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丙國++張龍起++王佳音++潘振濤++李國鵬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05.163
[摘要] 目的 研究自制制劑水海膠囊治療糖尿病性腎病的臨床治療效果。 方法 將符合診斷標準的病例隨機分為兩 組,治療組 60例,對照組 60例,對照組 60例,對照組給予糖尿病腎病飲食控制,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予以相應降血糖、調(diào)脂、降壓等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水海膠囊,服用方法,口服3粒/次,3次/d,療程為1個月,1個療程結束后進行療效比較。觀察指標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尿常規(guī)、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生化指標的變化。結果 在臨床癥狀改善方面,研究顯示治療組癥狀改善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加用水海膠囊的治療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86.96%,而對照組為6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水海膠囊對糖尿病腎病屬氣虛血瘀,絡脈瘀阻,濁毒內(nèi)泛者療效顯著。在兩組病例治療前后UAER變化比較和生化指標變化比較中,UAER、 TG、TC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明顯下降(P<0.05),F(xiàn)BG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論 水海膠囊具有良好降微量白蛋白、改善腎功能、血黏度、降低血糖、改善脂代謝作用。
[關鍵詞] 中醫(yī)藥;水海膠囊;糖尿病腎?。慌R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 R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3(a)-0163-03
糖尿病腎病是以腎小球硬化癥為特征的糖尿病并發(fā)癥,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微血管病變,如果治療不積極,易發(fā)生較為嚴重的后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質(zhì)量,該文立足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及并發(fā)癥的優(yōu)勢,積極探索糖尿病腎病的防治新辦法,自擬水海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60例,取得了明顯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120例病例,均來自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該院門診及住院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60 例,脫落4例,有56例患者完成觀察,男29例,女27例;年齡36~72歲, 平均53.0歲;糖尿病病程7~21年,平均10.2年;糖尿病腎病病程5個月~7年,平均2.3年;對照組60例,脫落5例,有55例患者完成觀察,男23例,女22例,年齡38~71歲,平均54.0歲;糖尿病病程8~19 年,平均9.5年;早期糖尿病腎病6月~9年,平均2.5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 西醫(yī)診斷標準
1.1 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
根據(jù)1999年WHO推薦的糖尿病診斷標準,該組病例均已確診為糖尿病并系統(tǒng)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根據(jù)丹麥學者Mogensen糖尿病腎病5期分類[1],該組病例納入3期、4期病例進行臨床觀察。
1.2 中醫(yī)辨證標準
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標準[2],《消渴病腎?。ㄌ悄虿∧I病)診療方案》(2011版)標準[3],選擇糖尿病腎病氣虛血瘀、濁毒內(nèi)泛病例入組,證見氣虛證、血瘀證、痰濁證同見者。
1.3 納入標準
符合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和中醫(yī)辨證標準者納入該組。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②年齡<18歲或>75歲;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同時患有其它嚴重疾病或合并癥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等;⑤近期有惡性高血壓或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病史者;⑥近1個月內(nèi)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其它急性并發(fā)癥者;⑦未按規(guī)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數(shù)據(jù)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1.4 治療方法
水海膠囊處方組成:水蛭30 g、海藻20 g、昆布20 g、牡蠣30 g、黃芪20 g、茯苓15 g、大黃9 g、 丹皮12 g、 赤芍12 g、三七10 g,為膠囊劑,含生藥0.3 g/粒。對照組予糖尿病腎病飲食控制,根據(jù)患者情況予以相應降血糖藥物、調(diào)脂藥物、降壓藥物等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療程為1個月。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水海膠囊,服用方法,口服,3粒/次,3次/d。療程為1個月。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尿常規(guī)、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生化指標的變化。臨床癥狀采用癥候積分觀察。生化指標包括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血清總膽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及不良反應,以上指標均在治療前及治療后各測定1次。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6 療效標準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jù)衛(wèi)生部1993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標準:①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UAER<20 μg/min,并較治療前下降≥50%。②有效:癥狀減輕,UAER<20 μg/min,但較治療前下降<5O%;或UAER>20 μg/min,但較治療前下降≥50%。③無效:癥狀無改善,UAER下降未達到上述標準或反出現(xiàn)升高者。
2 結果
