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
529000 江門市紫沙小學 廣東江門
【摘 要】英語語篇是小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好材料,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運用語言的重要途徑。但小學階段,有些英語語篇較長,容量較大,語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詞、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識。許多教師難以把握語篇教學的重點,只是為了解決文后問題而讀之,從而影響了語篇教學的有效性。下面就自己的一些教學經(jīng)驗,談一談如何掃除小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生詞。
【關鍵詞】掃除;閱讀;生詞
當今社會是個信息社會,教育既要傳播信息,又要培養(yǎng)學生攝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而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在于培養(yǎng)交際性閱讀能力――有效地獲取書面信息,并對此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評價,指導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在《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目前的小學英語教材,詞匯量已大大增加,每個單元都出現(xiàn)了兩篇閱讀理解。筆者在日常高段英語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普遍較弱。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通常會有畏難情緒,通常是讀了幾遍,也不知道文章講的是什么意思,更不用說叫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回答問題。筆者認為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
一、小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困難
1.心理障礙
由于小學生詞匯量少,在閱讀中“攔路虎”較多,加上缺乏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材料,往往使小學生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懼怕心理,對英語讀物望而生畏,造成心理緊張,而越緊張就越難以讀懂,形成失敗定勢。
2.缺乏語感能力
語感能力是學生在掌握知識和培養(yǎng)各種言語技能到一定程度時獲得的一種能力。小學生語感能力還未形成,理解力也差,聽別人說話抓不住要領,不善于猜測詞義,幾乎每句話都要通過翻譯成漢語才能繼續(xù)閱讀。于是往往讀懂了上句,猜不到下句會說什么,讀了下文又聯(lián)系不到上文,造成前后脫節(jié),閱讀速度異常緩慢。因為在高段,有些閱讀文章的句子會比較長,學生的語法知識相對來說也很少,對學生的閱讀造成一定的困難。
3.缺乏良好習慣
筆者曾經(jīng)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喜歡讀出聲音來。他們說,只有讀出聲音來,才能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要不然,他們不知道講些什么內(nèi)容。有些學生讀了一句話后,喜歡再重新讀,造成閱讀速度過慢,甚至影響對文章前后文的影響。由于缺少必要的指導和訓練,學生形成了種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如聲讀、唇讀、指讀、重讀等,這些都影響閱讀的速度。
二、幾種生詞應對辦法
1.利用語篇中的插圖
插圖作為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形象地再現(xiàn)了課文的內(nèi)容,并突顯了課文重點,符合小學生以想象思維為主的特征。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自己試圖通過圖片,實物和多媒體課件等創(chuàng)新的語境呈現(xiàn)生詞,而對教材中的插圖視而不見。這樣下來,由于教師的引導不到位,導致學生的讀圖能力不強。因此,我認為,插圖為學生理解教材內(nèi)容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我們教師不應該熟視無睹,而應善于加以利用。
2.聯(lián)系語境,深入理解生詞
我們小學英語語篇中的生詞往往分布比較分散,詞與詞之間缺乏內(nèi)在的邏輯聯(lián)系,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上下文進行理解。教師不要著急在閱讀前就給學生解釋生詞的意思,讓學生自己來思考和分析,就可以讓生詞其義自現(xiàn)??梢?,利用語境來學習生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閱讀中生詞的處理應該依托具體的語境,脫離語境的生詞的教學是低效的。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把生詞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處理,從而為學生提供領會及運用生詞的語言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體會同一個單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
3.滲透文化知識,再進一步理解生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是積累詞匯,擴充英語知識和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文化背景知識又是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重要支持。教師在傳授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要把文化背景融入教學中,讓學生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了解文化差異,擴寬視野。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所承載的背景知識和文化信息是閱讀理解的主要障礙之一。所以教師應該盡可能地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中西文化的差異,努力提高學生對語言和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他們了解生活在不同背景中的人們的語言特征及文化習慣。
4.學會跳讀
跳讀的目的是要從文章中查閱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在日常教學中,筆者經(jīng)常教學生對于每行的東西只讀關鍵詞,非關鍵詞不用注意。做閱讀題目的時候,要注意有針對性的進行閱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
5.正確判斷和推理
有的學生能很快的讀完文章,但在讀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無法完成閱讀題目。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筆者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據(jù)作者使用的語言,敘述的事實、人物的對話及動作的描寫等推斷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他想要說明什么問題,表達什么觀點及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這是一個通過表面文字推測文章深層結構含義的判斷、推理過程,它能推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培養(yǎng)較高的理解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推理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有利于學生順利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總之,語篇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語篇教學中的生詞處理不能僅追求華麗的形式,而應靈活多變。語篇既是生詞的出處,也是其歸宿,學生生詞的學習,詞匯量的擴大,應建立在充分理解語篇的基礎之上。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要本著一切以提高教學效果為前提,采取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方法,注重語篇整體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對語言的理解,使學生在情景語境中、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學好英語,并始終保持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范玉俠.淺談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基本原則[J].亞太教育.2016(34)
[2]劉翠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的滲透與培養(yǎng)[J].亞太教育.2016(32)
[3]雷玉美.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探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26)
[4]張敏.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05)
[5]孫秀媛.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國培訓.2016(24)
[6]楊潔.淺談提高城郊小學高段閱讀教學[J].亞太教育.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