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青
小說家高陽,嗜酒而不酗酒,三杯下肚,立刻變身變臉,成為詩詞家高陽,最喜含著酒意,以詩話詞話噴人。
一天深夜,高陽先生半醉闖入“大塊齋”,幾盤甜點熱茶后,脫口贈我一聯(lián)云:“小廚飯菜,大塊文章”,責(zé)令我以隸篆筆法寫成裱好,懸之素壁,以慰酒友。
高陽喜論古典詩詞,尤其是在好酒小菜之后,謬以我為知音,最愛到寒齋中,暢飲談詩,吟誦擊節(jié),多次在文章中引用我的論點,又常在微醺之后,弄墨作書至深夜。其實我并不真懂古典詩詞,但卻不忍說破,于是只好免力敷衍湊合,盡量不掃他的興致。不過在應(yīng)答之間,往往有意外發(fā)現(xiàn),獲益良多,別有一番樂趣。
五四運動前后,古典詩日漸式微,新詩興起,幾十年間,各種詩選,層出不窮,而耽溺于古典詩詞的名家,至今仍編不出一部能夠反映時代變遷,刻畫人文心聲的選本,讓諸家的創(chuàng)作心血,全都懸在空中,一葉不落,依然可以知秋。
古典詩的創(chuàng)作雖然不振,但以新式西洋文評理論研究古典詩的熱情,卻日益增加,毫無稍減,隨著臺北1960年代顏元叔(1933-2012)等人提倡的比較文學(xué)興起,不時翻出新的波浪。
高陽評說古典詩,基本上主張走中國傳統(tǒng)的路子,對一干新科英美文學(xué)博士所提倡的“新批評”(New Criticism)理論,并不買賬:“用一把歐美名牌的鑰匙,怎能開得中國描金箱子上的白銅鎖?”
他論詩解詩,全從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出發(fā),以破解詩中的典故為金鑰,并充分運用小說家的想象力,不但力求把當(dāng)時的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還原,同時也要把詩人的生平、住處及活動范圍立體化,設(shè)身處地重建詩人當(dāng)初寫詩時的具體時空。這種解詩法,我稱之為“立體說詩”,對充滿謎語僻典的西崑體或夢窗詞,有時是相當(dāng)有效的。
有一次,他為我解李義山(813-858)那組眾說紛紜千古難解的“無題詩”,說這組六首七律無題詩,是以一首有題詩《牡丹》破題,詩中最后一聯(lián)“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的“朝云”,就是指義山愛慕的女主角。接下來六首詩分別為:
“相見時難別亦難”
“來是空言去絕蹤”
“鳳尾香羅薄幾重”
“重帷身下莫愁堂”
“昨日紫姑神去也”
“颯颯東風(fēng)細(xì)雨來”
至于那首有名難懂的《藥轉(zhuǎn)》詩,則是二人戀情初期中的一個浪漫游戲小插曲。1970年代末,有關(guān)義山無題詩的討論,就是從《藥轉(zhuǎn)》開始的。當(dāng)時剛在美國伯克萊拿到比較文學(xué)博士的水晶,在《聯(lián)合報》發(fā)表文章(1977),指該詩是義山詩謎中的謎中謎,應(yīng)該與私通、月經(jīng)、墮胎有關(guān)。高陽看不下去,為文糾謬,引何焯成說,細(xì)釋詩中事典,直接指出是描寫“如廁”之作,一時哄傳為笑談。
在細(xì)說“義山無題詩”時,他首先確定男女主角為義山與其小姨,發(fā)生戀情的地點,則是在岳父王茂元所贈的洛陽“崇讓宅”中,“義山夫婦居正屋,小姨住后樓”。
在空間上,高陽為我繪出崇讓大宅的平面構(gòu)造關(guān)系圖,但見宅前有池塘竹林,塘名“芙蓉”,接下來是主人的正屋:“郁金堂”與“莫愁堂”雙樓,“郁金堂北”有“畫樓”,是小姨寄住的香閨,也是解開“義山詩迷”的核心之所,在無題詩中,則成了遙不可及的“蓬山”或“蓬萊”仙島。畫樓西有“桂堂”,東有“廁所”,也就是《藥轉(zhuǎn)》一詩中提及“換骨神方上藥通”的地方。樓與正屋之間有“一樹秾姿”的紫薇一棵。其間有小姨婢女來往穿梭,在詩中則成了“殷勤為探看”的“青鳥”。
