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
兒童節(jié)前夕,班主任安排文娛委員郁齊瑋在兒童節(jié)當天的班會上,為同學們做一個有關“合理利用時間,歡度美好童年”的發(fā)言。聰明伶俐的郁同學倒是有不少妙點子,可是她覺得自己的發(fā)言內容太過平淡,聽起來像是經(jīng)驗總結。那么,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演講或發(fā)言更加吸引人呢?還是有請劉老師來說說吧!
提到修辭手法,可能你以為我要開始談寫作了。非也,非也。作為一種語言的藝術,演講也離不開修辭的點綴。在演講中加入修辭,可以使話語更有趣動人,演講者的觀點也能更好地被聽眾所接受。
我們先來看看一些演講中常用的修辭技巧吧。
比喻
魯迅在北京師范大學的校友會上,作了《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講,其中有這樣一段: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chǎn)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
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很好地運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手法。他把天才與民眾的關系,比作花木和土的關系,說明沒有民眾便沒有天才。這樣的比喻,使得演講內容深入淺出,更加形象生動。所以,演講中運用比喻能將表述變得通俗易懂,更能將復雜的事情說清楚。
排比
在演講中,注重排比的運用,不僅可以增強感染力,也能令演講更有節(jié)奏感。
用排比的修辭方法來說理時,可以使論述的內容更加嚴謹;而用它來敘事時,可以使事物更集中、更完美地表現(xiàn);用它來抒情,可以使感情更加激昂奔放。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里,在結尾處連用了八個排比句。這組排比句,層層遞進,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演講者的熱切希望和飽滿的激情。掃一掃旁邊的二維碼,你也來體會一下排比的妙處吧。
夸張
都說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項羽真的舉起大山了嗎?說東西美味,香飄千里,那香味真的能飄千里嗎?
作家汪曾祺老先生曾經(jīng)寫泰山的云霧時,這樣寫道:“云霧那樣濃,似乎扔一個雞蛋下去也不會沉底?!边@夸張的描寫手法,讓人讀后覺得印象深刻又不失趣味。雖然這是對事物言過其實地渲染,但是這種修辭手法,如果能運用到演講中,不僅便于揭示事物的本質,還能增加感染力,更能啟發(fā)聽眾的想象力。
當然,夸張歸夸張,還是要以客觀事實為基礎?!把赃^其實”,但又不虛假,這才是夸張的真諦。另外,使用夸張時一定要注意分寸。如在匯報數(shù)據(jù)、介紹情況或者傳授經(jīng)驗時,就不能隨意使用夸張了。
除了劉老師上面說的幾種常見又實用的演講修辭技巧,還有圍繞主題進行正反兩面說明的對比手法,為了增強語言表達效果而讓同一句話重復出現(xiàn)的反復手法……為了使你的演講精彩又吸引人,適當?shù)男揶o方法可不能少喲!那么,問題來啦,如果你是郁齊瑋同學,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完成這次發(fā)言呢?
(責任編輯:程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