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什么最火?說是大圣應該不為過吧~電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完成了票房逆襲,喜歡悟空的你,何不到上海來一次「面圣」之旅呢!目前,上海電影博物館正在舉辦「《大鬧天宮》誕生50周年紀念展」,絕對不容錯過喔~
“大鬧天宮”展項
位于三樓【動畫長廊】展區(qū)
造型設計
展示墻的這一部分陳列了張光宇為《大鬧天宮》設計的孫悟空人物造型(右上)以及時任原畫設計師的嚴定憲當年對著鏡子反復琢磨、體會孫猴子特定動作的照片(左上)——正是因為這番努力,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最經(jīng)典的61-64版大圣形象(左下)。
美術風格
《大鬧天宮》的美術風格以中國畫為基礎,強調(diào)裝飾性,張揚色彩的表現(xiàn)力。通過展示墻上的這一批由張光宇和嚴定憲繪制的背景設計手稿,你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國學派”的藝術魅力。
大師手稿
在展柜中收藏有萬籟鳴導演手稿《大鬧天宮》(1964年)第九場的分鏡頭畫面臺本,它們也是電博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
豐碩成果
當年,《大鬧天宮》誕生后不僅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和贊美,也引起國際動畫界的關注。日本著名的漫畫家手冢治蟲就是61-64版大圣的粉絲,在展示墻上可以看到兩幅珍貴的畫作:左邊的是嚴定憲與手冢治蟲合作繪制的手稿,右邊則是手冢治蟲為慶祝上海美影廠建廠30周年創(chuàng)作的“孫悟空與阿童木”。
《大鬧天宮》誕生50周年紀念展
位于二樓 展覽將持續(xù)至年底
辛苦耕耘
紀念展的第一項展品就是這臺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收藏的《大鬧天宮》動畫設計工作臺。動畫藝術家通過干燥架上的小鏡子,觀察自己演示的“孫悟空”臉部表情、體會琢磨角色動作、內(nèi)心情感、按劇情要求研究角色表演、動作節(jié)奏,最終畫到動畫紙上。《大鬧天宮》的精彩鏡頭畫面都是在這樣的工作臺上畫出來的。
珍貴原稿
由于賽璐璐片材料的特殊性,工藝復雜性,長期保存相當困難,這次展出的十張賽璐璐片人景合成畫面原稿是美影廠資料室僅存的、保存尚完整的《大鬧天宮》歷史文獻,五十多年來首次與觀眾見面,十分珍貴。
衍生產(chǎn)品
說起衍生產(chǎn)品,自然少不了電影連環(huán)畫和玩具。本次展出的這批多種語言版本可以讓你看到針對不同國家的封面設計,而經(jīng)典的大圣形象也能借由Q版手辦變成萌萌噠的小小大圣。
《大鬧天宮》4D版
一樓藝術影廳放映 時長20分鐘
既然說是“面圣”,那必定不能錯過上海電影博物館日常放映的4D版《大鬧天宮》。位于一樓的藝術影廳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放映技術,配合動感特效裝置,你可以與栩栩如生的大圣一起“大鬧”一番。
展映時間:10:00、11:00、13:30、15:00(以當天排片為準)
票價:30元/張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上海電影博物館“SFM電影課堂”全新系列“電影中的世界”還將配合《大鬧天宮》誕生50周年紀念展,于7月25日下午舉辦“從《大鬧天宮》看中國學派”主題講座,我們邀請到本次紀念展的策展人沈如東為大家詳細解讀何謂“中國學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