兩組主要癥狀的治療前后的比較顯示:腰酸疼、乏力、頭暈、惡心嘔吐、浮腫、舌苔脈象等癥狀治療組較對照組均明顯好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治療組癥狀體征改善相較對照組更明顯。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治療組為86.96%,對照組6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UAER比較變化,見表1。
治療后兩組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治療組比對照組下降更加明顯,組間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BG指標較治療前均有明顯下降(P<0.01),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TG、TC指標均明顯下降,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變化比較,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由于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引起的常見并發(fā)癥,其基本病理改變是腎小球肥大,腎小球系膜外基質(zhì)堆積,基底膜增厚和腎小球硬化。該病臨床表現(xiàn)不盡相同,早期表現(xiàn)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并逐漸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如果治療延誤或治療措施不當,可能發(fā)展為終末期腎病,并出現(xiàn)嚴重代謝紊亂和全身多系統(tǒng)的功能衰竭。近年來,由于糖尿病人群的快速增長,該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且逐漸成為透析治療人群主要原因,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腎病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學術界探討的熱點問題。
我國醫(yī)學認為消渴病為本虛標實之證,陰虛為本,燥熱為標,但病程日久者,臨床以氣虛者為多見,消渴者五臟柔弱,以虛為其根本,濕、痰、瘀等病理產(chǎn)物均由虛而來,日久則生變證,出現(xiàn)腎眼周圍神經(jīng)并發(fā)癥,有證據(jù)瘀血貫穿于消渴病的始終,更貫穿于消渴病變證的始終。臟腑虧損、陰液虧耗、內(nèi)熱熾盛等均導致瘀血,瘀血阻塞經(jīng)絡,脈絡不暢,只有脈絡通暢才可氣血調(diào)和,因此攻補兼施可以防止瘀血的產(chǎn)生。通過近20年對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治療和研究分析,認為糖尿病腎病秉承于消渴,病機主要是消渴日久不愈,正氣損傷,升降出入失調(diào),輸布水精受阻,三焦氣化不利,痰濁、濕熱、瘀滯互結成毒,氣虛血瘀,濁毒互結內(nèi)泛是其關鍵,且久病入絡,絡脈瘀阻更是其重點,故治療當以益氣化瘀,祛濕瀉濁,通絡散結為法。
方中以水蛭為君,破血通經(jīng),逐瘀消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逐瘀,無子,利水道。”水蛭為蟲類藥物,擅入絡通瘀,配伍丹皮、赤芍、三七活血化瘀,四種藥物活血散瘀,通經(jīng)消癥,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顯示,中藥活血化瘀可以有效的清除腎臟的病理產(chǎn)物,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腎臟的高壓、高灌注、高濾過,恢復腎臟的血供,延緩腎臟的損害,改善微循環(huán)。海藻 昆布 牡蠣軟堅消痰散結,利水消腫,海藻軟堅,消痰,利水,泄熱,《本經(jīng)》:“主癭瘤氣,頸下核,破散結氣,癰腫癥瘕堅氣,腹中上下鳴,下十二水腫?!薄侗静菝审堋罚骸爸雾楅g瘰疬,消頸下癭囊,利水道,通癃閉成淋,瀉水氣,除脹滿作腫?!崩ゲ枷瞪⒔Y、利水消腫《本草綱目》:“治水病,癭瘤,功同海藻?!薄队耖彼幗狻罚骸扒鍩彳泩?,化痰利水。”。牡蠣《海藥本草》:“主男子遺精,虛勞乏損,補腎正氣,止盜汗,去煩熱,治傷寒熱痰,能補養(yǎng)安神,治孩子驚癇?!薄侗静菥V目》:“化痰軟堅,清熱除濕,止心脾氣痛,痢下,赤白濁,消疝瘕積塊,癭疾結核?!睋?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海藻、昆布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血壓、降低血糖、抗凝血等作用,近來學者對海洋中藥的研究成為熱點,海洋中藥性多寒涼,藥味以咸、甘為主;大都入脾腎二經(jīng),具有獨特的調(diào)理先天與后天的作用,調(diào)補脾腎。三味海洋藥物配伍大黃又加強了瀉下降濁的作用;黃芪益氣補虛,藥理研究顯示能降低血糖和血壓,可抑制腎臟一氧化氮(NO)的產(chǎn)生,糾正期腎血流動力學異常,能夠有效改善微循環(huán),對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有一定預防作用。茯苓健脾益氣,利濕去濁,性味平和,利濕而不傷正,具有較明顯的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補氣藥配合方中的活血化瘀藥,達到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瘀滯除而脈絡暢,改善腎臟血液灌注,延緩腎臟因血供不足而導致的腎損傷。這對于治療氣虛血瘀癥時至關緊要的;大黃的主要功效是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本經(jīng)》:“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diào)中化食,安和五臟。”。研究表明具有降低腎小球高濾過,減輕腎小球基底膜增生,降低尿蛋白,并具有降壓、抗凝血,改善腎血流量及微循。全方補而不滯,祛瘀而不傷正,益氣健脾、活血化瘀、瀉濁散結使脾腎功能得以恢復。方中雖無補腎之品,但黃芪、水蛭、丹皮、赤芍、大黃都有改善腎血流量和微循環(huán)等功能,實為治腎虛血瘀絡阻癥之良方。
經(jīng)臨床觀察,水海膠囊在臨床癥狀改善方面,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體現(xiàn)出中醫(yī)辨證治療的優(yōu)勢和改善癥狀、體征的特點;其次,在加用水海膠囊的治療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86.96%,而對照組為6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水海膠囊對糖尿病腎病屬氣虛血瘀,絡脈瘀阻,濁毒內(nèi)泛者療效顯著。在兩組病例治療前后UAER變化比較和生化指標變化比較中,UAER、 TG、TC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明顯下降,說明水海膠囊具有良好降微量白蛋白、改善腎功能、血黏度、降低血糖、改善脂代謝作用。
[參考文獻]
[1] 呂仁和,高彥彬.戴京璋,等.糖尿病腎病診治·糖尿?。ㄏ什。┲嗅t(yī)診治薈萃[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9:415-421
[2]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制定發(fā)布,1993.
[3] 呂仁和、趙進喜主編,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中西醫(yī)診治學[M].2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