高,這對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價值[18-19]。
綜上所述,磁共振ADC值的高低能夠直接反映盆腔病變情況,在盆腔良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斷過程中,結合ADC值與其他診斷方式進行綜合性分析,可促進良、惡性腫瘤鑒別準確率得到顯著提高。
[1]田士峰, 劉愛連, 李 燁, 等. 多模態(tài)磁共振成像對脾臟實性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的價值[J].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4, 25(11): 781-6,792.
[2]陳玉梅, 王 麗, 鐘麗紅, 等. 腫瘤標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進展[J]. 當代醫(yī)學, 2012, 18(20): 12-3.
[3]張 露, 周 平, 鄧 金, 等. 常規(guī)超聲、壓迫式彈性成像及聲脈沖輻射力成像鑒別診斷良惡性乳腺腫瘤的對比研究[J]. 中南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4, 39(12): 1246-52.
[4]侯娟娟, 虎淑妍, 劉婷婷, 等. 血清腫瘤標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 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4, 21(8): 1101-4,1107.
[5]高世樂, 董六一, 王 崇, 等. 全身PET/CT斷層顯像聯(lián)合腫瘤標志物檢測在肺癌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 安徽醫(yī)藥, 2015,19(4): 702-5.
[6]楊 勇, 呂秀花, 崔光彬, 等. 超聲造影與增強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5 ,31(7):583-6.
[7]姚新宇, 許 衛(wèi), 李坤成, 等. 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聯(lián)合增強掃描診斷卵巢常見囊性腫瘤[J].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6, 32(01): 99-100.
[8]孫劍寧, 卞讀軍, 肖恩華, 等. 磁共振減影技術在乳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 中南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3, 38(10): 997-1002.
[9]閔 朋, 彭 虹, 江廣斌. 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鑒別診斷良惡性乳腺腫瘤價值的Meta分析[J].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5, 23(22): 3316-9.
[10]王 巖, 金 彪, 黃漢琴. 磁共振ADC值在女性盆腔良惡性腫瘤鑒別中的價值研究[J].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5, 13(1): 82-5.
[11]喬敏霞, 時惠平, 秦 丹, 等. 3.0T MRI多b值擴散加權成像對女性盆腔良、惡性病變的鑒別診斷價值[J].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3,20(12): 951-4.
[12]孫 琳. 卵巢腫瘤的磁共振成像診斷進展[J]. 醫(yī)學綜述, 2012,18(23): 4041-4.
[13]談章懋, 陳 東.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宮頸癌中的應用[J].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3, 24(10): 729-32.
[14]梁長松, 陳 忠, 李偉峰. 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在卵巢囊腺癌與囊腺瘤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5, 13(3): 83-6.
[15]韓 晶, 沈文榮, 劉念龍. 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在宮頸癌診斷中的應用[J].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2, 22(5): 795-8.
[16]郭潤財, 劉劍羽. 3.0 T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在宮頸癌診斷中的應用[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 電子版, 2014, 08(18): 3244-8.
[17]相世峰, 楊素君. 小視野體素內不相干運動成像在宮頸癌中的初步研究[J].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5, 25(11): 1985-7,2003.
[18]鄺 菲, 陳自謙, 鐘 群, 等. ADC值對宮頸癌的評估價值[J].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3, 24(1): 26-31.
[19]朱曉彤. CT、MRI在診斷盆腔腫瘤中的臨床價值[J].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16, 34(10): 151-2.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ADC values in identifica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cy tumors of pelvic
CHEN Yonghua
CT Room, Image Center, Large Peak Hospital of chaoyang district, Shantou 515154,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parameters in benign, malignant tumor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value.MethodsA total of 48 patients were choosed as research object, who accepted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rom February 2015~2016 year in May in our hospital with diagnosised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Benign group had 20 patients with benign tumor, malignant group included 28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2 groups related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The patients with benign group tumorlike lesions DWI signal were exist diversity.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high, such as signal. DWI signal malignanted patients lesions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gnal. ADC values in maligna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benign group (P<0.05).ConclusionADC values of pelvic lesions shows a higher sensitivity. The value for pelvic early clin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to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 basis.
pelvic;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identific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2017-02-09
陳永華,E-mail: 30396134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