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化學課堂應用過程中,倡導學生通過感知和合作以及互相學習等方式進行化學學習,其良好的應用教學效果,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講授式相比,其更注重于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合作的過程,提高個人的化學學習水平和合作能力。針對此,本文主要對中學化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仔細分析,并對加強中學化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提出了相關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中學化學;小組合作;化學課堂;合作學習
引言
隨著新課改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深入,傳統(tǒng)講授式為主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于化學教學,這使得化學課堂教學模式逐漸開始發(fā)生改變。我國雖然擁有較多種化學教學課堂模式,但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應用效果最為良好的一種,其可以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使得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實際應用于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也呈現(xiàn)出一些不足之處,其主要是因為一些學校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貫徹實施不到位,使得化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表面效果高于實際效果。
1中學化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現(xiàn)狀
很多學校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其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管理較為不嚴格,在小組合作在進行成員分工時,其也沒有按照規(guī)范要求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小組分工,導致化學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習能力不太均衡。學校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認識不夠深入,使得化學小組成員劃分完畢后,其對小組成員之間的責任分配不夠明確,從而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化學教學的開展效果?;瘜W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內(nèi)容時,對于內(nèi)容的設計不夠科學和有效,且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知識討論時,沒有給予小組合理的討論時間和討論方式,使得學生們難以充分的參與到化學教學學習過程中。我國傳統(tǒng)應試教育對于教師的影響比較大,很多教師緯為了追求教學的速度和成效,其多重視于水平較高的化學合作小組,而對于化學水平較低的合作小組則比較忽視,導致小組成員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逐漸降低。
2加強中學化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措施
2.1合理的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
化學與其他學科相比不同,其在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需要結合實踐進行教學,使得其對于學生的學習水平要求比較高,一旦學生掌握的化學知識水平較低,在進行化學實驗操作時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對此為了保證學生最大程度的提高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中學化學教師需要合理的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使得內(nèi)容能夠從抽象化轉變?yōu)楹唵位?,以加深學生們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在制定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時,不能選擇過于復雜的化學知識問題,以避免化學水平較低的小組成員不能進行學習任務參與。合理的化學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應當是中等水平和探究性較強的問題,以保證小組成員能夠對化學學習任務展開積極的討論和研究。
2.2合理的安排化學課堂小組的成員
中學化學知識學習不但考驗學生對于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其也考驗學生對于化學實踐操作的技術水平,若小組合作成員按照化學學習水平進行分組,其在進行實踐操作時必然會影響小組合作的合理性。對此在安排化學課堂小組合作成員時,應當對小組合作成員的化學學習水平進行均衡搭配,使得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較強的學生能夠實現(xiàn)均衡搭配。在對化學課堂小組進行科學劃分后,需要明確化學課堂小組成員的責任,每個化學課堂小組需要安排一位小組組長,使得小組組長能夠對合作小組的成員進行管理。一些化學教師為了加強化學教學的程度,而選擇化學水平較高的學生擔任化學組長,這種做法對于化學水平較低的學生不利影響比較大。因此化學課堂小組的成員學習責任需要進行定期的更換,保證每位化學課堂小組的成員都能充分參與到化學學習中。
2.3將探究性學習內(nèi)容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
由于化學知識的理論性和操作性比較強,中學化學的課堂氛圍一般比較嚴肅規(guī)范,使得正處于叛逆階段的中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不太強烈,導致化學知識難以被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雖然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利于化學知識的講授,但過于復雜化的理論知識內(nèi)容也難免降低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針對于此種情況,化學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一些探究性較強的化學內(nèi)容,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們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進行“硝酸的性質(zhì)”化學教學時,化學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內(nèi)容對其進行探究性的問題設計,例如:(1)在含有濃硝酸的試管中放入一定鐵片,其會產(chǎn)生什么反應?其開始反應時的現(xiàn)象是什么?其的發(fā)生原理是怎么回事?。提出這些這些問題后,化學教師在進行相關知識講解后,給予小組合作討論的時間,以讓小組們對化學知識問題展開積極討論,并在小組討論完畢后進行小組之間的競爭,以調(diào)動小組成員們的學習積極性。
2.4革新高中化學教學評價模式
受我國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化學教師比較習慣通過應試教育檢驗小組合作的教學成果,這種教學成果的檢驗的綜合性比較強,不能夠對學生的整體化學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解。對此化學教師應當在小組合作學習知識完畢后,在課堂中對小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合理評價,對于知識掌握性較低的合作小組進行相關的知識指導,對于知識掌握較高的小組加強知識鍛煉,以強化合作小組對化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結語: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實施的主要形式,其教學模式的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因此使用合理的教學模式進行化學課堂教學,是保證化學教學效果的關鍵。化學課堂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時,需要對中學小組合作學習內(nèi)容進行科學的設計,并同時需要按照學生化學學習水平進行小組成員的劃分,以將探究性學習內(nèi)容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從而革新高職化學教學的評價模式。
參考文獻:
[1]馮青翠.在化學實驗課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6):66-68.
[2]付平.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22-24.
[3]張程.探究合作學習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措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4):56-58.
[4]高職.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中學化學合作學習實踐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2):72-74.
[5]曾虹.研究下學習在中學化學中的嘗試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47):66-68.