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芬,岳增輝,鄭雪娜,郭 鑫,謝志強,謝麗娜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7)
中醫(yī)外治法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研究進展*
吳雪芬,岳增輝△,鄭雪娜,郭 鑫,謝志強,謝麗娜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7)
本研究針對近年來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中醫(yī)外治方法,搜索相關文獻,分析出中醫(yī)外治法治療該病的優(yōu)勢并指出不足,為今后的臨床發(fā)展提供參考,并展望今后的發(fā)展方向。
糖尿病胃輕癱;中醫(yī)外治法;針灸;綜述
糖尿病性胃輕癱(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指以胃動力低下為特點的臨床癥候群,如食欲不振、早飽、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有研究資料顯示,近年來糖尿病患病率持續(xù)上升,超過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胃排空率異常[1]。DGP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DGP的治療,目前尚無良好的治療方法和藥物。近年來中醫(yī)外治法治療DGP取得了一定療效和進展,顯示出一定的優(yōu)勢和較大潛力,其主要臨床研究概述如下。
針灸療法作為中醫(yī)學中重要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具有疏通經絡氣血、扶正祛邪、協(xié)調人體陰陽的作用。不僅能治療局部的病癥,還可治療本經循環(huán)所及的遠隔部位的病癥,甚至有影響全身的作用。近年來,針刺治療DGP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其治療遵循中醫(yī)辨證論治,從整體出發(fā),多取脾胃兩經穴或與之相關的募穴、八脈交會穴等,標本兼治,健脾和胃、溫陽散寒、養(yǎng)陰益氣,從而達到使胃動力恢復、加速胃排空的治療效果。
1.1 體針治療DGP
體針治療包括單純針刺、電針、針藥結合、溫針灸等多種治療方法,且療效較好。楊麗霞等[2]將70例DGP患者隨機分到治療組、對照組,治療組運用針刺治療取引氣歸元(中脘、 下脘、氣海、關元)、調脾氣(天樞、大橫)、腹四關(雙側滑肉門、外陵)、肓俞、氣穴;對照組口服莫沙比利5 mg Tid。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繆慧璇[3]對比針灸療法與口服西藥多番立酮兩種方案治療DGP的療效,將60例DGP患者隨機分為針灸組和藥物組,每組各30例。針灸組取穴中脘、雙側足三里、雙側內關,針刺治療結束后,于中脘及雙側足三里穴行灸法治療;藥物組采用口服多番立酮片治療。觀察1個療程(約1個月),結果發(fā)現針灸組與藥物組均有效,且胃腸疾病中醫(yī)癥候評分數據顯示針灸組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藥物組,兩組患者皆有少數出現輕度不良反應,經休息或外用藥物處理后均好轉。試驗結果表明針灸能有效的治療糖尿病胃輕癱。張必萌等[4]、葛佳伊等[5]將DGP患者隨機分到針刺組、西藥組,針刺組取穴足三里、內關、中脘,西藥組予多潘立酮10 mg Tid,療程分別為3周、4周。結果針刺組療效均優(yōu)于西藥組。史慶衛(wèi)等[6]將69例DGP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4例和對照組35例。治療組采用針刺胃俞募穴(胃俞、中脘)治療,對照組采用針刺非經穴(雙側胃俞與胃倉穴的中點及中脘與梁門的中點取穴)治療。治療2個療程后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胃排空時間,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葛佳伊等[7]采用溫針灸治療糖尿病,探討該療法對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胃腸激素的影響。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每組50例,治療組予以溫針灸治療(1次/天,5次1個療程),對照組予以口服多番立酮(10 mg,tid,5次1個療程),分別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胃腸激素的變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治療總體癥狀積分、胃腸激素水平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溫針灸能改善胃動力,降低患者胃腸激素水平,是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有效方法。李永方等[8]將DGP患者在糖尿病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采用腹背交替電針法,腹部取上脘、中脘、梁門、天樞、遠端取內關、足三里,背部取脾俞、胃俞和胸11、12 夾脊,遠端取三陰交,兩個體位隔日交替進行;對照組給予口服嗎丁啉片治療10 mg Tid,療程均為4周。結果:治療組的臨床療效及胃排空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張丹丹等[9]將80例DGP患者均分到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均給予糖尿病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奧美拉唑治療,20 mg Qd;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電針治療,取中脘、天樞、足三里、梁門和上巨虛,療程均為2周。結果: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胃內殘留小鋇條數、MTL水平、G A S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顯著性。金義羚[10]觀察溫針灸對DGP患者反胃、嘔吐、腹脹等臨床癥狀、血清瘦素水平的影響,探討其療效機制,將59例患者分為溫針灸組、對照組,溫針灸組在內分泌科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寓意溫針灸治療,對照組只接受內分泌科常規(guī)治療,治療兩周后,溫針灸組血清瘦素明顯降低,對照組血清瘦素明顯升高。實驗結果說明溫針灸可能通過降低血清瘦素水平的方式來改善糖尿病胃輕癱的癥狀。
