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輝疑似涉賭,被暫停職務,立刻回國接受調查,總局表示“將嚴肅查處”!
最近孔令輝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估計大家都知道了,具體的細節(jié)唐一就不描述了,大體來說就是:
孔令輝在德國準備世乒賽——新加坡一賭場通過香港法院向孔令輝追賭債——輿論一片嘩然,迅速成為熱點——孔令輝公開回應,稱“幫親朋好友拿籌碼”——乒協決定:孔令輝暫停職務,立刻回國接受調查。
目前的最新消息是:國家女隊主教練一職由李隼接替,國家體育總局則表態(tài),“將嚴肅查處孔令輝問題”。
雖然現在還沒有調查清楚,孔令輝是自己去賭博,欠下了巨額賭債;還是真的如他所說,只是“幫親朋好友拿籌碼時留下了私人信息”。但不管怎么說,他去賭場這個事情是板板上釘,逃不了的。
身為黨員干部、國家公職人員,居然去賭場,而且事情鬧得這么大,四十多歲的孔令輝,按照球迷的說法,那就是“前途盡毀、身敗名裂”。
在這件事里,除了孔令輝,不少人也對起訴他的賭場非常好奇,這家賭場究竟是什么來頭?
這個賭場可不是一般的賭場——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娛樂城,它位于新加坡南岸濱海灣的一座綜合度假村里,造價高達57億美元,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獨立賭場建筑物,可以說是寸土寸金。
比這個賭場更厲害的,是它背后的男人——他出生貧寒,童年只是個睡地板的報童,長大后靠著借來的200美元去賣報紙,后來做金融、辦展覽再到博彩業(yè),終于打敗何鴻燊成為一代賭王,身家252億美元!
今天我們不說孔令輝,說一下這個讓孔令輝“身敗名裂”的傳奇男人——“美國賭王”謝爾登·阿德爾森。
12歲前沒睡過床 靠200美元起家
1933年,阿德爾森出生在波士頓的一個貧困的猶太人聚居區(qū),父親是立陶宛移民,靠開出租車為生,母親是一個家庭主婦,平常為人縫補衣服補貼家用。
由于生活艱苦,一家人住在廉價的公寓里,只有一間臥室。父母睡床,他和3個兄弟姐妹只能睡在地板上。
后來,阿德爾森曾經自嘲道,其實小時候家里窮得連“衣衫襤褸”都稱不上,因為家人根本沒幾件衣服可以穿。
因此,阿德爾森從小就開始賣報賺錢,但因為身材矮小,衣服也是破破爛爛的,所以其他報童都來欺負他,不是打罵嘲笑就是不讓他在繁華地方賣報紙。
這段經歷在年幼的阿德爾森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體會到了人情冷暖、世事涼薄,一個念頭也在他的心底熊熊燃燒:要想被人尊重,就必須出人頭地!
貧窮是最好的激勵,在這種情況下,阿德爾森腦子想的都是怎么賺錢。幸運的是,對金錢的渴望沒有讓他走上犯罪的道路,反而逼出了他在經商上的潛力。
在12歲之前,阿德爾森一直游走在街頭巷尾,靠賣報紙賺錢,但是即便再怎么努力,也賺不了多少錢。
但是,年幼的阿德爾森卻發(fā)現了,街角的報攤生意遠比報童的生意好。因為報攤不僅可以得到報社的補貼,還能配合做點廣告、賣賣香煙和糖果,利潤比光賣報紙賺多了。
于是,年僅12歲的阿德爾森決定開一家報攤,這需要200美元。為此,他找到了叔叔,想要借200美元開報攤,叔叔一口回絕他了,小屁孩一個,會做什么生意,好好賣你的報紙!
