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珍
摘 要:閱讀是學生的自我性活動,老師所起到的是一種引導性的作用,并不能代替學生去閱讀,也不能進行強制的灌輸。小學的語文閱讀必須激發(fā)小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性。讓小學生樂于閱讀,樂于理解,進而有所感悟和體會,加深對于文字的美的認識,加深情感體驗,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
關鍵詞:語文;閱讀:有效性;策略
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獲取知識,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幫助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對于學生的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在開展閱讀活動時要將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老師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得小學語文的閱讀變得有效、有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有效性。使得學生可以潛心閱讀,認真思考,認真感悟閱讀的力量與美,從而受益終身。
一、科學制定閱讀目標,提高語文閱讀有效性的前提
隨著我國近年來新課改的實施推行,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以明確,但是教師在制定一定的教學目標時確有一些問題,使得教學目標過于單一,教學目標不能十分的明確。在小學的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學目標大都還是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全面理解文章的內容,但是這種教學目標過于空泛,并不能緊緊的貼合實際,這樣的教學目標給學生帶來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并不能充分理解這樣的要求,使得學生降低了閱讀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只是在進行空泛的閱讀,而沒有進行深入的體會。另外,教學目標不明確,就不能與教學要求進行有效的結合,不能與教學實際相聯(lián)系,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使得學生的參與度不夠高,整節(jié)課的閱讀都很空泛,不能幫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也不能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尤其是小學階段,小學生并不能感知這么深的體會,必須給于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幫助他們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
要把教學目標定的科學化,減少教學的盲目性。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的自主發(fā)展為重點,這也是我們新課改的要求,老師只是一個輔助者。語文閱讀的教學目標,我們也可以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明確。知識與技能是指學生需要掌握的和理解的知識。過程與方法是指學生通過什么方法,獲得了怎么樣的學習、思考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指學生通過將第一層面上獲取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健康的心態(tài)和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這三個層面都是不可缺少的,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從這三個層面進行明確,而不是進行空泛的描述。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通過整合這三方面的目標,可以幫助學生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他們知道該如何去做,這樣才能提高小學階段學生閱讀的有效性。
二、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高語文閱讀有效性的關鍵
在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也采取了小組討論、分組合作等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但是并沒有取得實際上的效果。這是因為很多的教學方式并不能與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相結合,并不符合當時、當?shù)氐膶嶋H情況,也不能與教學目標達成一致,使得教學方式流于表面,并不能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
教學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的關鍵。關于教學方式的選擇,是需要教師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根據(jù)教學目標在充分考慮下制定的,使得閱讀方式多樣化,通過各種方式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在學習《黃果樹瀑布》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先讓同學們感受一下瀑布的魅力,從而閱讀之前就讓同學們對于瀑布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然后讓同學們進行閱讀,仔細感悟文字描述中瀑布的美,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合適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真情實感,體會語文的魅力。進而提升他們對與語文閱讀的熱愛,培養(yǎng)一種正確的審美情趣,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選取教學方式時要以新課改的要求為指導方向,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
三、培養(yǎng)自主閱讀能力,提高語文閱讀有效性的根本
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根本,是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閱讀能力,畢竟語文閱讀是學生的自主性行為,通過各種方法的結合,提高了學生們進行語文閱讀的積極性,但是學生們的自主閱讀能力不夠,也直接導致了語文閱讀的有效性降低。只有讓學生知道應該如何進行語文的閱讀活動,如何有效的進行閱讀活動,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學生不會閱讀,是不能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的。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重在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不是讓他們瞎讀、亂讀。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預習能力,讓學生們學會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自己體會閱讀的魅力,自己感悟文章中的情感,久而久之,學生們的自主閱讀能力自然形成。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精讀能力,教給學生們閱讀方法,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讀。帶著要求去讀,抓住文章的重點和感情。最后是做好閱讀的外延,語文教學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增加語文的閱讀量,擴大閱讀面積,通過閱讀不同的文章,感悟不同的風景,通過閱讀量的積累,學生們的自主閱讀能力也會得到顯著的提高,還可以幫助學生拓寬視野,積累知識。通過多種方式的結合,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提高自主閱讀能力,這樣在進行語文閱讀時,可以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四、結語
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并不僅僅在課內,還需要課外的努力。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的受益是十分重要的。老師通過采用多種方式,最主要的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得小學語文的閱讀變得有效、有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有效性。使得學生可以潛心閱讀,認真思考。最重要的是閱讀能力不僅會幫助學生進行語文這一門學科的學習,更會使學生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高曉燕.小學語文閱讀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赤子.2014.03(03):322-323.
[2]李秀蓮.小學語文閱讀的有效性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24):73-75.
[3]閆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11(35):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