高陽依圖指事,為我把場景描寫了一番,義山與小姨居處中間,隔了幾重墻,幾個院落,曲徑從何通幽,消息如何傳遞,男方在書齋中推窗外望,如何可以看到女方的畫樓,看到樓上窗子或閉或開,燭光或明或滅,二人手勢如何揮動,眼神怎樣交會,都設(shè)想得清清楚楚。
在時間上,高陽以小說家的演義手段,把男女主角的曖昧之戀,安排在唐武宗會昌五年秋(845)至?xí)甓宋缜昂?,約半年多的時間之內(nèi)。最初如何因小姨愛才而自薦,又如何由“青鳥”傳書而約會;中間,義山因事不得不去長安,而有小別;歸來后,又如何約會則苦候不果,傳書則已讀不回,真是“相見時難”。至此義山方知,進行數(shù)月的畸戀,不知怎么突然曝光?妹妹隨即遭姊姊安排遠(yuǎn)嫁為妾,義山又如何癡戀不舍,連聲哀嘆“別亦難”。豈料心上人竟像變了個人似的,歡歡喜喜嫁了出去,再也無意與義山一通款曲。詩人目睹此景,哀痛追悔,通宵難眠,種種怨懟,患得患失,欲斷又連,都成了“一寸相思一寸灰”,只能一一隱晦地寫入詩里,暗自傷神。
以“本事”解開詩句中的死結(jié),以“詩句”佐證本事里的情節(jié),高陽依次破譯詩行中的謎樣僻典,糾正前賢錯誤,補充故事細(xì)節(jié),轉(zhuǎn)折都有交代,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wù)”,真是神乎其神,讓人寧可信其有,不愿拂其意。看他熱情洋溢講得口沫橫飛,我在旁準(zhǔn)備好一盆“詮釋循環(huán)”(hermeneutic circle)美式批評冷水,在不斷增加的室溫中,早已被他弄得溫?zé)幔瑵姴怀鋈チ恕?/p>
最后,我只好順?biāo)浦郯素蚤L舌地說:“義山此段朦朧不倫之情,應(yīng)是臺灣民謠‘草蜢弄雞公,雞公拼蹦跳的典型?!」镁犹幈緹o郎嘛!小妮子忌妒姊姊,搬弄凡事都要搶一搶的惡作劇,等到把姊夫弄得神魂顛倒后,又怕惹出禍來,被人發(fā)現(xiàn),趕快做個鬼臉,拍拍屁股,溜之大吉。不料卻激發(fā)天才詩人寫了一串千古名作問世,引來后人萬種解說上場。”
高陽聞言大笑道:“好小子,有你的,心理分析都上場了。我專為男主角著想,卻忽略了女主角,真是陰溝里翻船,犯了小說大忌??上椅恼乱呀?jīng)成書,無法把你這一說補寫進去了?!?/p>
中國古典詩詞中,最晦澀難解,困擾讀者的,多半是僻典冷事如何運用,典故與詩情又如何黏合。高陽常能通過分析作品中的用典手法,破解隱藏在字面之后的歷史事件真相,與個人感情秘密,將詩中的時空事件,全都立體化,川言字謎如小說,妙斷事謎如解結(jié)。此法為中外詩論中所未常見,大大擴展并豐富了傳統(tǒng)詩話的研究范疇,可謂蹊徑獨辟,值得注意。
這就是我所謂的“高氏立體說詩”,完全是小說家言,以詩人編年傳記為本,再配合上獨門考據(jù)功夫,把詩中所有令歷代注家束手的怪詞僻典,全都清楚明白而有說服力的解釋一番,直可自成一派,讓中文系、外文系、比較文學(xué)系的詩詞專家,全都傻眼。
《高陽說詩》(1982)一書中,收錄《〈錦瑟〉詳解》一文,解詩的線索,仍然系于“義山小姨”身上,旁征兼博引,上下千余年,遍駁蘇東坡、朱竹垞、何義門……古今名家之說,惋惜勞貞一得珠復(fù)失,詫異錢鍾書錯得離譜,長文寫完,躊躇滿志,不免得意,自成七律四首,中有一聯(lián)云:
獺祭還從獺祭解,九原可許我真知?
他吟罷推杯拍桌,仰首感慨嘆道,假如義山“精爽不昧,當(dāng)托夢于我,許以真能知其心事”!
(作者為臺灣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