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納蘭性德詩詞中的滿漢交融

      2017-07-01 19:08:38周麗月
      現(xiàn)代交際 2017年12期
      關鍵詞:詩詞

      周麗月

      摘要:納蘭性德是滿族中一位篤好漢學而卓有成就的文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詞,其詩詞既有漢家風范,亦不失滿族風情。在納蘭性德身上,滿漢文化不再是對立的、沖突的,而是妥帖地融合在一起,融入他的血液,是清初滿漢文化融合的一個典型代表人物?,F(xiàn)從納蘭詩詞中所體現(xiàn)的漢文化及滿文化分析其詩詞中的滿漢交融。

      關鍵詞:納蘭性德 詩詞 滿漢交融

      中圖分類號:I207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2-0092-01

      一、納蘭性德詩詞中滿漢交融的背景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滿族就已開始學習漢文化了,而到康熙朝時,漢文化得到了全面的推廣,康熙帝十分推崇漢文化,并尊重和積極地吸收儒家學說,在其大力推動下滿漢融合進一步加強,而生活在此時的納蘭無疑會受到滿漢文化的影響。此外,納蘭性德滿漢思想不得不說也深受其師友的影響。納蘭的老師徐乾學,是清朝初期的博學大儒,納蘭17歲便師從此人,學習“經(jīng)、史、子、集”等儒家傳統(tǒng)著作。據(jù)《清史稿》《納蘭性德本傳》載:“與嚴繩孫、顧貞觀、陳維崧、姜宸英諸人游?!奔{蘭性德與這些漢人學者、文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增進了滿漢之間的團結與交融,在文學創(chuàng)作當中受到了他們的影響。

      二、納蘭性德詩詞中的滿漢交融

      (一)納蘭性德詩詞中的漢文化

      1.詩詞中的儒釋道文化因素

      納蘭性德對儒家文化的繼承首先表現(xiàn)在他對“仁義禮智信”“修齊治平”“君臣父子”等儒家思想的繼承上。他是孝悌之子,為父親侍疾,“日侍左右,衣不解帶,顏色黝黑,及愈乃復” 是謂“孝”。他是良朋益友,“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閑事”是鏗鏘的諾言,是謂“義”。在傳統(tǒng)儒學陶養(yǎng)下的納蘭性德滿懷“兼濟天下”積極入世、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納蘭的佛家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其經(jīng)歷愛妻離世之后的領悟,從“慈云稽首反生香。妙蓮花說試推詳”即可表現(xiàn)他深刻領悟到了佛家淡泊名利的禪心。道家文化崇尚“自然”,主張無為而治。在納蘭的詩詞當中也有些許體現(xiàn)。如《瑞鶴仙》:“莽莽乾坤,徒自碌碌無為,所營何事!”可見納蘭鄙薄繁華的歸隱心態(tài),這是深受老莊思想和士隱精神影響的結果。

      2.對漢文詩詞的借鑒

      首先納蘭性德與南唐后主李煜在詞風上一脈相承,他們詩詞的字里行間都充滿著濃郁的悲劇色彩 。其次納蘭性德在語言的運用上也多學習李煜。李煜和納蘭性德的詞在表達上都自然流露。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納蘭的《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庇捎谏钍軡h文化的儒染,納蘭在其詩詞中也大量運用了漢族典故,如《木蘭花·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夜語霖鈴終不怨。”畫扇被拋棄的命運,恰是班婕妤的遭遇;“驪山語罷清宵半”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典故。

      (二)納蘭性德詩詞中的滿文化

      首先,真實生動地描繪了滿族人民的生活。《浣溪沙·小兀喇》中的“樺屋魚衣柳作城,蛟龍鱗動浪花腥,飛揚應逐海東青”,這是納蘭東巡,行至兀喇(即烏拉)時所作。所描繪的樺木作屋、魚皮為衣、插柳成城、特產(chǎn)鯉魚、海東青,真切地反映了當?shù)貪M族人民生活。其次,塑造了滿族人物形象?!饵c絳唇》中“有個盈盈騎馬過,薄妝淺黛亦風流,見人羞怯卻回頭”,薄妝淺黛的少女,平時行路騎馬,見人即微感羞澀,而又敢于回頭顧盼,正是初入關時,受漢族傳統(tǒng)封建禮教影響較少的滿族婦女形象。最后反映了隨從出巡的滿族軍旅生活?!镀兴_蠻》:“氈幕繞牛羊,敲冰飲酪漿。山程兼水宿,漏點清征續(xù)?!薄皻帜焕@牛羊,敲冰飲酪漿”,正是蒙、滿民族特有的生活習俗,是滿族入關前游牧習俗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具有沉郁的民族特色。納蘭作品中既有體現(xiàn)滿族特色的一面,也有受漢人及漢族文化影響的一面,其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也正體現(xiàn)了清初滿漢融合的特點。所以說納蘭是清初體現(xiàn)了滿漢文化融合這一特點的重要作家。雖然,在納蘭之前的滿族作家,上溯金元文學,下至清代的阿什坦、岳端、文昭等人以及康熙皇帝等,都已為滿漢文化融合作出了可喜的貢獻。但都遠遠沒有達到納蘭這樣的高度,他是第一個集滿漢文化之大成者,把具有滿漢融合特點的滿族文學推向第一個高峰,為滿族文學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石。

      參考文獻:

      [1](清)納蘭性德.通志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納蘭性德.通志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6.

      [4]劉德鴻.清初第一學人納蘭性德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5]嚴迪昌.清詞史[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6]張秉戍.納蘭詞箋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7]薛柏成.葉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楊國棟

      猜你喜歡
      詩詞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8期)2020-01-06 07:39:34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2:56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8:59:46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2期)2019-08-27 01:59:12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9期)2019-05-21 03:05:06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8年9期)2019-01-19 01:10:52
      關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8年8期)2018-12-06 09:31:28
      精河县| 疏附县| 长岛县| 洪雅县| 南木林县| 铜山县| 潜江市| 沾益县| 尚义县| 三河市| 莆田市| 隆昌县| 周宁县| 襄樊市| 西吉县| 湟中县| 泾川县| 泸水县| 县级市| 莫力| 甘德县| 万山特区| 罗江县| 兰西县| 淮南市| 新民市| 连南| 安化县| 永顺县| 武穴市| 中方县| 三亚市| 伊通| 德清县| 宁陕县| 中牟县| 卢湾区| 安塞县| 通河县| 电白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