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電子白板是新興教育技術的典型代表,其強大的功能整合了傳統(tǒng)黑板教學和多媒體技術之所長,摒棄了黑板的少慢差臟和多媒體教室的固化死板,讓新技術運用于教學有了質(zhì)的飛躍,讓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更富有智慧和生命活力。
一、利用白板創(chuàng)設情景
情景創(chuàng)設可以在適當?shù)姆秶鷥?nèi)營造出一個師生情感交融的氛圍。其實施方式不是固定的,一般視課文的特點和教師的個人習慣而定。不過大致有以下幾種:①播放視頻或圖片圖畫;②播放朗讀或背景音樂;③呈現(xiàn)生活實例(自建或搜集);④呈現(xiàn)問題組 ;⑤借助網(wǎng)絡。
如針對《范進中舉》的教學。其一,在導入新課部分,設計播放《范進中舉》影視片段:剪輯后的“集市賣雞”“范進發(fā)瘋”兩部分,時間僅兩分多鐘,設計目的在于營造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熟悉課文相關情節(jié);其二,在教學課件中使用古典背景,插入跟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在整個課件呈現(xiàn)過程中,起到調(diào)動情緒,激發(fā)想象的作用。
二、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現(xiàn)交互
傳統(tǒng)的多媒體課件一般只能演示,例如運用PPT、FLASH等制成的教學課件,一旦進入演示過程,其內(nèi)容就無法更改了,學生也就無法直接參與,只能被動接受。與之相比,電子白板則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利用白板技術制作的“課件”,不僅可以隨時“改正”,而且學生也可以參與操作,真正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在語文課堂上,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在白板上面親自操作,隨時在計算機界面、網(wǎng)頁上和光盤播放界面上進行標注、修改、擦除、保存、屏蔽,還可以對書寫內(nèi)容執(zhí)行拖拽、放大、旋轉、擦除、遮罩等動作,而且可以隨時調(diào)用資源庫里的資料。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討論、交流更加直觀,師生互動更加充分,也更能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老師不再受到課件的約束,可以隨著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以學生為中心隨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例如,我在教學《天凈沙·秋思》時,利用電子白板“繪圖”的功能,讓學生把“枯藤”等景物在白板上一一畫出來,他們的興致特別高,紛紛舉手,上臺隨心所欲的畫、寫、圈,再進行涂色,那豐富的色彩,隨意變化的線條,令學生感覺太奇妙了。接著,我利用白板的“演示”功能,將“枯藤”等景物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將“枯藤”等景物一下子就記住了。學生集體誦讀時,用遮板徐徐展示。這樣,整堂課學生邊畫邊說,畫畫、說話的訓練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又巧妙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如在文言文教學中,老師們一般都會訓練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在白板課件中,可以讓一兩名學生在白板上寫下自己的譯文,老師在講評時,可以用不同色彩的筆對學生的譯文加以圈畫、標注,再讓其他學生上臺修改。又如古詩文默寫教學中,學生不能得分大多時候是因為寫錯了字。讓學生在白板上默寫,老師和學生可以對寫錯了的字加以拖拽、放大,并讓學生糾正,再將書寫正確的字放大,兩相對比,學生印象深刻,有助于識記。
電子白板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提供了可行的技術,促進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促進了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形成,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拓展語文的學習內(nèi)容
課改的嶄新理念即“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構建開放的、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課程體系。”電子白板資源庫里有海量的教學資源信息,這些信息既包括文本閱讀資源,也包括動畫、視頻、圖像、聲音等資源,教師在教學時借助這些資源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形象、更生動、更直觀,這樣的教學也更容易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起來,這樣,學生的視野想不開闊也不可能。有效運用電子白板,可以加快課堂節(jié)奏,增加課堂容量。
作為新知識建構的載體,交互式電子白板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提取信息時,會對信息進行篩選、重組,在此基礎上來運用信息,因此此過程能使學生將知識內(nèi)化,變成自己的,可以說,交互式電子白板對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起到了促進作用,當然對于學生知識的更新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利用白板有效鏈接資源,拓展課程內(nèi)容,生成開放性的語文課程。運用白板的透視鏡功能,由教師帶領學生走進課文的情境,充滿情趣的課堂更具有開放性和動態(tài)性。利用白板的照相功能及拖拉功能,將生字拼起來,有助于學生識記和鞏固生字。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拖拉功能補充板書,明確課文的表達層次,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同時引導學生運用書寫功能進行填寫詞語等語文練習。
王志穆,江蘇連云港市贛馬初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