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國軍
【摘要】 目的 探討中藥灌腸方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136例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 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各6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chǔ)上增加中藥灌腸方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64/6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53%(50/68),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jié)論 中藥灌腸方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療效確切, 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guān)鍵詞】 中藥灌腸方;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臨床療效;安全性;可行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64
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 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較常見。它作為臨床綜合癥候群, 能嚴重破壞腎小球, 使身體在排泄代謝廢物和調(diào)節(jié)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等方面出現(xiàn)紊亂[1]。由于它的預后嚴重, 是威脅生命的主要病癥之一。為探討中藥灌腸方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安全性及可行性, 特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136例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136例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實用醫(yī)學》的診斷標準, 屬于2型糖尿病范疇。臨床表現(xiàn)為尿白蛋白排出率(UAE)增加[2]。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各68例。對照組:男36例, 女32例, 年齡50~70歲, 平均年齡(60.0±3.6)歲;觀察組:男38例, 女30例, 年齡52~72歲, 平均年齡(62.0±3.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口服降糖藥以及復方α酮酸片(開同)、藥用炭片等治療。
1. 2. 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chǔ)上, 增加中藥灌腸方, 1次/d。中藥灌腸方組成:黃芪30 g, 黨參15 g, 山藥20 g, 杜仲10 g, 枸杞10 g, 當歸10 g, 桃仁10 g, 大黃6 g;水煎服, 1劑/d, 分2次溫服, 150 ml/次, 治療1個月為1個療程。
1. 3 療效評定標準[3]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將臨床療效分為治愈、顯效、無效三等級。治愈:患者四肢浮腫消退, 臨床癥狀消失;顯效:患者四肢浮腫減輕, 臨床癥狀未完全消退;無效:患者癥狀無變化或加重??傆行?治愈率+顯效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64/6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53%(50/68),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3 討論
3. 1 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病因及臨床特點 目前糖尿病已經(jīng)被當做可控的“不死疾病”。盡管現(xiàn)代醫(yī)學高度發(fā)達, 但是糖尿病的預后不良情況問題仍然比較嚴峻。糖尿病合并腎病的臨床癥狀出現(xiàn)較晚, 一般出現(xiàn)蛋白尿時, 病程已經(jīng)超過10年[4]。由于其發(fā)病隱匿, 一旦并發(fā), 腎功能將不可遏制的進行性下降。高血糖、高血壓和大量蛋白尿, 還有可能發(fā)展為終末期腎衰竭, 甚至尿毒癥。主要病因是糖代謝紊亂、腎臟血液動力學的改變、多種細胞因子以及遺傳背景引起的。
3. 2 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臨床治療 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作為糖尿病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 腎功能不全,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生存質(zhì)量, 是糖尿病致死的主因。在臨床上, 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 處于終身“氮質(zhì)血癥”體質(zhì)[5]。在西醫(yī)治療上, 常以貝那普利、藥用炭片、開同等藥物治療, 對重癥尿毒癥患者加用血液透析法治療。由于腎病導致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是糖尿病的終末期, 比較常見且預后較差。透析療法用以改善臨床癥狀, 代替腎臟維持治療。中醫(yī)治療以中藥保留灌腸手法, 來緩解患者病痛, 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在腎功能檢測指標進入終末期尿毒癥以前, 可以采用非透析療法, 大量臨床實踐[6]表明, 中藥保留灌腸法, 通過腸壁的吸收引起全身的治療, 對臨近的器官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在給藥途徑上, 更多的體現(xiàn)了人性化特點。中醫(yī)以為, 糖尿病屬于“消渴”范疇, 主要病機為:氣陰虛, 瘀血于內(nèi), 病變于肺脾腎[7]。臟腑功能失調(diào), 誘發(fā)氣血陰陽虛損。在治療上, 主要以益氣養(yǎng)陰、健脾益腎、活血化瘀為本。中藥灌腸不僅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還能改善腎血流量, 加快糖代量和有毒物質(zhì)的排泄[8, 9]。
3. 3 中藥灌腸方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 中藥灌腸方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 將液體在患者體內(nèi)保留一段時間, 以促進藥物充分吸收, 液體應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及治療目的而定。在灌腸時, 醫(yī)師要慎重選擇藥物, 以免對腸黏膜造成破壞。在插入肛管時, 一定要把握度, 以免擦傷黏膜, 對一些不能保留灌腸藥液的患者, 可采取頭低腳高的方法治療, 一般對腎功能衰竭者僅能減輕癥狀。一般以10 d為1個療程, 需要結(jié)合患者具體癥狀進行治療。
通過上述研究表明,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64/6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53%(50/68),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表明此法可行, 可以作為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藥物治療法來進行治療, 且臨床療效確切。從用藥安全來看, 中藥灌腸方避免了對其他器官的損害, 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該方法合理有效, 不僅保護了患者殘余的腎功能, 還延緩其進展為尿毒癥晚期。
綜上所述, 中藥灌腸方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療效確切, 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宗躍, 張鵬, 周曉麗. 自擬中藥灌腸方劑對潰瘍性直腸炎患者的血清D-D、PLT、MPV的影響. 中成藥, 2016, 38(1):164-166.
[2] 趙晨男, 崔云竹. 淺析中藥灌腸方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臨床應用. 光明中醫(yī), 2016, 31(20):3052-3054.
[3] 熊重祥, 路建饒, 王新華, 等. 凱時聯(lián)合丹參多酚酸鹽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研究.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4, 23(19):2064-2065.
[4] 魏葉紅, 徐敏, 陳旭鋒. 中藥灌腸聯(lián)合吳茱萸貼敷對盆腔術(shù)后超前鎮(zhèn)痛的療效研究. 護士進修雜志, 2016, 31(9):772-774.
[5] 馬明福, 馬淑梅. 中藥灌腸方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84例臨床觀察. 新中醫(yī), 2010(4):62-63.
[6] 閆光武. 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臨床研究.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9, 25(5):678-679.
[7] 蔡輔貴. 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療效觀察.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0, 2(16):53-54.
[8] 劉蒲英. 中藥灌腸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療效觀察和護理. 當代護士旬刊, 2007(4):6-7.
[9] 張建軍, 張權(quán). 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臨床觀察.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0, 8(2):82-83.
[收稿日期: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