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彬
大自然是好教材
○呂傳彬
我曾經(jīng)在一家大型幼兒園任職,最欣賞園方的辦學理念。
園長信任每一位教師。全園采用啟發(fā)式開放的主題教學,充分尊重老師尊重孩子。平時,鼓勵老師擬出新的教學方案,注重班級經(jīng)營與班級特色,提倡最好能跳出“排排坐吃果果”的傳統(tǒng)模式;允許老師在安全范圍內(nèi)以孩子的興趣為考慮,隨興安排課程,希望孩子們享受所學,健康快樂。
我班最常排的課程就是,把握日麗風和氣候宜人的時機,出去郊游踏青。把課堂移到戶外,吸取大自然智慧融入教學里,不管是畫畫寫生、爬樹、賞花、采果、認識昆蟲或只是單純的散散步、吹吹風……孩子們都非常期盼。每每確定后,教室里馬上傳出一連串此起彼落的“耶!耶!耶”的歡呼聲,足見暫時拋開黑板粉筆出去透透“趣”的小朋友們有多么歡欣鼓舞。
記得有一次出游,小孩子們開心地邊走邊高唱“我們小手拉小手”,浩浩蕩蕩來到附近的寬闊的示范苗圃園。遠遠地,我們看到一群小學師生,小學生們圍坐在地,成一單圈,正興高采烈地討論著什么。在我的帶領下,好奇的孩子們即刻奔跑過去看個究竟,單圈圈剎時變成了胖胖的雙重圓。
只見那位年輕秀氣的小學老師站在圓圈中央,雙手捧著一個扁扁的圓物體,正繪聲繪色地說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野地的花’,大小如一元硬幣,圓圓的長得像鈕扣,像是小人國派來的,名為盾蝸牛,因為外圍有一圈毛,所以又叫毛蝸牛。在小山旁、草叢里??煽吹剿鼈?,淡黃色半透明形狀猶如小飛碟。它的殼就是它永久居住的房子,不但可以遮風蔽雨,更可以躲避敵害避免體內(nèi)水分過度散失,如果殼皮破損或脫落,沒辦法再生或修補,毛蝸牛就會死翹翹,好可憐喔!”
小朋友見其小巧可愛,紛紛搶著用手撥弄,我趁這個機會補充說:“小朋友以后看到這種毛蝸牛,要小心地將他們輕輕移到路邊,才不會被來往的行人踩死喔!好不好!”一群大小朋友異口同聲地高喊:“好!”我又引導班上的小朋友禮貌地向那位老師道謝,告別。然后,我們又往前走。我讓孩子們解散,三三兩兩去附近尋找可愛的毛蝸牛,我看到,找到的立即小心翼翼地護送它們回安全地帶,唯恐毛蝸牛被人踩死!看著孩子們的認真勁兒,我欣慰地笑了……
我們學校附近,天然資源豐富,依山傍水,是尋求教學資源的最佳場所。走進大自然的懷抱里,孩子們可以觀賞近郊常見的花草昆蟲,呼吸清新干凈的空氣,可以仰頭看看藍天,望望青山,即使只是坐在樹下乘涼、在草地上說故事、玩游戲都好,既可怡情養(yǎng)性,更可用大自然當素材,寓教于樂,訓練體能,增長智慧,何樂而不為呢!
教育不應脫離生活。當教師的如肯多花點心思備課,規(guī)劃有意義有趣味的課程,讓教學有生活有朝氣,這樣的課會有趣得多,孩子們也會喜愛上學,相比于那種一味的“守著黑板守著粉筆”“視野走不出課本教室”的刻板教學,哪種效果好,顯而易見。讓我們?yōu)檫€給孩子們一個繽紛多彩的童年而努力吧!
記得那次郊游回來,孩子們個個滿頭大汗,精力充沛神采飛揚,好像剛充完電的手機電力飽滿,在大自然的恩賜下,師生共同體驗了一次寶貴的生態(tài)之旅,滿載而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