遭到拒絕,阿德爾森卻毫不氣餒,他想出了一個主意,每天故意去找小流氓打架,然后被打得鼻青臉腫,然后再去找叔叔,以此博得同情。
果然,叔叔看著他的樣子,也不忍心再拒絕他了。憑借著這200美元,年僅12歲的阿德爾森在波士頓的街頭租下了兩個攤位,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
多年以后,在阿德爾森成功之后,這件事被人翻出來,成為指責他做事“不擇手段”的鐵證,但阿德爾森的回應卻是:
“人的許多性格都不是天生的。對于當時的我來說,沒有別的選擇,這是我能拿到那200美元的唯一可以想到的方式。在試圖評判一個人的行為之前,你首先應該努力了解一下他的過去。”
是啊,要是有辦法的話,有誰想靠這種方法要錢?要知道,靠著開報攤賺下的錢,阿德爾森才能買上一張床,體會到睡在床上是什么感覺了。
瀕臨絕境,靠比爾·蓋茨大逆轉!
阿德爾森貫穿一生的商業(yè)哲學是:另辟蹊徑,然后把全部身家都壓上去。
12歲時,他看準了報攤比做報童更賺,所以不顧一切要借到200元開報攤;16歲,他覺得在加油站放自動售貨機是個好主意,然后又把自己全部身家投了進去。
等他稍大點,他又來到了華爾街,在一家雜志賣廣告。他注意到不少尋求上市的小企業(yè)都會被大型投資銀行忽略,于是他作為中間人,專門為小企業(yè)和小銀行牽線搭橋,一共幫助了36家小企業(yè)上市。
為此,阿德爾森說:因為我的宗教、教育背景和當時的經濟狀況,很多門都對我關上了,我必須想辦法去打開這些門。我的觀點是,如果我用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做事,那我的每一分付出都會有回報的。
但是,無論是賣廣告或者做中間人,這些只算是小打小鬧,阿德爾森的野心絕不于此,于是,他把賺來的錢全部投到了股市里面。
結果,到了1969年,美國股市崩盤,阿德爾森幾乎破產。他當機立斷,從股市里面退了出來,轉戰(zhàn)房地產,和一家房地產企業(yè)簽訂了承租合同。
誰知道還沒過一個月,由于利率上升,房地產市場一路下滑,房子根本租不出去,阿德爾森受到重創(chuàng),無奈之下只能關門。
上天給阿德爾森關上了一扇門,卻給他留了一扇窗。出于工作需要,阿德爾森經常到美國各地去看展覽,在加州的一次房展中,他發(fā)現主辦方居然是一家雜志社。
這下子,阿德爾森一下子來精神了,他就像撿到了一塊金子那么激動:
“雜志和展覽結合將產生增效作用:廣告商會爭搶展覽攤位,讀者會成為參觀的主體。當時我粗略估算了一下,那次房地產展覽在三周之內至少有100萬美元的利潤!”
剛好,阿德爾森曾經參股了一家商業(yè)雜志出版公司。而且,他又在雜志上發(fā)現了一個新趨勢,計算機時代即將來臨,因此,他決定開始做“雜志+會展”。
于是,他借助這家公司推出了一本《數據通信用戶》的雜志,并在1979年舉辦了第一屆COMDEX展覽會,在這里,不僅有最新的科技產品,還能讓電腦賣家和買家集合在一起。
為了讓這個展覽會更具人氣,他還想請當時已經成名的比爾·蓋茨當嘉賓,但生性靦腆的蓋茨一口就回絕了。
阿德爾森當然不會輕易放棄,他看準了蓋茨的夢想是讓“每一個人都擁有一臺計算機”,于是他勸說蓋茨,這次演講能讓公眾更好地認識計算機,如果這都浪費了,以后估計就沒人知道計算機是什么了。
年輕的比爾·蓋茨被阿德爾森的話打動了,他答應了阿德爾森的邀請。
連最難請的比爾·蓋茨都請到了,其他人自然不在話下了,全美國的科技產品經銷商紛紛聞訊而來。
于是,COMDEX展覽一炮而紅,成為美國最大的計算機展覽會,而阿德爾森也憑借這次盛會賺到了近億身家,還被稱為“會展之父”。
豪賭博彩業(yè),想在沙漠建水城!還把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賣了這家伙就是個瘋子!
