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摘要: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學生從小打好語言基礎的關鍵,在新課標不斷改革的要求下,學校也越來越重視對課堂改革的研究,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效率,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用,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本文站在教師和學生的角度上對小學語文高校課堂的打造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有效策略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對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在整個小學課程學習中又起到尤為關鍵的作用,為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目前小學語文教師致力于尋找打造高效語文課堂的策略,掌握正確方法引導學生將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轉化為學習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吸收當堂知識的效率,實現(xiàn)高效學習。同時小學生只有快速理解課堂上老師所教授的新內容,及時掌握重點內容,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整體學習效率,減輕課外學習負擔。
一、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隨著現(xiàn)代化教育的發(fā)展,教師已不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取代教師的位置掌握了課堂的主動權,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放松情緒,在主觀上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而不是慢慢的壓力,主動地去接受知識的洗禮,因此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首要策略。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制作圖片、音頻、視頻等課件,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產生共鳴,更快地讓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如在教授生詞時可將生詞轉化為動圖方便小學生理解,一方面化難為易讓小學生面對生詞不受困擾,一方面又打造了輕松的課堂氛圍,引起了學生對生詞的學習興趣,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中,使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夠順利開展。
所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處在活潑好動階段的小學生常常被課堂以外的事物所吸引,針對這一特點,教師的首要策略是引導學生樹立課堂主人翁意識,向學生展示創(chuàng)新的語文課堂,改變學生原本對語文學習是枯燥的這種認知,一步一步地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對于表現(xiàn)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于還存在不足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充分的寬容與鼓勵,形成和諧、互尊、互助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高效語文課堂。
二、借助視頻插圖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豐富小學生的想象能力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音頻、動畫、文本插圖等多媒體技術愈來愈多的運用于小學課堂教學中,小學生受認知范圍的局限,很難在短時間內理解和掌握課文文意和深層意境,這對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產生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針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營造更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調動小學生在實際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階段這個年齡的學生大多率性天真,對陌生新奇的事物容易產生好奇心,一般在翻閱課本的時候往往先注意到的不是文字內容,而是課文中所配的插圖,被俏皮有趣的圖片所深深吸引。同樣的,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提前準備好介紹課文的相關視頻動畫。大大提高了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
三、將課本內容和課外閱讀有效結合,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新課標當中明確規(guī)定,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課本內容,為了不斷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不應將授課知識局限于課內,必須將課本內容與課外閱讀有效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內容大部分摘自課外閱讀的節(jié)選,學生學習課本內容僅僅只學到了知識的冰山一角,很難理解透作者的寫作用意和內容的深層含義與意境,導致學生難以正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影響了學生做閱讀理解題目的能力。因此,為了實現(xiàn)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師應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上下功夫。
課前要收集好當堂所講課文內容的相關資料,如作者介紹、寫作背景等;課中要適當補充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例如教師在講《白楊》一文時,可補充一些新疆建設者為了我國邊疆的經濟發(fā)展,默默地投身于邊疆無怨無悔地付出與貢獻的事跡;課后可進行內容拓展,教師在講授完書本課文后,可以準備一篇與該文章內容或表現(xiàn)手法相似的文章,引起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豐富了課外知識水平,有助于培養(yǎng)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將課本內容和課外閱讀有效結合,豐富了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提高了課堂效率和學生的綜合語文水平。
四、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穩(wěn)定的課堂學習習慣,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小學生由于年紀尚小,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在短暫的四十分鐘語文課堂教學中很難做到合理優(yōu)化分配時間資源,缺乏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消化好所學知識內容,小學語文教師要針對這一特點采取一定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穩(wěn)定的課堂學習習慣,增強學生在課上的實際學習效果。
預習在小學階段乃至以后的中學、大學課堂學習中都發(fā)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聽課效率和改善實際的學習效果。小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活動時,除了要對課文進行初步瀏覽閱讀外,還應重點標注好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便在實際課堂中向教師提出疑問或是著重聽教師講授該部分內容。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以自行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課外資料,將課內外內容有效聯(lián)系,提前了解課文的寫作條件和背景,使實際課堂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的,除預習外,教師還應有效監(jiān)督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專注力和思考能力,養(yǎng)成上課認真聽講、勤于思考、勇于舉手提問或表達觀點的良好學習習慣,這樣不僅端正了課堂紀律,還實現(xiàn)了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讓課堂效率的提高得以實現(xiàn)。
五、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在小學階段的所有學科中起著基礎性作用,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想象力,將課本內容和課外閱讀有效結合,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穩(wěn)定的課堂學習習慣,從而打造小學語文高校課堂,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狄小平. 淺談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J]. 科學中國人,2015,(11):190.
[2]張志云,李方立.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課堂[J]. 讀書文摘,2015,(22):269.
[3]張常偉.試論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