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
摘要: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應該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本文主要對運用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電子檔案袋評價、blog評價等不同的課堂評價方法進行初探,以便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76
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應該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作為一種終結性評價方式,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則顯得相對薄弱。筆者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體會到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課堂評價,對于改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對課堂評價的方法做了以下一些嘗試和探索:
一、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
課堂上學生的操作是動態(tài)的、不斷變化的,教師由于受時間和精力的限制,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的操作情況都進行觀察。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參與評價實踐,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操作情況進行自我評估,鼓勵小組之間進行互評。無論是哪種形式,都要求學生以虛心向別人學習的心態(tài)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做出不帶任何偏見的評價。
如筆者曾經在幾堂課結束時向學生發(fā)放課堂評價表,學生迅速填好后,立即回收。在第一次發(fā)放表格時就告訴學生,這張表格是用來記錄平時上課表現的,每個學生的期末成績不僅要參照學生作品的成績,也要參照這張表格的得分情況。在實際發(fā)放和回收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態(tài)度認真,仔細地填寫每一個項目,小組長在查看了每個組員的作品后再進行打分,保證了公正、公平。
從實踐的情況看,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具有多方面意義。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可以幫助教師調整自已的教學計劃。收集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信息,如學生操作項普遍得分很低,則說明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操作沒有掌握,教師則要考慮適當改變教學方法,或調整教學進度。如作品創(chuàng)新性很差,教師則要考慮給學生適當的“自由”,讓他們不要拘泥于課本上的范例,要勇于探索、樂于創(chuàng)造。
二、電子檔案袋評價
檔案袋,又稱學生成長記錄袋,是由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作品匯集成的作品集,主要用來展示學生的學習進步(發(fā)展性檔案袋)或展示學生最佳作品的樣本(展示性檔案袋)。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把信息技術運用于檔案袋,建立起能在計算機上閱讀且適用于信息技術課程評價的電子檔案袋。
電子檔案袋評價可以這樣操作:把所有檔案袋分班級存放在教師機的硬盤上,檔案袋以學生的學號和姓名命名,在檔案袋中主要存放了學生每堂課的作業(yè),這樣主要用來展示學生的學習進步(即發(fā)展性檔案袋)。如在學習Powerpoint2003時,我們以甌北特色為主題向外地朋友介紹甌北,第一堂課讓學生先到Internet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并下載;第二課中讓學生圍繞主題制作封面和目錄,即作品的框架;第三堂課圍繞目錄展開充實作品,信息量充足起來了,內容表現形式多樣,包含文字、圖片、動畫;第四堂課有超鏈接,但大部分同學的鏈接不是很順暢;第五,六節(jié)課時美化自已的作品。每堂課的作業(yè)學生都通過電子教室軟件上傳到教師機中。不管是基礎好的還是基礎不好的,每個學生的作品都有這樣一個過程:畫軀體、生血肉、著衣裝、配得體,適時加以橫向比較,但更注重的是縱向比較,讓學生欣賞自己的作品完成進程,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Blog評價
Blog(Weblog)是在網絡上發(fā)布和閱讀的流水記錄,通常稱為“網絡日志”,簡稱為“網志”,也就是以網絡作為載體,簡易迅速便捷地發(fā)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再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在日常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操作技能,但一個操作非常嫻熟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一個信息素養(yǎng)水平高的人。因為信息技術工具既可以幫助人們改造世界,同時它也具有破壞性,比如有的人利用它來編造、傳播病毒,進行網上犯罪等。因此,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信息意識、高尚的信息情感至關重要。教師只有在了解學生己有的情感價值觀的基礎上才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態(tài)度價值觀。但情感因素自身的內在隱蔽性使教師往往難以評價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Blog評價曾經嘗試用來評價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每臺電腦都能上網,因此在硬件方面具備了使用blog的條件。另外,為了更好地記錄學生的思想,便于課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在上課時要求學生全部登錄教師事先做好的blog,這個blog己收錄了若干篇文章,這些文章有的是從別人的blog上轉載而來,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章然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的文章很短,只向學生提出操作要求。文章內容涵蓋當前社會爭論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如該不該讓學生上網,怎樣保證青少年的上網安全等。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寫用真名,我們會把你們回復的內容保密的。但是學生回復的內容太短,回答都是“好”或“不好”,看不出學生真正的情感態(tài)度,因此再次強調如何進行回復,并答應保密。因為學生很在乎他們寫的內容會不會被家長或教師知道。通過讓學生回復blog上的文章,并對學生的回復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從中了解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學生對網絡的態(tài)度及對網絡負面影響的認識、了解學生對信息技術作用的認識程度以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等,進而檢驗用blog這個工具評價學生的情感因素的有效性。
以上是筆者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嘗試和體會,三種課堂評價方法雖各有千秋,但我們如能結合教學內容揚長避短,靈活運用,定能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偠灾畔⒓夹g課堂評價的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能從把學習當作他們的樂趣,為學生營造適合他們興趣的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主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讓課堂評價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下熠熠生輝!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嘉縣甌北鎮(zhèn)第五中學 3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