1.2 其他針刺方法治療DGP
針刺方法中除了上述體針刺激方法外,還有穴位注射、耳針、耳穴壓豆、穴位埋線、低頻脈沖電等多種治療方法。張英澤等[11]將120例DGP患者隨機分到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予口服潘立酮片治療10 mg Ti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雙側胃俞注射甲鈷胺注射液。結果: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王秉隆等[12]配合針灸、耳穴療法,治療2型糖尿病胃輕癱,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患者,治療組在口服消渴胃安湯的基礎上配合針灸、耳穴療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西藥療法,1個月后對比療效,治療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王猛[13]通過觀察低頻脈沖電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療效,發(fā)現治療組胃腸功能、胃排空時間的改善程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低頻脈沖電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效果得到了肯定。劉嶸[14]通過穴位埋線的方法治療糖尿病胃輕癱,將60例DGP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發(fā)現患者總有效率對照組為73.3%,治療組為9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穴位埋線是治療DGP的一種有效方法。
艾灸是中醫(yī)外治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DGP患者通過灸療相關腧穴,可以振奮胃腸道的機能,從而改善DGP患者的臨床癥狀,并且容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陳繼玲[15]采用中藥聯合艾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將4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20例,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健脾理氣消食中藥,并配合艾灸中脘及雙側足三里;對照組僅常規(guī)治療,結果中藥聯合艾灸治療能夠明顯改善DGP患者臨床癥狀,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如唐菊玲等[16]還采用隔姜灸治療DGP,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推拿是中醫(yī)外治法的一種,近年來,醫(yī)家通過對胃部的相關經絡腧穴施以不同的推拿手法,使DGP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較大的緩解,值得臨床借鑒。劉鵬等[17]通過推拿按摩的治療方法,治療糖尿病胃輕癱,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4例患者。治療組的具體治療方法為患者仰臥位,醫(yī)者位于患者右側,分別拿右側肢體的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各3~5遍;繼而位于患者左側同法拿左側肢體,然后掌摩全腹1 min,雙掌疊加團揉全腹1 min。對照組口服枸櫞酸莫沙必利片。結果顯示治療組改善腹脹、食欲不振、噯氣、腹痛、惡心等癥狀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推拿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療效明確,適合廣泛運用于臨床。王志萍等[18]采用推拿聯合干涉波治療糖尿病胃輕癱,實驗證明干涉波配合推拿療法具有鎮(zhèn)痛、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運動神經和骨骼肌運動功能,對胃腸平滑肌有顯著加強收縮的功能,療效顯著。
對近5年相關文獻中的腧穴進行分析[19-20],使用最多的前3位經脈依次是胃經、任脈、膀胱經,使用頻次最高的前3位腧穴依次是足三里、中脘、內關??梢娧涍x穴及選用特定穴是針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主要選穴規(guī)律,但是各位研究者主要組方各有不同。
近年來中醫(yī)外治法治療DGP在臨床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且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特別是傳統(tǒng)中醫(yī)的外治法。中醫(yī)外治方法與其他療法相比,具有方法多樣、取穴靈活、療效確切、副作用小、操作簡單、費用低等優(yōu)點。但是從近幾年的臨床研究文獻中發(fā)現,相關臨床研究試驗存在不少問題。首先,關于推拿、耳穴等療法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報道較少,臨床數據不夠充分,屬于小樣本的研究。現有的臨床研究中部分沒有對照組或對照組設計不科學,及隨機方法描述不明確,缺乏高治療、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其次,目前多數研究都是以西藥(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為對照組,偏重于中西醫(yī)的臨床療效比較,而對于不同腧穴特異性、不同腧穴配伍、不同針刺時間、刺激量、電針波形等影響針刺療效的因素研究甚少。再者,目前主要是通過患者的主觀感受來評價臨床療效,而缺乏客觀指標,例如關于胃排空率、胃腸激素等客觀指標的研究較少;對于療效評定缺乏長期的隨訪研究,患者的療效是否隨時間延長逐漸減弱,需進一步的遠期隨訪研究。
[1] 姜道新,鄧利平,包克義.糖尿病性胃輕癱病因病機和針灸治療進展[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4,5(3):13-15
