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造有效課堂和培訓教師,安仁縣每年舉行一屆“德清杯”百課大賽活動。因為是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設立的“德清教育基金”每年捐款7萬元予以獎勵,所以稱“德清杯”百課大賽。本屆決賽中,有兩節(jié)語文課,一節(jié)是《孫權勸學》、一節(jié)是《斑羚飛渡》。上完課后,我針對這兩節(jié)課作了一個點評,提出了語文有效課堂要處理好三個關系的觀點。
一、處理好先學后教與先教后學的關系
先教后學是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深受上世紀蘇聯(lián)教育家凱洛夫的影響。先學后教是有效課堂模式,興起于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再練”,目前也得到了教育行政和專家的認可。杜郎口中學在學習洋思中學的教法后,將“先學后教再練”改成“先學后展再練”。杜郎口的做法被追捧于一時。筆者在那所學校認真學習了兩天,從學生起床到學生就寢。學生就寢后,我們還要討論到晚上12:00點。當時我就提出了兩點疑惑。一是白天課堂上老師基本不講,晚上自習時間為什么老師在講。二是升入高中的學生據(jù)學校跟蹤反映優(yōu)等生不多,學生學得深入還是學得膚淺,我以為在教與學的關系上處理欠妥。
先學后教的方法在安仁縣實施新課改以來還是得到很好的推行?!秾O權勸學》共119個字,文章不長,學生先學做得好,認識了生字、生詞,熟讀并能背誦出來。正因為有了先學的基礎,所以教師在講文章思路、人物形象、寫作手法時就有足夠的時間,一課時語文味非常濃。
二、處理好求知欲與展示欲的關系
任何一節(jié)課,學生都有求知和展示的欲望,怎樣處理?我們看《孫權勸學》中老師是怎樣處理的?有一個男學生問:“老師,從魯肅的語言里,看出魯肅是一個懂禮教的人,是嗎?”這就是求知欲!你怎樣應對?老師說:“不錯不錯,值得表揚?!本谷粵]有下文。我很想聽到:“同學啊,你好聰明,你從哪個詞句里看出來了,請把原文讀一次,展示給大家聽,讓你思維的火花綻放,讓你智慧的火苗燃燒!”如果這樣說,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展示欲,又能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培養(yǎng)學生傳承古代語言文化以及鑒賞語言美的能力。語文味就出來啦!
三、處理好個性閱讀與依賴閱讀的關系
聽、說、讀、寫、語、邏、修、文是語文的8種功能。其中閱讀教學比較難,閱讀的方法又有很多,如教讀、裸讀、引讀、自讀。今天以教讀為例,談談怎樣通過教讀而讀出個性?
我們看《孫權勸學》。教師的PPT做得相當漂亮。課文、翻譯一應俱全。老師問:“張生 ,請你翻譯一下全文。”學生站起來后眼睛看到課桌上的《古文翻譯》讀下去,學生不看PPT。教師呢?滾動鼠標,不看學生,二者脫節(jié)。教師依賴的是PPT,學生依賴的是教參。哪有個性閱讀可言!
怎樣教讀呢?當教師教翻譯方法的時候,務必講清單音詞變雙音詞的方法,特殊句式的翻譯方法以及補充省略的一些方法。
當教師教成詞的時候,要結合中國的古代語言文化。譬如,老師問“吳下阿蒙”是什么意思?學生答:“成語?!边@樣回答對嗎?我很想聽到老師的解釋:“吳下阿蒙”現(xiàn)在看是個成語。但在宋代,他就是一句土話,比喻一個落后的閉塞的地方走出來的一個知識淺薄的人。宋代的楊萬里追隨他同鄉(xiāng)好友周必大到過安仁,寫了一首《舟過安仁》,里面一句“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怪生”就是當時的土話。我們安仁縣龍市鄉(xiāng)一些老人現(xiàn)在還有講“怪生”的。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講?就是為了傳承古代文化。而這正是為了落實語文四大核心素養(yǎng)中的“文化傳承與理解”。
當教師教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的時候,要講清楚材料的取舍及詳寫略寫?!秾O權勸學》的思路很簡單,“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一目了然。其中“勸學”與“贊學”詳寫,“就學”略寫,只有5個字:“蒙乃始就學。”孫權是領導者,所以他的勸學方法運用的是對比法。大都督魯肅是個飽學之士,他稱贊呂蒙的口吻就有點揶揄了。
當教師教學生解讀人物形象個性的時候,千萬不能一味地依賴教參,一定要讀出自己的個性?!栋吡顼w渡》一課中的展示環(huán)節(jié),有三個學生模仿鐮刀頭羊的三聲咩叫:“悲哀的咩了數(shù)聲”,“咩咩的發(fā)出吼叫”,“悲愴的輕咩了一聲”。學生展示咩聲后,另一位學生提出疑問:“模仿不像,為什么三聲咩叫不同呢?”我很想聽到老師講:“這三種叫聲的神態(tài)是不一樣的,它所揭示的意蘊也不一樣。之所以悲哀的咩,那是鐮刀頭羊面對戛洛山傷心崖絕境的無能為力。之所以發(fā)出吼叫,是因為鐮刀頭羊作為領導者要做出肩負起種群延續(xù)的堅定不移的決定。之所以悲愴的輕咩,是因為鐮刀頭羊面對犧牲時的視死如歸的心態(tài)?!?/p>
語文課難教,只要我們圍繞語文核心素養(yǎng)來教學,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打造語文有效課堂并不難。
何文,湖南安仁縣教育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