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加富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志趣就是為了使閱讀成為學生的行動或意志的趨向,使閱讀成為自覺的行為習慣,從而形成志趣。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跟一個高尚的人說話?!笨梢娋x讀物的重要性。我認為,小學生應從以下幾類讀物中精選:選擇貼近生活的文章,這樣才會有閱讀的興趣;選擇淺顯易懂的文章,避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礙;選擇名家名作,努力提高自我表達能力。隨著閱讀所得的不斷鞏固、擴大、加深,隨著閱讀行為的持續(xù)發(fā)展,學生會逐漸形成閱讀志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高質量的小學語文教學可以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加的順利。而語文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開拓眼界、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知識的積累,這對現(xiàn)代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能夠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進行有效的方法指導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營造自由讀書的情境,讓學生自主地、自由地暢讀,但自主、自由不等于放任自流。閱讀與訓練是相輔相成的,尤其是小學生,他們言語思維需要長期的訓練。不同的年齡段,學生的閱讀水平是有明顯的差異,即使同年段的小學生,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因此,我們一方面要遵循學生年齡段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進而進行有序的方法指導。如低年級學生閱讀課文,可以按“讀準—讀通—讀懂”這樣幾個步驟進行訓練;中高年級可以按照“讀通—讀懂—品讀”這樣幾個層次引領。另一方面,要針對個體差異,尋找不同的訓練方法。對于優(yōu)等生,我們可以讓他們在讀懂的基礎上進行品讀與感悟;對于學困生,我們可以讓他們努力在讀準、讀通上下工夫,最終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進步。
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展開主動閱讀
興趣是一種積極而活躍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種積極的認知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陂喿x教學中學生對閱讀對象是否感興趣,直接決定著學生的閱讀動機與學習,直接關系到學生閱讀活動的開展,關系到閱讀教學的成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以興趣為先導,要加強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起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與強烈的閱讀動機,這樣學生才能充分調動知識儲備與生活閱歷,才能形成更多富有個性化的見解。針對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在閱讀教學中我引入故事、游戲、多媒體等,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與趣味性,更能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特點,使學生對文本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三、適當鼓勵引導,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教師要充當引導者的角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主動閱讀、熱愛閱讀、享受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養(yǎng)成學生在閱讀中自覺、專心思考的習慣。利希頓堡說:“讀過書的人們記得不多,是因為他們思考得太少。”可見,讀而不思等于食而不化,是沒有意義的閱讀。因此,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要專心致志,靜下心來體會文章的意境;其次,要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并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產生共鳴,這樣才能達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閱讀還要培養(yǎng)學生勤動筆的習慣,一方面可以把文章精彩優(yōu)美的語句和片段摘錄下來,學以致用,在需要時參照借鑒;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在閱讀之后的感受或仿照文章的思路模式等進行習作,運用文章里新學到的詞匯進行遣詞造句等,可以促進學生語言的儲存和積累,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此外,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時遠遠不夠的,教師還需要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廣泛閱讀的習慣。教師要注意適當介紹符合小學生接收水平并能引起他們閱讀興趣的讀物給他們閱讀,從而使他們豐富知識,開拓思路,有所收獲。
四、給予學生充裕的讀書時間
學生想讀書,有書讀,但沒時間,讀書還是一句空話,更別說形成習慣。為了保證學生有專門的閱讀時間,使其閱讀興趣不斷的得到滿足,我們需要在給學生一些固定的閱讀時間。
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需要把大閱讀課列進課表,并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設置課程綱要。大閱讀課上,學生是絕對的主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讀物,擁有充分的閱讀自主權。但為了教學目標的達成,一定要堅持做到“三抓”:(1)抓閱讀指導;(2)抓讀書筆記;(3)抓課中交流。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學生的時間觀念,引導學生學會擠時間閱讀。如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天氣的長短,對學生提出不同的倡議:春秋“晨光誦讀二十分”、夏日“陽光午后好讀書”,冬天“睡前溫馨親子讀”。慢慢的,學生們就會知道,只要合理安排,時間還是有的。并會逐漸形成自己固定的閱讀時間表,不再為找不到時間閱讀而苦惱。
五、結語
在現(xiàn)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約束,積極的引入現(xiàn)代教學思想,在實踐中探索現(xiàn)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結合,找到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最有效的辦法。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同時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學,積極的回應學生的要求,只有這樣現(xiàn)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