[2] 楊麗霞,王曙輝,彭志華,等.腹針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7):561-562
[3] 繆慧璇.針灸與多番立酮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對比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17-21
[4] 張必萌,胡智海,壽崟,等.針刺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3,47(3):31-34
[5] 葛佳伊,鄭士立,宋豐軍.針刺治療糖尿病胃輕癱30例[J].江西中醫(yī)藥,2010,41(2):55-56
[6] 史慶衛(wèi),張林,李瑛,等.針刺胃俞募穴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4,33(5):402-403
[7] 葛佳伊,姜躍煒,王東煜.溫針灸對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胃腸激素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2):298-299
[8] 李永方,劉佳,郝淑芹.腹背交替電針法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13,28(3):33-34
[9] 張丹丹,房輝,張雅中,等.電針聯合奧美拉唑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胃動力障礙的臨床療效[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8):1188-1192
[10] 金義羚.溫針灸對輕、中度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及其對血清瘦素的影響[D].南京: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1-8
[11] 張英澤,邊剛,王文平.胃俞注射甲鈷胺治療糖尿病胃輕癱60例[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1,4(2):141-142
[12] 王秉隆,李娟,馬志剛,等.消渴胃安湯配合針灸、耳壓療法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21(11):80-81
[13] 王猛.低頻脈沖的治療糖尿病胃輕癱38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4,30(4):57-58
[14] 劉嶸.學位埋線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30例的體會[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34(1):104-105
[15] 陳繼玲.中藥聯合艾灸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5,31(8):743
[16] 唐菊玲,魯慧霞,詹秋芳.隔姜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36例[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1,18(1):79-80
[17] 劉鵬,張燕.腹部推拿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J].吉林中醫(yī)藥,2013,33(11):1168-1169
[18] 王志蘋,朱文霞.推拿聯合干涉波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的療效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6,33(6):694-696
[19] 李萍,岳增輝,文琪琦,等.針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臨床對照文獻選穴規(guī)律分析[J].針灸臨床雜志,2015,31(6):37-39
[20] 曹方,李鐵,哈利娟,等.針刺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選穴配伍規(guī)律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36(5):549-552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External Chinese Medication on Diabetic Gastroparesis
WU Xue-fen, YUE Zeng-hui△, ZHENG Xue-na, GUO Xin, XIE Zhi-qiang, XIE Li-na
(Huna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Changsha410007,China)
The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external treatment for 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elaborated in this researc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xternal Chinese medication were discussed to point out the future medication development for DGP.
Diabetic gastroparesis; External Chinese medicat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Review
綜 述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編號:2014CB5431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81673886。
吳雪芬(1991-),女,2015級針灸推拿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通訊作者:岳增輝(1966-),男,教授,研究方向:針灸治病作用機理與臨床研究。
R246.1
A
1005-0779(2017)06-0065-03
20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