在展覽業(yè)做得好好的,阿德爾森的資產已經接近10億美元,但他卻“突發(fā)奇想”,將賺錢的腦筋動到了提供參展廠商居住的飯店與博彩業(yè)。
1989年,他以1.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買下了拉斯維加斯的金沙賭場酒店,并建起金沙展覽中心,這是美國首家由個人投資并擁有的展覽中心。
當時的拉斯維加斯,所有的酒店都是拿來經營賭場的,但阿德爾森的野心卻是,把酒店打造成“集酒店、賭博、商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的商業(yè)場所”。
這是一場豪賭,而且阿德爾森還把自己全部身家當成了籌碼,勢要打造一個最豪華、最高級的度假村。
在他的堅持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被復制到了美國內華達州的沙漠里。為此,他不惜成本請來建筑歷史學家和畫家參與酒店設計。酒店內有著長達4公里的室內運河,河岸邊是赫赫有名的運河廣場。
之后,為了更好地打造這個度假村,他還把COMDEX展覽公司以8.6億美元賣給了孫正義,投資15億美元,將原來的金沙賭場酒店炸掉重建,并成立了金沙集團。
孫 · 哪里都有我 · 正義
1999年,集合度假村、酒店、賭場的威尼斯人度假村誕生,成為拉斯維加斯當時最高級的度假村,阿德爾森的事業(yè)也因此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每年在威尼斯人度假村舉行的會議高達4000余場,客房平均住房率達97.3%,同時期拉斯維加斯飯店平均住房率為89.2% ;客房平均房價425美元,而其他飯店的均價只有376美元。
到了2004年,金沙集團的資產已經高達130億美元。
進軍澳門,贏了何鴻燊和特朗普 身家3年暴漲235億美元!
到了2000年,阿德爾森又迎來了人生中的一場豪賭。
當時,澳門特區(qū)政府決定開放賭權執(zhí)照,原先由“賭王”何鴻燊一手壟斷澳門博彩業(yè)的局面將一去不復返。
作為中國唯一能夠合法賭博的地方,澳門早已超越拉斯維加斯,成為世界第一賭城,因此不少人都對這個經營權執(zhí)照虎視眈眈:除了阿德爾森,還有何鴻燊、特朗普(沒錯,現在做總統(tǒng)那個)、馬來西亞“賭王”林梧桐等人。
結果,阿德爾森拿到了經營權,并在2004年,開設了自己在澳門的第一個賭場。
短短3年,阿德爾森就賺了個盆滿缽滿,2003年他的身家是30億美元,到了2006年已經暴漲到205億美元,這意味著他每小時可以賺超過100萬美元。
2007年,他的個人財產達到了巔峰的280億美元,在全美富豪榜中僅次于比爾 · 蓋茨和巴菲特。
雖然后來因為金融危機的原因,股價波動,2009年他的身家暴跌到只有30億美元,但是很快他又重新振作,在2016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他以235億美元身家,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排行22位。
結語
縱觀阿德爾森一生,他的一輩子就是一場豪賭,他自己也說,成功經驗就是“另辟蹊徑,然后把全部身家都壓上去?!?/p>
但所謂的豪賭,并不是毫無把握地聽天由命。阿德爾森就說:
“這對我來說,是一場豪賭,但不是毫無把握的賭。只要做對的事,財富就會像影子一樣緊緊跟著你,就算你趕也趕不走?!?/p>
所以,他的成功秘訣很簡單:看準一個領域,然后把所有資源投入進去。
商業(yè)眼光需要冒險精神的支撐才能轉換成利潤,就像阿德爾森最喜歡說的兩句話就是:“挑戰(zhàn)現狀”和“沒有冒險,一事無成”。
對于一個企業(yè)家而言,沒有所謂的恐懼,擔心可以有,但恐懼,不能有,也不應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